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学法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30 11:45:45 阅读: 评论:0

WcxXx-牛骨头汤的做法

教法学法研究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久久萝莉)

教法学法研究

教学法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确定,即:“教法+学法=教学法”、“教学原理+教学

方法=教学法”

“教法”“教学法”“教学方法”3个概念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如认为“教

法”就是“教学方法”的缩略,“教学法”与“教学方法”被视为同一。它们之间虽有一

定的连点,但是,三者概念并非完全等同。概念的混淆,有碍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

理论的发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在教师指导

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观察、操作、实验、讨论、谈话、讲述、讲解、阅读、练习、

教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竞赛、作品欣赏、角色扮演等。

教学法是指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对众多成功教学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它包括教

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的一

系列活动的方法、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它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建立在一定

的理论基础之上,往往包括社会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等。在某

种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设计成根据本校的设备条件、学生的水平、

教师的特长,由一组教学方法组合起来的教学程序,从而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教

有教法、但无定法”,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教学法是可以借鉴模仿和重复的,但不同的

教师,使用同一种教学法,教学过程的具体工作方式则是丰富多彩的。

教学法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方向、路子,教学方法是达到方向、路子的手段。教法

和学法是不可分割的,好的教法必然引来好的学法,好的学法孕育在好的教法之中。新

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它需要有一套全新的教法和学法。

教师的教法必须符合学生的学法,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而是起着指导、启发、

诱导、疏导等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

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

习,教学过程不再是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认知过程,激励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越教兴趣越浓,越教问题越多,从而使每个学

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教与学关系的主要方面。

1

本专题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教和学, 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

征。然而,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

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教”与“学”是对应的,但不是对等的。“教”决定着“学”,

教学方式不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无从谈起。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追求的

目标之一。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得不够全面,教学中也随之出现了一

些问题,甚至走入了“误区”,出现了把“启发式教学”庸俗成问答式教学,经常把“问

答”当做“对话”的现象; “导之不足、自主有余”的现象,把自主变成自流,不尽教师

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例如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

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教学

方式,实际上没有真正做到自主。或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

象。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活动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

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存在着用旧的教法上新课程,所谓新瓶装旧

, 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师仍不能从旧的习惯中解脱出来;有些合作有形式而无

实质。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但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

进行认真设计,教师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式的讨论中。当然,一味灌输的情

况就更为严重,其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接受。就学生而言,基本的学习方式就

是听讲———背诵———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地接受状态。惯于单向

的接受、机械的记忆,形成了一种惰性,懒于动手、动脑。这也说明了课堂教学行为转化

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50年代,这所学校推行凯洛夫的常规教学5步骤,即:明确教学目的,引起动机;

提示新教材;阐明学科内容;组织记忆巩固工作;指导学生练习。这种结构步骤明确、

清晰、环环相扣,便于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但是,它是种外部灌输的模

式,本身很难唤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因此,

不仅能力培养处于自发状态,而且学生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也要打折扣。所以,我

们说,这是一种主要着眼于“灌”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50年代的注入式。1960

育才中学在教育家段力佩的主持下进行教学改革,将教学方法总结为“紧扣教材,边教

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这是一种主要着眼于“教”的教学模式,这说明育才中学

的教学方法已经从注入式进到了启发式。1977起,育才中学逐步形成“读读、议议、

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在八字教学法里,读读(学生上课时阅读新教材)是基础,

2

议议(课堂上让学生议论、探讨问题)是关键,练练是应用(做到当堂消化),讲讲(教

师针对学生的问题点拨、引导、解惑、总结)贯穿始终。在这里,读读、议议、练练是

学,讲讲是导。它的基本特点是:学为体,导为主线,力(优化学力)为主标,效(讲

求实效)为主旨。这是一种主要着眼于“学”的教学模式说明这时育才中学的教学已

经进入了学导式。所谓导学式教学,就是把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注重教法的

研究,又重视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疑———

自学———解疑———精讲———运用”的模式进行教学。

教育学的奠基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大教学论》这样写道:

“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

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教师应该使用合适的教学方

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师少教和学生多学的目的。那么所谓合适的教学

方法是怎么样的呢?事实上,自主学习是没有固定模式,是“教无定法”的。在一定的

规则条件下,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身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周边的环境及资源,采取不

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

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

3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关于雪的古诗词

教法学法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1:4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37545200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法学法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法学法研究.pdf

标签:学法指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