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教案三
课题:小先生教学法
目标:使学生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其主动性、积
极性和创造性。
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过程:
“小先生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备课,在课堂
教学中,师生转换角色,学生模拟教师角色独立,主动承担并完成课
堂教学任务,达到师生互促,教学相长效果的新型教学模式。
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看:要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贯彻“学生
为中心”教学理念,关键在教法改革。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
最好忘记自己是教师。”这就说明教师应该主动地换个角色,试着从
学生角度去体会学生所想、所感,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多创设锻炼的机
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角色置换是一
种心理挑战,它让人暂时置身于对立面及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
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
角色的理解,通过感受的反馈,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据此可
以设想在教学中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模拟教师去组织教学,完成课
堂教学任务,以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双主互促”的教学效果。
从现代教育思想和发展态势看:与传统应试教育相适应的传统教
法,其功能被局限在认知领域,把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甄别和选拔合
格人才,以培养应试能力为目的。其最大弊端是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
1
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和时
代发展的节拍是格格不入的。“小先生教学法”则会革除这些弊端,
以学生为主体,以尊重保护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站在时代高度给师生
关系以重新定位,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通过使用小先生教学法,彻底改革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和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自主
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真正
体现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之中。
一、“小先生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
1、课前准备:“小先生”根据教师预先确定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备课,内容包括:导入新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考练题的准
备及处理、课堂小结等。
2、“小先生”讲课(可安排“小先生”1人或几人):“小先生”在讲
课的过程中,要形成“小先生”与学生、“小先生”与教师学生与学
生互动的局面。
3、师生评价:“小先生”讲完课后,师生应对其讲课进行及时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讲授的知识有无错误、遗漏:选择题的答案是否准
确,笔答题答案组织的是否简洁、全面、准确:讲课的优缺点及应注
意的问题;教师或学生点评、纠错、小结。
4、教师深化指导:教师在“小先生”讲课的基础上拓宽、引申同学
们对教材知识或社会热点新闻的理解和把握。
二、实施“小先生教学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
1、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是在教师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下进行。讲课前,
教师应对课题、教学内容、选取的材料进行鉴别筛选,看有无错误知
识和与本课题无关知识。对小先生进行指导和培训,其内容主要包括:
导入新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考练题的处理、课堂小结等;讲课
是在激烈的气氛中进行的,有时经常出现相持不下,甚至会争得面红
耳赤,于是一些同学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词汇、音量及至手
势上失控,教师应及时予以协调,保证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从而
达到“形散而神不散”之效果。
2、教师点拨要及时、准确、到位。学生第一次走上讲台,即使在课
前准备的再充分、再周到,讲课过程中也难免出现问题。如出现知识
性错误和偏激观点,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纠正、引导:当知识的深
度、广度达不到时,教师应提出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向更宽、更
深的角度推移,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讲课结束后,教师
应对主讲人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做出公正的评价,切忌模棱两可,
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大胆就“权”,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师要努力做到“七放手”,即:
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
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
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构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2:05: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38727201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先生教学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先生教学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