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教学法探讨

更新时间:2023-10-30 11:36:08 阅读: 评论:0

难忘的回忆作文-月见草油的功效

《园林树木学》教学法探讨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个人微信号怎么推广)

《园林树木学》教学法探讨

园林树木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也是一

门用语单调、结构机械重复、内容难记易忘的学科,学好这门课对园

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园林养护管理等园林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在于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和形式把教材内容

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深入浅出,重在应用,发挥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本文结合

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园林树木学教学中如何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

教学质量。作了以下探讨。

1.实施互动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园林树木学教学,采用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及口述、板书、

挂图加标本演示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以速记、整理、背笔记的方式来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虽

然具有传递信息密度大,教学的可控性强,教师的主动性大等优点。

但也日益暴露出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学

习上的惰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批判性、创造性。为了克服陈

旧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需要改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方式为现

代的双向式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师、学生融为一体,营造

一种既严肃又活跃,既紧张又协调的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参与意识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课堂预习提

问式,这是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一种师生互动方式。提问是双方

的,即以老师为主,就预习内容点名回答若干问题,学生提出预习中

所遇的疑点,要求教师解疑。

利用有限的课时,采用启发式教学,侧重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

知识点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指导他们利用图书馆、电子网络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培养学生就某一

问题深入思考、追究探索的良好习惯,既让学生们学到丰富的知识,

又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深化知识的能力。在园林树木学总论部

分授课中,以教师为主,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讲授,着重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园林树木的生物学和生

态学特性这根主线贯穿于总论的各章之中;在各论部分则以检索表为

主线,将园林树种的相关特征、特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真正达到让

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师生讨论方式是老师提出学生较为感

兴趣的某一知识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分组查找相关资料,然后任选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然后由老师组织学生对演示结果进行课堂讨

论,最后由老师小结。讨论教学常遇到的困难是学生在讨论中发生低

水平争论或偏离主题,为防止发生这种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提前一周布置讨论内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写出书

面发言稿,第一次讨论可提前安排几位积极学生届时带头发言,教师

对学生发言进行评述与引导,结束时收交发言稿并结合发言学生表现,

作为一次平时考查成绩。实践表明这种讨论中学生表现较主动,气氛

热烈。逐步建立起创新性的互动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2、实行开放性教学方法

开放性教学包括多个方面,即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开

放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验实习的开放性等。在实际教学中开放

式教学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开放性。首先是讲授主体不局限于教师,

可组织园林树木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主讲某些科的代表树种,在实习教

学中,请实际工作岗位的专家做指导;其次是讲授内容不局限于教材,

在园林树木学理论教学中,渗透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在各论部分增

加了本地区或区域范围特有的种类;再次是教学场所不只局限于教室,

园林树木学教学采用课堂、校园、城区、植物园、风景区等相结合的

全方位开放方式;最后是教学方式的复合性,注重教师间、学生间、

师生间信息交流。二是灵活性。教学方式不拘一格,灵活应用,合理

取舍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依据主要讲授具体内容,

分别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实习、树种资源调查、树种名录编制、

检索表结构分析、使用检索表专题写作等。还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

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实习成果展示、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三是教学相长。由于现代开放式教学方式的应

用,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体现,可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受益匪浅,

学生也有机会弄懂那些平时疑而不解的专业知识。实习不仅给学生提

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了解的机会,而且更促进了师生间的了解和

沟通,重要的是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总之,要做到随处是

课堂,随时是教学,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学到知识。

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园林树木学描述性强,涉及树种多,术语多,内容枯燥,记忆难

度大。若采用一般的课堂教学方法,以重复的信息。固定的模式反复

冲击学生的大脑,容易造成麻痹心理,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以前上

理论课时精雕细刻,上实践课时轻描淡写,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的

弊端就是学生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关键在

于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系统

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首先,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

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有关园林树木学知识网络版和课件的制作。

做到图、文、声并茂,向学生展示大量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的树木图

片,使学生对所讲授的树种特征产生直观的感受,这样不仅调动了他

们的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其次,园林树木学教师本身

应利用一切机会到各地考察、研究,在专业知识方面进一步完善自己,

在课堂讲授中就会做到绘声绘色。作为学生,则必须对实验和教学实

习格外重视。在教学时数不断缩短的情况下,理论课教学必须是突出

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只有在实验和实习过程中,依靠自己亲

手的观察和解剖,才能对一些结构、概念和术语理解透彻,使课内知

识进一步深化,做到永生不忘。园林树木学这门学科实践性很强,必

须经过从课本到实际观察,再到课本几个来回的重复,才能够对树种

的形态特征了如指掌。如:学生到山上实习,让他们投入到大自然的

怀抱,在老师对现场树种的讲解下,学生边认树木边采集标本,通过

大量的实物,使学生很轻松、自如掌握了知识要点,很顺利的就记住

了每种园林树木的特征、特性,同时还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

综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创新等能力,与学生呆在枯燥的实验室里,

面对变形的干标本相比,学习效果明显要强得多。寓教于乐,在游玩

中认识了不少树种,是最有效的授课方法。

4、重视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哈佛大学教学理念:学习是为了有能力继续学习。一个优秀的学

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出来的。方法是运用知

识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相应的教

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有科学性、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融教法与学

法为一体,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最终实现教师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例如,我与学

生交流时发现,学生普遍感觉记忆园林树木种类特征、科属特征、拉

丁文学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有些学生时间花费不少,就是记不住。

我告诉他们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理解的过程,如果不理解而硬

背,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并总结了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运

用主要树种法、常见法、本地法、要点法、比较归纳法、总论指导法、

各论主体法、识别基础法等多种方法,实践效果良好。如:园林树木

的科、属、种虽然很多,但相似的科与科、属与属、种与种之间的形

态特征等却有一定的规律,采用比较法找到这一规律,即找出它们的

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记忆将会成为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通过比较,

不仅掌握的它们的规律所在,强化了记忆效果,更掌握了园林树木学

的重要学习方法。由理解到记忆抓知识的实质;由分散到集中抓知识

的积累;由累加到串联抓知识的结构;由应试到应用抓知识的运用。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就能实现学习目标;

学会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

探索,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迎合的近义词-机修钳工

《园林树木学》教学法探讨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11:3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636968200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园林树木学》教学法探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园林树木学》教学法探讨.pdf

标签:学法指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