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章体裁复习提纲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0-30 14:56:14 阅读: 评论:0

宾川鸡足山-杨柴

初中语文文章体裁复习提纲是什么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心迹)

初中语文文章体裁复习提纲是什么

对于学习语文,首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个过程当

,古代的人一般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就是知之,第二个是好之,第三

个是乐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语文文章体裁复习提纲,欢

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语文议论文知识点总结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

1.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2.论点位置:①标题;②文章开头; ③结尾;④中间。

3.总结论点的方法:

①通过总结论据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语体现中心论

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明确文章论题,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论断性的语

句,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语句。

二、论据

1.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

警句等。

2.归纳论据的要点:+做法(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

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摆事实):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讲道理):科学准确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4.对比论证(讲道理):鲜明突出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眺周幽反弓虽,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

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更鲜明生动地证明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中考语文说明文知识点总结

说明文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题目,②首段,③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

)

2.说明方法分类和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⑤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⑥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⑦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①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②分类别:有几类(),一种是……,另一种是……

③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④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①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

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②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①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

方法等)

②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

)(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中考语文记叙文总结

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

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表明享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

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

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描写方法

1. 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

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描写

3.动作猫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

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四、环境描写方法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

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

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4.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九、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首尾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综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3.分析时代背景。

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概括段意

1.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如1记叙:+时地十做法+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

什么)

例如2描写:景物+特征。

例如:议论: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或论据)十从什么角度(方面)十论证

了什么观点。

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

的短语组合成句。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生励志名言

初中语文文章体裁复习提纲是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4:5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48974764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语文文章体裁复习提纲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语文文章体裁复习提纲是什么.pdf

标签:语文是什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