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的语文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的语文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的语文教学反思1
《我是什么》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常识性课文。学生喜欢学习
这样的课文,因为课文里的知识是他们感兴趣的、想了解的,这也是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如何抓住这点,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
生与文本“对话”,通过阅读,把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被课文
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至关重要。
在初步读文后,学生反馈交流读懂了什么。当时学生纷纷畅所欲
言,基本上已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
充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学生甚至能把课文都背诵下来。这样一来,就
将我本来的教学设计打乱了,如果再照着教案按部就班,则很难让学
生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和思维火花产生碰撞。于是我放开约束,让学生
生的呼应对照,能够促使其读写能力尽快提高。学生通过自己身边的
观察和直观感受,被唤起的必定是与作者相同的感受,吸取的必然是
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生动传神的描写。
《我是什么》的语文教学反思2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水,
是人们生活中天天离不开的东西。云、雨、雪等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
然现象,我们很少把水和他们联系起来,琢磨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
道理。
课堂一开始,我便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谜底(雨、雪、云、
己根据图片,领悟该用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速去读好这句话,在不
断地摸索、探究后,学生们能把这句话读得抑扬顿挫。
本堂课中的拓展也是一大亮点,在教学“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
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后,让学生用
上“天上的云变幻无穷,有时候______,有时候______。”这样的句式
说话练习,学生能说,而且说得很好。在学完1、2两个自然段“我”
会变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还能变成什么,结果学生说出
了很多答案:霜、雾、冰、露珠、彩虹等等,足以可见学生的思维之
活跃。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将水的变化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配
上了文字说明,这说明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掌握得很好,而且还能延
伸至课文。
《我是什么》的语文教学反思3
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我由谜语导入,谜底分别是云,雨,雹子,雪,这样起到了激
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2,对于二年级教学,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是重点。我重视识字
的巩固,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比如:器。学生说一条狗咬
了四口人。稼。禾苗长在家门口。灾。火的头上戴帽子等字,学生说
的比较形象,便于识记。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喜欢。
3, 学习课文的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有指名读,分
角色读,小组读,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接读等形式进行朗读。
通过朗读,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注重了抓课文的重点语言。
课文第二段写水珠用落,雹子用打,雪用飘,学生说出了不同的感受。
这样,使学生正确使用了动词,又体会它们的不同形态。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说说谁还能做什
么事 在生活中水还有哪些变化 这个拓展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于生
活,又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
5,投映画面,突出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首先抓住中心句“我
会变”引导学生看课件“云”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白衣服”是在早
上和中午的时候,“黑衣服” 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红袍”是出现朝
霞和晚霞时的景象。这样,学生很直观的明白了云的变化过程。从而
使学生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 “霞”。此时,教
师引导学生读、想,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
进行了从语言到思维到图像再到语言的创造性思维练习,使他们真正
成为学习的主人。
6,对比画面,加深理解。利用课件播放水“温和”时,为人们做
好事,浇灌田地,饲养小金鱼,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三峡大坝
发电站; “急躁”时,为人们做坏事,沉没庄稼,给人们交通带了不
便,冲垮房屋,危害人们生活,给人们带了灾难。通过这些画面,让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4:4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483092011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是什么》的语文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是什么》的语文教学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