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微课程设计方案
基本信息县(市、区)学校姓名学科数学
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
课题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
把“认识角”这一环节设计成微课,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
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结合生活中常
见的物体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
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把其运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图文声像并
茂,对于学生来说新鲜而又陌生,渴求度自然变高,及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再次从
多角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角的大小比较”这一环节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
学生用活动角动手操作比较,但对于“比角”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出
现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出现不会用“比角”方法的现象。基于这样的考虑,改用微课
的形式呈现,在演示操作、针对性讲解中抽取角的本质属性,通过两个角直观地移动与
重合,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个角的关系,从而掌握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再配以教师针对
性的讲解,使知识点更加清晰,课堂更加开放,自然突破难点,充分显示了微课的优
势,达到最佳的效果。
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对象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角的符号,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
作的意识。
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巩固□其他
可以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有大有小后,教师设疑引导: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以
此调动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进而播放微课,利用微课中的简单动画和针对性的讲解
指引学生理解掌握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
短无关,真正实现化难为易,变被动为主动的目的。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拍摄录屏动画□其他(可多选)制作方式
6分钟预计时长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从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单、案例选取、内容编排呈现、互动设(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的所有环节,至少包含导课、主体
计、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探秘角部落--角的特征
1.设置情境
在角部落里,每一个族人出生时,便由祭祀给
他们制作一块令牌,令牌上面有部落特有的印记,
不同的族人印记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有共同特
第四部分:回顾探秘角部落之旅
今天一起探秘角王国之旅,首先我们跟角王子
一起寻找失散的族人,我们记得角的特征是有一个
顶点,两条边。当角兄弟之争时,角的大小跟角张
开大小有关,最后我们在制作角盾牌时我们学会了
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第五部分:实践作业--寻找身边的角
那给你留一个小小的任务,看一看你的家里藏
着那些角?请你找一找。观察一下你的两个三角板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
学习主题:《认识角》
2
.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角的符号,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
识。
3.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4.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在视频播放中,遇到提出的思考任务,先暂停,充分思考后再继续观看。
二、学习任务
学习内容知识梳理
通过观看微课,完成以下学习内容。
第二关:找出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
第三关:拓展思维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2:26: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39989762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认识角》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附学习任务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认识角》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附学习任务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