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思想政治
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
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归纳教学法,与我们经常采用的举例说明相比
较,虽然都涉及了引用实例,但两者毕竟存在着显著区别。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经
常使用的是一种直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材料,经过人工处理过的例子,而不是真
正的案例,案例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案例教学是一种稳定的或定型
化的教学方法,具有特定的操作程序和要领,而举例一般是讲授、讨论等教学方
法的辅助形式,不具备一系列详尽或定型化的操作程序。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境,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
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其具体表现为:
1.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充分体验角色,成为案例活动的主体,真正实
现案例情境的“再现”,并设身处地地思考,学会运用理论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较好地激发自己创新思维,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所以,学生要想
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好的表现,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
通并力争在讨论中说服对方。
3.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
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
典型问题,让学生在已经经过实践的事件中充当角色,进行“实践”操演,以最快
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
距离。
4.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着问题。它采
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弄清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
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知识。而且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
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内容生动有趣,没有那么多抽象的、复杂的概念、
理论。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容易产生学习兴趣,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的类型
案例教学离不开案例。我们似乎可以说,一个优秀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性因素,而一个优秀的案例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的。教学案例的类型大致有:
1.依据案例的情境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语言情境案例和实际情境案例。语言
情境案例是教师用语言呈现已发生过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分析
的案例。实际情境案例是教师借助或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
体验情境,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依据案例的性质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描述性案例和分析性案例。描述性案
例一般是将事物整体或部分面貌,或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
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给学生以亲临其境之感。分析性案例除具有描述性案例的
特点外,还包含着可分析讨论的问题。
3.依据案例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专题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专题性案
例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而编写的案例,供学生分析、理解某一问题时使用。这
类案例的内容单一,主题鲜明。综合性案例是对事物的整体或全局及事物发展的
全过程进行描述,供学生思考分析,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
根据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案例讲授法。教师运用案例,通过讲解来说明课程内容,使案例与课程的基本
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这种方法又可具体分为以讲案例
为主来说明理论知识,或者以讲授基本理论为主,引用案例进行论证。
2.案例讨论法。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
种方法。
3.案例模拟法。它是事先编好案例的“脚本”,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
例情境,如小品、模拟法庭等,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导学生
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析。
4.案例练习法。在课上、课后和单元练习及考试时,引入典型案例,创设问题情
境,以培养和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的操作过程
【案例24】一位老师在上“肯定生命,尊重生命”这一课时,有这么一个教学片
断:
既然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
和他人的生命呢?让我们来读一读下面的两个真实的故事。(媒体展示)
桑兰的故事
桑兰,一个美丽的女孩,一个前程似锦的女孩,然而,一场意外却改变了她的命
运。那是1998年7月,桑兰在美国纽约参加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期间,在
训练时不幸造成严重的颈椎脊髓损坏,使胸部以下完全瘫痪。从跌倒的那一刻起,
她便不再是体操冠军,不再有平静的生活,甚至很难再行走,可17岁的桑兰却
坦然擦去父母、亲友的泪水,她说:“别难过,我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
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
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
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说:“你看,一只
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
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
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吁吁,脸上
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 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 “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
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
荡一荡的。
不用说,你肯定知道了。他就是当年那个乞丐,他是来感谢我母亲的。
问题:
(1)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乞丐给予施舍?
(2) “高贵”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母亲的施舍是“高贵”的施舍?
(3)母亲和桑兰分别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命?(小组讨论)
在这两个案例中,教师是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从案例的类型来说,“桑兰
的故事”和“高贵的施舍”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案例、分析性案例、专题性案例。从
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来看,属于案例讨论法。那么,如何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呢?
1.精选案例
精选案例是顺利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是用于揭示
思想品德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
案例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不但不能少,而且决定着实施效果的优劣好坏。所以,
选用的案例必须典型、新颖、精致、简练、具体,富有时代感和贴近学生的生活,
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案例1中的“桑兰的
故事”和“高贵的施舍”两个案例选得比较恰当,突出了教学重点。
2.呈现案例
呈现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而选
择合理的呈现方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呈现案例既可以在讲授知识之前,也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
块知识时呈现,也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呈现。既可以先“案”后
“理”,或先“理”后“案”,或“案”、“理”同步,也可以“例—理—例”组合,或“例—
例—理”组合。
不同案例的特点不同,呈现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
用师(生)阅读、学案配合、图表展示、实景模拟、多媒体展示等多样化的方式
出示案例,以最适合案例内容,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展示方法抓住学生的“兴
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案例1中的两个案例是采用多媒体展示,采用先“案”
后“理”的组合形式。
3.据“案”析“理”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
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就分析讨论的方
式而言,教师组织学生采用的形式有:(1)个人思考;(2)小组讨论;(3)
分组讨论;(4)情境模拟。
在分析讨论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教师应做好有关讨论的组织、启发和引导工作,使得学生能围绕中心课题积极发
言,并且要注意鼓励学生敢于触及敏感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在相互启迪中,
寻求案例中的因果关系,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
4.点评总结
点评总结是指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和对案例本身的评价,以及对案例中蕴涵的
道理的归纳总结。
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应给予肯
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应给予表扬,并指出他们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案例本身进行评价,使学生明确一个优秀案例的必备要素,以
此来提高他们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案例中蕴涵的道理的归纳总结,要在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可以是对原理和规律的纲要性概括,可以是对学生推
理结论中存在问题的矫正,也可以是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强调,还可以是对学生
分析案例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但由于教师总结的时间较短,因此,每一节课的总
结都应有所侧重,而非面面俱到。
总之,实施思想品德案例教学,不仅能使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而且将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随着新课
程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经引起了广大思想品德教师
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2:1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390262261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案例教学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案例教学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