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学习的概念

更新时间:2023-10-30 11:57:41 阅读: 评论:0

暗送秋波啥意思-百废俱兴的意思

1、自主学习的概念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拘谨的近义词)

1、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这里所讲的“自主学习”,是指

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更主动地、更好地学习为目

标,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核心在于“自主”,突出表现在学习过

程中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怎么学,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

决定评价学,自主监控或调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通过自主学习,

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2、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除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理论、现代教学论、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

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外,自主学习理论认为: “自主学习”是与 “被动学习”、“机

械学习”相区别的。要求带领学生走自主学习之路,促使学生开发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

力,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强调行动参与,

它是改革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对于学习来说,兴趣是一种诱因,更是一种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老是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绪高昂和智力

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

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州动物园曾因狮笼未关好,夜里狮子闯出笼来咬死一个人,后来狮子被警察击毙。讲完

新闻后,我提高了声调:“可是美国女学者,却有胆量同凶猛的狮子相安无事地在一起

生活了三年。”利用这个对比悬念,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驱使学生积极地去阅读

课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2、引发疑问激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心有疑团,解疑就有了动力,自主学习的动力也增

强了。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学生对“狐狸到底是狡猾还是聪明?” 有疑问,

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我认为狐狸是有一点聪明,

自己找不到吃的,他不会等着饿死,而是想办法从乌鸦的嘴里弄到食物。” “我也认为

狐狸很聪明,它有生存能力,书上不是说适者生存吗?狐狸为了生存,从乌鸦那里骗到

食物,这是聪明的表现。” “我认为狐狸这是狡猾,不是聪明。因为它不是靠自己的本

事找到食物,而是靠骗别人得到食物,这是不好的行为,所以不能称作聪明。” “如果

说狐狸很聪明,那么社会上那些坏蛋用不正当的手段去骗钱、骗别人的东西,难道我们

也要称他们聪明吗?” „„学生为求确解产生争论,有了矛盾、争论,学生也就不由自

主地介入了讨论,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这既对学生思维

的发展有显著的作用,也促进了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

3、创设情境激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语言描绘情景,图画再现情景,实物演示情境,表演体会情景,实践

体验情景,音乐渲染情景等。恰当的采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易”“趣”“活”

触及学生的情绪,产生一种驱使力,激发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教学《望月》这篇文章,怎样创

设情境激趣呢?我综合运用与月亮有关的音乐、古典诗词、图片等等手段,再配上生动的语言描绘,

营造意味深远的“望月”、“赏月”、“咏月”情境,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朗诵古诗词、欣赏图片

中,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使学生心理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

如果说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那么创设条件,提供自主的空间则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教学中,要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

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正像

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

方式来展示庐山云雾的神奇;有的学生要摘抄、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学生按照自己

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课堂景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3、学生自编练习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主体作用是学生发展的保证。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

出题,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活跃学习的思维,

不埋没学生的潜能,我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这一尝试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

乐趣。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

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

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

字词句的题目。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

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

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取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

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中有这样一

句话:“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学生提问:“他是一个罪人吗?

既然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离开祖国是‘罪人’,为什么还要离开祖国呢?”等问题,通过

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

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中加强学法指导。

古人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

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教会”“不教”

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具体讲,就方法而言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法

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

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

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

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切不可机械、随意,

图形式。如学习同类课文和段落相似课文可用迁移式。像《可爱的草塘》“一课,学习”

草塘“一段,师生共同将写景学习方法归纳为“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

─想画面───悟情感”五步,然后让学生运用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学“小

河”一段。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

(四)、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于“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由

课堂向课外延伸,借课外促迁移、深化,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语文学科内涵丰富,与社会、自然等学科联系密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

课文的内容,将语文实践向课外延伸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

意识。课前、课后可通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查找资料,交流资料,举行故事会、展览

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拓展,扩展他们的视野。如

学《江南春》、《春日偶成》,我让学生或收集描写春天的诗文,或进行诗歌朗诵,或

根据诗中的意境画出美景。再如学完《水上飞机》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一个“飞

机”知识展览。孩子们一听,都很高兴。课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请家长,

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去上网„„一周后,展览会如期举行。由此可见,学生的查找、交

流资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打通了课内外的界限,也使学生的自

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

2、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老师索取赛题,也要尝试练习,这项开放性的竞赛,既让学生感受到做读书笔记的成功

和愉悦,又促进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五)、调控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确保,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他们的自信心如何,以及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如何,都和教师的激励有直接关系。

因为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调控激励机

制,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1、设立多层次的目标激励机制。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教材的语言文字特点,制定

适度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采用多种形式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小学生好胜性强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的竞

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秀成绩,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是增

加竞争项目,像词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辨论比赛、看谁记得快比赛、看谁想得妙比

赛等,促使学生愿学;二是进行按能力分组竞赛,使多数学生有获胜机会;三是鼓励学

生自己和自己竞争。

高教出版社官网-丝毛狗

1、自主学习的概念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1:57: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38261200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1、自主学习的概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1、自主学习的概念.pdf

标签:学法指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