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材解读

更新时间:2023-10-30 15:06:20 阅读: 评论:0

中秋节的作文-火柴棍拼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材解读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在雨中跳舞)

《我是什么》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没署作者名字的文章,俗称无主文。

无主文,一般来说,不会是名家、大家之作,也不会是一个人的作品,估计

也许是教材编者的集体创作。当然,有时教材编者操刀是必须的——教材编写的

前辈叶圣陶先生也一直这么做的。那时是民国,白话文刚起步,叶先生感到适合

小孩子读的白话文不多,索性自己操刀写;今天编者操刀,多半也是某一个主题

找不到适合的文章了。

《我是什么》所在单元,主题是了解科学知识和科技成就,这篇课文用的是

孩子比较喜欢的童话文体,并且是用第一人称来介绍“水”这一知识,不可谓不

用心。但稍微遗憾的是,写作过程中有不少小小的遗憾,而这些遗憾不必大惊小

怪,我们可以拿来让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练练课文的分析能力。

一、练结构

我们先看课文:

我是什么

1.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

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

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2.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

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

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3.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

歌,开大会。

4.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

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5.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让学生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有没有觉得有问题,可以怎么改。学生

找不到,老师也可引领这样调整:

1.我会变。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

歌,开大会。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

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

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3.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

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

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4.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

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5.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为什么把“我会变”作为第一自然段?因为全文都在讲“我会变”,用这句

打头可以总领全文,结构上非常明了。

课文中“我会变”藏在第一自然段,就不好再引领后面几个自然段了——事

实上后面的二三四三个自然段也是讲“我会变”的:2自然段是水的形态的变

(变雨、变冰雹、变雪),第3自然段是水的活动的变(从睡觉到散步到奔跑到

跳舞、唱歌一直到开大会,动作幅度越来越大)4自然段是水的性格的变(有

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为什么把课文中第3自然段调整到了第2自然段里?因为这样调整,写作的

条理比较顺:平常水在池子里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太阳一

晒,升到了空中,变成汽,变成云,再变成雨、变成冰雹、变成雪到了地面。从

水的变化形态(从地面到天上再回到地面)这个内在逻辑,以及语气的连贯性来

看,这样改是合理的。

二、练标点

1.我会变。

把调整后的“我会变”后面的句号改成叹号,孩子似的自豪劲儿就有了。

2.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

身上。人们叫我“云”

这里第一个句号改成破折号或分号。穿白衣服、黑衣服、红袍,这都是对云

的解释。如果不改,云的出现就和前面的几句话逻辑不清了。

三、练逻辑

1.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

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

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水珠、小硬球、小花朵,是雨、冰雹、雪的另一个名字。这三个词,你感觉

哪一个有问题?是的,小花朵有问题。你看——水珠是雨的直接形态,小硬球是

冰雹的直接形态,唯独小花朵不是雪的直接形态。水珠、小硬球来形容雨和冰雹,

是一一对应的,是用实物来形容实物,而小花朵来形容雪就不是实物形容实物了,

这是用比喻来形容实物,这不符合逻辑。

建议把“小花朵”改成带引号的梅花。

再者,这段话中的几个动词“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组合起来也有问

题。“落下来”和“飘下来”是可以的,问题出在“打下来”这里。“落下来”“飘

下来”是没人施力的情况下,雨和雪花到了地上。而“打下来”,得有人拿着它

才能打,但事实上没有人拿着它。

建议改成“跳下来”或“蹦下来”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

歌,开大会。

因为水活动不开,所以在池子里睡觉,比较平静;在小溪流动起来了,所以

是在小溪散步;到江河里奔跑起来了;到大海里就更热闹了,开始跳舞,唱歌。

到这里都很好,后面的“开大会”不好:第一,小朋友对开大会的经验不足;第

二,真到了开大会的时候,是不允许你乱说话的,恰恰是比较安静的。

建议把“开大会”改成“开联欢会”

作文中秋节-我的家史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材解读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5:0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49580764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材解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材解读.pdf

标签:语文是什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