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穿红军衣服的感受句子
对革命摇篮井冈山,我仰慕之久,小时候,课本中就学过毛泽东
诗词《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激情飞扬。
我听过的红歌《十送红军》、《映山红》、《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也与井冈山息息相关。这次,初上井冈山,万万没料到,年过半百,
当了一回红军新战士,在井冈山见到穿红军服装的人很多,红色教育
基地,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来参观学习。
一天下午,我们经过乘坐18小时的火车和20多分钟的汽车,风
尘仆仆到达了培训所在地茨坪镇,一走进大厅,每人就领到一套红军
服装、帽子、皮带、书包和两条扎交角的布带。一下子,没经过体检,
政审,我们也成为红军战士了。
上的第一堂课《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我们是身穿红军军
服,戴八角帽,脚扎布带,肩挎红军书包走入教室,我们的队伍是一
个加强排,年长的近60岁,年幼的也近40岁,老师声情并茂的讲授
下,我脑海中浮现出幼年的共产党是如何艰难成长的,1927年9月9
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审时度势把队伍带上了井冈山,次年4月
28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剩余的1万多人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胜
利会师,从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开始了,井冈山的斗争不到
2年半时间,但却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留下伟大的井冈
山精神,八角楼上的灯光,让后人无限敬仰。
红军打扮的我们,参观毛泽东、朱德及红军战士走过的地方,一
律列队。到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面对130多伤病员、医务人员全
部遇难的场所,我们身着红军服,站在烈士墓前,仿佛是向死去不久
的战友致哀,第一次感觉自己离烈士的英灵这么近,这么震撼。
5日下午,冒着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我们赴井冈山革命烈士陵
园吊唁英烈,这里长眠着4.6万名英烈(其中无名战士3万多人),
来瞻仰的基本上是穿红军服装的培训生,尽管男女老幼参差不一,但
大家衣着红军服,表情严肃,精神抖擞。到了大井村毛泽东旧居,不
少穿着红军的人,三三二二到商贩摊位购买有关领导纪念品及土特产,
做到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呀。
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斗争以少胜多的精彩一战。我身穿红军服,
站在立下赫赫战功的迫击炮前,感叹共和国的蓝天,人民的安宁生活,
真是这门炮打出来的。从山上望去,众多红军模样的人涌动,毛主席
1928年写的诗仿佛再现:“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
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我们沿着陡峻的“朱毛挑粮小道”,空
手徒步走几百米既气喘吁吁,带队老师一看,马上喊停,想想朱德的
扁担,挑粮行走3.2公里,我们惭愧,看来,我们是一群不称职的“红
军战士”呀。
培训进入尾声,我身穿的红军服也要交公,5天的红军面临退役,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餐餐吃得精打光”,意识上我们是向红
军看齐了,但不朽的井冈山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回味和传承发扬
的……
如有机会,俺也学学伟人,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5:56: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525842011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一次穿红军衣服的感受句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一次穿红军衣服的感受句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