《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
【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收集资料
2、介绍背景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
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
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
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
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
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
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
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3、有关词的知识填空。
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又称曲子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都能合乐歌唱。盛行于_____代。最初的词,有的按词制调,有
的依调填词;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牌的名称叫词牌,如“浪淘沙”、“水调歌
头”、“沁园春”等。每个曲牌名都限定了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
韵等。
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也有 一阕或三阕的。从字数上
看,又可分为 (59字以下)、 (59-91字以下)和 (91
字以上)。
曲调(即词牌)和词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的乐调。所
1 / 7
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例如《沁园春•长沙》“沁
园春”是________,“长沙”是标明所吟咏的内容。(答案 3、诗余 乐府 长短
句 宋 小令 中调 长调词 词牌名)
【 课堂展示】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
歌的感情。
3.思想目标: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二、学习重难点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2、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三、导学过程
(一)导入(略)
1、了解作者
2、介绍背景。
(二)、作品欣赏
1、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2、学生读、背课文
3、赏读上阕
自读上阕,学生思考: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
2 / 7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6:4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55286201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1.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