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
什么是21世纪核心素养?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
第一,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
创造与革新能力;第二,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
素养;第三,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
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我要谈的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核
心素养。
小学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素 养的要素包括语
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 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
程标准中语文 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 种综
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 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
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 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与防止把人工
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 养、人文精神地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力中寻
求一中 平衡,这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
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
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 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
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 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
知识、基 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 方法知识
等,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
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的感性语言材料,在 量的积累基础上产
生质的飞跃。掌握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 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
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形 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
能到了一定程度就行成为一种 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
生查字典、 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小学生学会 运用多
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 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
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 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
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 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 良好的学
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 是为了不需要教” 。 教学中要让学生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 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
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养成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 第
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我认为我们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这个教育发展方式既包括孩子学习的方式,
也包括老师教育的方式,还包括管理的方式,这三个方式都可以发生变化,而且是同
时变化。
首先看孩子学习方式,特别是学习动机。
我们发现,孩子们最主要的学习动机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取得好成绩,其
次是为了满足父母、为了老师,只有10%是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这个比例非常低。
孩子总是处于被动的情况下会产生真正的兴趣吗?很难。没有浓厚的兴趣能产生诺贝
尔奖吗?不可能。任何一个科技诺贝尔奖都是基于浓厚兴趣产生的,没有兴趣就没有
创造,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们再看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我们看到,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同学
之间互相讨论,其次是老师提问题自己表达,第三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学习,而
喜欢完全听老师讲课的所占比例平均不到10%。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
方式。
所以想要让中国孩子富有创造力,我们必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兴趣
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样他将学会发现学习、合
作学习、自主学习。
另一个调研结果是中国老师怎么给孩子布置作业。我们发现预习和复习排第一位,
第二是做练习题,第三是查阅资料,第四是阅读图书,这四个选项都是围绕书本,目
的是为了把书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考试做得又快又好。而动手操作、专题研究、社
会调查等重在培养能力的作业很少。所以我们的作业结构必须发生变化。
我们再看看老师的需求。需求量最大的是改进或扩展课堂教学技巧,第二是增加
学生学习特点方面的认识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现在的国培项目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很多培训专家讲完课就走了,让老师学会教书、让老师深入了解孩子,必须在常态课
堂当中反复磨,磨一两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不是运动式培训能解决的。
程,其次是研究教学教法,对孩子的研究很少。在教研活动中,在目标分解教材教法
分析方面,教研组长发挥作用最大,因为他们了解课标、了解知识体系,对教材非常
熟悉,但是学情分析方面教研员就不行了,反而是普通老师最了解学生,为什么呢?
因为教研人员已经脱离课堂,他很多年不教书,他的优势是知识优势、教材优势而不
是了解学生的优势。在实际教研活动当中对学生情况分析很少,可能和我们教研活动
当中话语权不一样有关系,教研活动中,普通老师没有发言机会,甚至自己不敢说。
所以,教研活动将来让普通老师多讲讲孩子的情况,我认为这是重要的突破。
我们再看最有效的教研交流形式,同学科同年级教研效果最好,为什么?因为教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4:5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48808764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什么是21世纪核心素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什么是21世纪核心素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