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法学心得体会范文2000
我对体育法学的心得体会分为如下几点:
1什么是体育学法指导
运动技术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观察、模仿、体验、纠错、迁移来
实现的,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
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
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所以
在实际应用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
能力思维特点、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要确立学生
是体育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掌
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我明确学习目标、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自我
保持学习兴趣、自我反馈调节学习行为与策略,从而加速学生对学法
的内化过程。
2学法指导在小学体育备课环节中的体现
学法指导并不深奥,简单地说,就是引导观察、指导体验、启发
思维、鼓励实践,学法和教法是一对孪生姐妹,教法中蕴含着学法,有
的教法本身就是学。就一节课的教案而言,学法指导贯穿于技术教学
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融合于各项教学步骤之间。例如,水平一立定跳
远技术的教学,重点是双腿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跃起,落地时屈膝屈髋
缓冲,难点是上下肢协调用力,主要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学生观察、体
验、质疑。围绕学法,在示范讲解、组织练习、纠正错误等几个教学
环节,重点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在每一次示范之前,都要
说清楚观察的重点,第一次示范让学生欣赏老师身轻如燕的技术动
作,激发学生学习模仿的欲望,第二次示范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蹲下
去、跳起来、落地后手臂摆动的路径,第三次示范让学生重点观察双
腿用力蹬地,落地屈膝屈髋缓冲。三次示范帮助学生建立立定跳远技
术的动作表象,再对照图解讲解动作的过程,使之进一步加深印象。
还有,在示范时要根据所要示范的内容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点,
例如在教授后踢步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示范,还要进行侧面和
背面示范,让学生全方位的观察到完整的示范动作,减少错误动作的
发生。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确定好学法指导的时机和内容是十分必
要的。在备课环节中体现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烂
熟于心,对每项教材内容的纵横联系了如指掌,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
征,认知规律,运动素质,兴趣爱好都能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教案才
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根据学生的学习调整小学体育学法指导
在进行四年级的前滚翻成蹲立的分组练习时,每一组都有一名学
生进行保护与帮助,而且要不断地轮换,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进行巡
视。在巡视时听到有学生提示“收腿”,我循声走去,原来有一个保
护的同学在提醒同伴前滚翻过去后要立刻收紧小腿,这样就能做到团
身紧,很利于迅速站起来,练习效果很好。这时我立刻鸣哨,集中全班
同学,告诉他们在保护与帮助时,要及时提醒同伴“收腿”。指导结束
后继续分组练习时,听到每组在保护与帮助的同学都对同伴发出了
“收腿”声,之后还听到了从蹲立到站起来的提示音——“蹬地”。
练习的同学听到同伴的提示声,更加强调了动作的关键,而且完成动
作的质量也有了提高。这样做,不仅体现出是根据学生的学法改进教
法,,而且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的学法指导,即要求学生在
对同伴进行保护与帮助时,要对动作进行提醒。因此,学法指导要根
据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4在学生讨论交流中善用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所学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例如:在三年级新授武术操踢腿运动时,发现较多的同学
踢出去的腿不会到原来的点就落地屈膝。这时我让学生进行分组练
习,巩固所学动作,自己则边看边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巡视过
程中,发现一个小组在某个同学的带领下进行了口诀创作,练习起来
特别方便,而且腿部动作完全正确。他们的口诀是“一出(左脚向左
前45°成左弓步)二踢(蹬右脚)三回(右脚后撤成跪步,膝不触地)四
收(左脚并右脚)”。我立即集中全班同学,请这个小组把练习口诀分
享给其他同学后,大家边念口诀边进行腿部动作的练习,竟然没有一
个同学动作错误。正如这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榜样
的力量,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在进行武术的腿部动作“虚
步”的教学时,动作要领是左脚向前伸出,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两腿
屈膝半蹲,称为左虚步,反之为右虚步。可学生在练习时,总有部分同
学虚实不清,因此,在跟这部分同学讨论交流后,我总结了这样一个方
法,先两腿屈膝下蹲,再伸出左腿,脚尖点地,脚跟提起。这样一来,练
习虚步时虚实不清的问题就解决了。
5在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中切入学法指导
现代社会培养的人应该是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
地、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并为社会的进步作贡献。因此,教师在日常
教学中应明确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激发他们的自主性、积极
性,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如何学好,使学生从单纯、机械地汲取知识
技能转变为学会怎样汲取知识,从而主动地去掌握知识。例如体育教
材中有许多配套的插图,卫生保健知识图、动作分解图、游戏分解图
等,学生对这些插图虽然很感兴趣,但却不知道如何去看,所以教师在
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看图解,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尝试并练
习,教师适时诱导,培养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主地、独立
地、仔细地琢磨动作要领,记住动作的方向、路线、顺序,提高学生
的自学、自练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6结语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也就是
说,只有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给学生以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才能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开心,才能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学
习。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要以学法定教法,以学法
促教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只有把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结
合起来,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从而达到“教是为了最终不
教”的目的。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2:1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39275762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体育法学心得体会范文2000.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体育法学心得体会范文2000.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