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什么

更新时间:2023-10-30 13:01:55 阅读: 评论:0

搜狗音乐播放器-红螺湖鸟岛

语文教什么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漫画人物画)

语文究竟教什么

一、语文教什么?

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

(一)教语言

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结目的。

黄厚江

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语言

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语文学习活动,就是言语实践活动,就是语言训练,或者说是基于言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语文

实践活动。这里强调语言的实践性。

吴中豪说,学生的语文能力,无论是听说能力还是读写能力,都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

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当中获得的,或者说是习得的。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和文化素养,而在这两者中,语言素养是根本。

为什么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这么重要呢?

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

——叶圣陶

语言学习的关键

1.学习语言本领。2.进入文本世界。3.了解情感思想。4.涵养人文精神。

第一点:学习语言的本领,目的是什么呢?叶老的观点:应对生活。跟他“工具论”论的教

学主张一脉相承。当下意义:应对写作。潘新和的观点,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写作。

第二点:文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包括自然世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经验世界、心

理世界等等,这个世界既五光十色,又幽深莫测,而要走进这个世界,语言是一个路径,或

者说是一个关口、入口 。很多时候,是令人惊异的入口,因为你一旦穿透语言探身进去,

你会对语言深处的文本世界叹为观止,目瞪口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雪正下得紧”金圣叹:写雪绝妙 大——雪势(风大)——渲染

气氛——烘托了心灵(浩大的雪势,烘托了林冲茫然、愤懑的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不是大雪,不会压倒草料场,不会躲到山神庙,不会在门后听到要杀的陆虞候的话,不会

毅然决然走上梁山)——一个“紧”字,后面是多么丰富的世界。

第三点:了解情感思想。作家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意图。作者阅读的目的

之一就是为了为了了解作家的思想、情感、意图。而作家的思想、情感、意图又映现在言语

形式之中。这种映现有深有浅,浅的一望而知,深的则潜伏在语言的深处,破解它甚至需要

密码,我们经常说情感的密码,思想的密码,要解码,唯一手段就是品味语言。

有人会疑问,品味语言和把握作家的情感思想有多大关系?关系大着呢。因为作家是通过对

语言的驱遣、调配来调整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的,所以对文本语言的揣摩,就是对作家情感观

念的把握。

这一点,已在中语界形成共识:文学作品中的形式就是内容,教形式(语言),就是教内容。

第四点:人文就在语文中。品味作品语言的过程,就是把握作家思想情感的过程,就是接受

作品精神熏陶濡染的过程。不是两张皮。不能另起炉灶。

所以,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学习作家是如何运用语言的。

一切文本体式的教学,都要通过对语言的推敲、研磨、把玩而展开。

为了加深大家对语言形式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我多说几句,举两段名人的话佐证: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

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

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朱光潜《咬文嚼字》(片段)

看来教语文,语言形式最重要。那么,文本的语言形式指什么呢?大家一定脱口而出,

遣词造句。个人以为,语言形式还应该包括文本的谋篇布局,也就是章法。现在语文教学的

问题是,不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是如何安排材料,结构全篇,而是一头扎进局部的语言,结果

只见血肉,不见骨架 ,课也上得鸡零狗碎。

例:《绿》

《国宝——大熊猫》课文:13:大熊猫在德国受到的“贵宾”待遇。4.可爱。5.领起,

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统领下文。6.形象。7.在国外受到的欢迎。 8.过渡段(不习惯人工

饲养的原因)9.生长环境。 10.得名(过渡) 11.生活习性。 12.活动范围。 1314.繁殖

情况。15.生动事例说明人工繁殖是件大喜事。16.“活化石”

一般顺序:1.领起。2.形象。3. 生长环境。 4.生活习性。 5.活动范围。 6.繁殖情况。7.

“活化石”

当然,对语言形式的品味,主要还是针对作品的遣词造句。

这里,提醒老师们要特别关注以下语言形式:

1.词语。

虚词。

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

.刘淇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藤野先生》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

《我的母亲》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

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

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

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

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

也不知道。

《呼兰河传》

2.句式。

①长短句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句式长短结合,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即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寂静的草

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②整句与散句 整句指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比如对偶、排比句;散句指

字数多少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

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整齐的排比结构表现了园子里花、鸟、虫的自由自在,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悟。

③变式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孙犁《荷花淀》

3.修辞。修辞是语言的魔方。

如何品味语言?

对文本语言的欣赏,有个方法:著名语文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洪镇涛教授的语感教学

法,倒是能给我们一种启示。洪教授认为,对语言的品味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改一改,换

一换,调一调,减一减,加一加。

改一改: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

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改成:我八岁那一年的春天,野菜、榆树皮以及前一年的地瓜秧都吃光了,大家又吃

柳叶儿。

《柳叶儿》

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下来。母亲

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

挤进了篓子里。

改成:三个白菜都被母亲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下来,放进篓子里。

《卖白菜》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改成:祖父栽花拔草,我就栽花拔草。

《呼兰河传》

换一换: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

一扬。

能否把“杨”换成“泼”“浇”

调一调: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

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改为:我八岁那一年的春天,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地里的野菜

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

语言的功用除了呈现以外,还有结构,就是标明文章的结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

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先说说洗澡的事情。举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每

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盐酸使紫罗兰变色。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总之,语文课要关注语言。即使是最稀松平常的文字,也要敏锐破解蕴藏的深广的内容。

(误区:华丽的语言,运用修辞的语言)

咕咚

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小猴儿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

了,‘咕咚’可怕极了!

小猴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

家快跑哇!

这一下可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儿一边跑一

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

说:“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大伙儿都说没看见。最后

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比较小兔、小猴和众动物分别说的三句话至关重要,因为从语言现象看,这三句话似乎

差不多,但一比较,差异就显示出来了。小兔的一个“不好了”,到小猴嘴里变成两个了,

“危险”显然被放大了。而且,小兔话里的“咕咚”指的只是听到的声音,而小猴说“咕咚

来了”,它已变成来袭的怪物了。同样,小猴说“大家跑呀”,表达的只是惊慌,而在众动物

的话中,已经演变成威胁生命安全的大惊恐了:“快逃命啊”不认识这一同中有异的语言现

象,学生就不可能理解森林里动物大逃亡的原因。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认为这些字太平常,

学生都认识,教学时都忽略不教。

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王尚文称为“语文意识”

语文意识关注的是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就是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

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

王尚文

所以,语文老师要读书,培养对语言尖锐的敏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还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相。

一个人的外在形貌基于遗传难以改变,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

窦桂梅

(二)教方法

读书方法。

老师的教一定要着眼让学生会学。我在教的时候,多半是教学生读书的策略、方法。

—钱梦龙

台湾的语文老师注重教阅读的方法策略。

1.用散文的方式教散文。

关注作家自身的情感。

本人在《语文教学,道何以道?》一文中这样写道:

散文是作家主观情感最直接的袒示,所以散文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确定为把握作者的情

感倾向。解读文本要从作者的情感出发。很多教者由于没有把握散文的体式特点,在教学中

就出现了偏差。比如对于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爬月台”这一细节,很多教师引导学生把

目光集中到父亲身上,而不是作者身上,只关注“攀”“缩”“微倾”等动作所体现出的父爱,

而不去仔细揣摩“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泪。怕他看

见,也怕别人看见”这一透露作者情感密码的句子,因而忽视了父亲爬月台背后作者那一双

因为“愧疚”“感激”而潮湿的眼睛,结果教学仅停留于一般意义上对“父爱”的赞美,而

不是建立在与作者共鸣基础上的对自己曾经不懂事的自责以及对亲情的感恩。

《语文教学,道何以道?》

《幽径悲剧》不能把关注的重点落在紫藤的悲剧上,甚至也不能落在作品所隐喻的社会

悲剧上,而要落在季羡林的情感世界,他内心的柔软,他对美好事物的悲悯,他的因文人的

敏感脆弱而带来的纠结和疼痛。因为紫藤萝的悲剧纯粹是季羡林眼中的悲剧,搁在一般人看

来,这简直不值一提,神经病。我们要从文字中读出作者的情怀、担当,这才是《幽径悲剧》

教学的内容所在。

2.用小说的方式教小说。

反对一分析情节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这不符合现代小说,特别是中学课

本中短篇小说的实际情况。很多小说废弃了全过程式的情节,代之以“生活横断面”的结构。

不追求中国传统传记式的连续性叙述模式,而是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来表现主题。

比如《孔乙己》

①作家是怎样叙述故事的。小说中场景的设置,包括主要事件的编排,人物矛盾冲突的

设计,叙述的视角,对事件时间的处理,等。属于小说家的言语智慧。

孙绍振的小说解读的理论: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

打出常规:运用情节的突转功能,打掉人在第一环境中的“人格面具”,进入意想不到

的第二环境,使之来不及调整,从而将人物在常规环境中隐藏得很深的心灵秘境暴露出来,

以揭示人物表层与深层心态的变幻,是小说的普遍规律。突变与逆转。

都德《最后一课》

莫泊桑《项链》

情感错位:动机和结果的错位。

《麦琪的礼物》

②关注普遍的人性。冲破政治泛化、道德渗透的障碍,关注人类的境遇,人性的复杂,

人生的美好与无奈。把目光从社会、历史的宏大主题上稍稍移开,关注具有普遍性、超越

性。

《窗》

3.用寓言的方式教寓言。

所谓用寓言的方式,就是把握寓言这种文体的一般规律,即: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一

个道理,而故事的主角往往是动物,几乎不是人。也就是说,寓言具有形象性、故事性、

哲理性的特点。

黄厚江《黔之驴》:研究三个形象(好事者,驴子,老虎),研究三个故事(从三个形象

地角度,让学生把课文分解成三个故事:老虎的故事,好事者的故事,老虎的故事。让学生

读书分解故事实际上就是细读文本,弄清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讲故事,看似简单朴

素,其实隐藏着语文学习的玄机。语文学习需要读书、概括、讲解,这个过程就是应用语言

文字的过程,而让学生讲故事实际上也把握了寓言故事性的特点),研究一个道理(不是用

“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而是通过设问,一步步引导学生讨论:改题目)

从文学作品教学的目的出发,文学作品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且只能是:体验。

二、文学作品如何教?

体验

1.什么是体验?

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们所表达情感的人,能

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

托尔斯泰

这里的“艺术活动”,可以理解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

什么是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中的体验呢?就是读者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情

感经验、审美经验等进入文本的生活图景、情感世界。在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动情。这

种“体验”越深刻、到位,我们的教学就越成功。

体验就是:读者暂时忘却对历史、现实的追问、拷问,全身心投入文本,浸没、交融、

重合,从中获得审美快感。

2.体验的对象。

文本的生活图景、情感世界。

这种体验,是充分的体味、感受、“移情”这就意味着,阅读文学作品,首先不是去“解

释”,而是把自己“摆”进去,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去遭遇作品的世界,遭遇作品的人生。

所以,读文学作品,就是读世界、读人生,就是享受阅读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与

传统的阅读“套路化”的阅读不同,其阅读的目的不是寻找结果(答案),而是享受过程。

从中获得人生经验,获得审美快感,获取熏陶濡染,形成文学素养及其趣味。

不是探寻作家意图。那些所谓的思想、意义、主题,都是文学作品外在的东西,不是文

学作品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有思想、意义、主题,但这些都只能是“体验”的一种结果,

是“体验”的副产品。

所以,要放弃思想的预置,打开生命的感官,走进文本那充满活气和生命的世界,去体

验人物的遭际、命运,体验作家复杂的情感,体验作品在我们身上唤起的情感状态。

3.如何体验。

如何引导学生体验?

看看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的一段话:

我们没有进入书本之前只是表面地看事物,漫不经心,心中很平静,犹如布尔乔亚看

一次例行的单调的阅兵式。但作家搀着我们的手带往战场,于是我们看见军队在枪林弹雨

中互相冲击、尸横遍野。

丹纳

这段话,可以视作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文学作品一个贴切的比喻。

教师的本事,就是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战场,让他们在自然状态的阅读中不会被感动

的地方,产生感动,在看似平凡的不经意处,发现其中的奥妙、奇崛。

①看得见。

看见看不见的。

文学使我们“看见”

龙应台

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

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如果说,

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

看见。在我自己的体认中,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我

不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熟不熟悉鲁迅的小说?他的作品对我们这一代人是禁书。没有读过鲁

迅的请举一下手?(约有一半人举手)鲁迅的短篇《药》写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

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祝福》里的祥林嫂;祥

林嫂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

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

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

《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看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

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养自己的孩子。再不然,我们就是那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份仔,

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

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

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

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

学,使你“看见”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

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三个不同层次。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

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

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

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

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

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

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

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

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

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

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

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不能仅仅着迷人物命运的起起落落与人生的喜怒哀乐。

要看见:生活的面目

在一望而知的内容中看到一望无知的东西。

孙绍振

如何“看见”

a.经由文字的入口

《林黛玉进贾府》“„„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银枕。„„亦是半旧青缎靠背

坐褥。„„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这里用了三个‘半旧’“半旧”是学生“一望而

知”的,是看得到的;而作品借助“半旧”“暗示”的内容,却是学生“一望无知”的,是

看不到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领学生去体验,去看到。老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看到:

如果是“全新”的,说明贾府是个暴发户;如果是“全旧”的,说明贾府是个破落户儿。只

有“半旧”一词才恰如其分,说明贾府行将没落。要让学生看到了“半旧”一词平常之下的

“奇崛”,看到了文学大师曹雪芹的匠心所在。

——这种体验,是由语言入手的。

b.知人论世

《背影》

时间:第二段“那年冬天” 最后一段“近几年来”“近两年” 时间跨度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时候”“事已如此,不必

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感动——内疚——不原谅到内心和解后的感恩

《雅舍》

苦中作乐,随遇而安——民族大义——贵族精神(不煽情,不抱怨,幽默乐观)

②悟得深

“悟”就是就是体悟、体察、体味。把自己带进去,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情感心理与

作者、作品中人物相契相合,甚至合二为一。他们哭我哭,他们笑我笑,他们希望我期待。

这里,教师语言的生动描述、激情的朗诵、以及背景的介绍、音乐的使用,都是引导学

生体悟文本的有效途径。

介绍三种方法:

一、求共鸣。实现自己的经验与作家经验的对接。

设问:如果你处于这样的情境,你会怎么样?

二、寻差异。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阅读期待与文本的差异。在差异的比较中,达成体悟得

到位、深刻。

设问:你在阅读过程中,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你的预期是什么?怎样出乎你的意

料?出乎你的意料的地方你觉得精彩吗?由此你觉得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

《祝福》

三、品细节。

体验离不开细节。

灵魂的秘密往往在细节中体现出来。

——王尚文

怎样断奶-下沉一线

语文教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3:0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42115201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教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教什么.pdf

标签:语文是什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