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30 01:13:28 阅读: 评论:0

恒心作文-保安服务合同范本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李清照集)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教案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诗人高启及其诗作,了解本诗的内容。

2.技能目标 学习这首诗的艺术表达手法。

3.情感目标 体会诗中歌颂祖国统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情。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高启(1336——1374)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

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

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

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高启

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

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

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

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

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

集》,词集《扣舷集》

2.背景:此诗作于公元1396(洪武二年),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

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

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

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他的思潮也不禁翻滚。历史上古都

金陵几度废兴的往事如在眼前。

二、诵读品味,稳扎稳打

1.重要字音

( )黄金 郁塞( ) 酒酣( ) ( )

武骑( ) 宫阙( ) ( ) 铁索横( )

2.解释词义

(佳期葱葱至今王)葱葱: 王: 坐觉:

3.重点领悟

结合全诗,分析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

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这四句诗的思想内容。

三、披情入文,探究深化

诵读全诗,划分这首诗的层次,说明每个层次的意思,并说说这种递

进式写法的好处。

四、拓展提升,诵读分析

反复诵读全诗,试析:本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特色?

五、开拓视野,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

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

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测试

一、 填空(1-10每空1 11-14每空0.5 30)

1浮云为我阴,__,三桩儿誓愿明题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

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窦娥冤》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西厢记》

3、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急,____——《西厢记》

4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马致远《天净沙

思》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________——张养浩 《山坡羊 潼关怀古》

6、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____——高启《登金陵

雨花台望大江》

7、凿开混沌得乌金,__。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鼎彝

元赖声称力,__。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咏煤

炭》

8、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__,大雪深数尺,

__。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__,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宋濂 《送

东阳马生序》

9、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

价。____,那里去辩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

__!——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10、宋濂, __ 朝人。著有__

1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__!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

信吧,__。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12、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

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____ 看见小朵的云正在张着满鼓着风

的白帆。

13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__,梦见我的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

里,__

14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____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

恼心伤! __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

寂静,__!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

1、下面哪个诗人及其作品属于浪漫主义()(5)

A雪莱——英国——《西风颂》 B大仲马——法国——《基督山恩

仇记》

C巴尔扎克__《人间喜剧》 D福楼拜__《萨朗波》 E莫泊桑__《羊脂

球》

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5)

A 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法国现实主义

奠基人为司汤达和巴尔扎克。

B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

世界的热烈追求。在俄国,浪漫主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C 浪漫主义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在中国代表人物有李白、杜

甫、恽敬、张惠言等。

D 明朝四大才子及其代表作:唐伯虎《江海歼渠记》《新闻记》

枝山《六如居上全集》

文征明《秋风纨扇图》 徐祯卿《江行记》

三、翻译下列句子(10)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3)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4)

3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3)

四、文章赏析(20)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

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

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1、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3)你是否也同

意他的观点(2),为什么?(5)

2、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

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

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5)

3、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5)

五、诗词默写(30)

1、默写《天净沙 秋思》(3) 简析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

)

2、默写《山坡羊 潼关怀古》(3)

3、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6)

4、默写《咏煤炭》(5)

五、选择性默写(10)

请任选下列一篇文章按要求默写

泰戈尔《纸船》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参考答案

一填空(1-10每空1 13-16每空0.5 30)

1 悲风为我旋

2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4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5 山河表里潼关路 兴,百姓苦。忘,百姓苦

6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7 藏蓄阳和意最深 铁石犹存死后心

8 穷冬烈风 足肤龟裂而不知 媵人持汤沃灌

9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0 《宋学士文集》

11 不要心急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2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 仰望天空,

13 夜来了 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14 一个人静悄悄地 茫然地徘徊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和那反复无常

的激情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注释]

1.高启:元末明初著明文学家。

2.钟山句:钟山即紫金山。

3.欲破句:本句化用《南史·宗悫(què)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语。

4.秦皇二句:《丹阳记》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

(yì)埋:葱葱:茂盛貌,此处指气象旺盛。

5.城南台:即雨花台。

6.坐觉:自然而觉。

7.石头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以形势险要著称。

8.黄旗入洛:三国时吴王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的气象,于是就率

家人宫女西上入洛阳以顺天命。途中遇大雪,士兵怨怒,才不得不返回。

此处说黄旗入洛其实是吴被晋灭的先兆,所以说竟何祥

9.铁锁横江:三国时吴军为阻止晋兵进攻,曾在长江上设置铁锥铁

锁,均被晋兵所破。

10.萧萧:冷落,凄清。

11.英雄:指六朝的开国君主;务,致力,从事。

12.我幸句:圣人,指朱元璋。

[评析]

诗的开头描写所看到的景色: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锺山似蟠龙

乘风西上。江山形胜,使诗人想起当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以

镇压金陵的天子之气,但徒劳无功,金陵依然王气旺盛,今天又成了

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 接着笔头一转,写诗人自己的心绪和感慨。

诗人说自己本是为了排遣胸中的郁塞而在酒后登台眺江的。建国之初,

气象更新,何来愁思?读完全诗,便不难明白,他是从历史的教训而生忧

患。荒烟落日的远景使他引发苍茫万古意,石头城下的涛声使他想起

了三国、六朝的旧事。当年南朝陈后主君臣曾以为长江天堑,古来限

隔,虏军岂能飞渡?” 后来却成为北军的阶下囚。三国吴主孙皓迷信黄旗

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的谣传,带了王室及后宫数

千人要去洛阳称帝,结果途遇大雪,士卒怨怒,只好返回。过了九年,晋

军伐吴,吴在长江险要之处设置铁链,横锁江面,可是依旧挡不住进攻,

孙皓只好出城投降。如今自三国东吴建都以来的六朝宫殿,都已杂草丛

生,残败破落,那些妄想凭藉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英雄,只能让血流如

潮,给百姓带来灾难,而一无所得。

最后四句又回到现实,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圣人朱元璋平定天

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联系

全诗主旨,这与其说是诗人对现实的歌颂,无宁说是诗人对国家的期望。

居安思危,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呢?所以这四句声调是

欢快的,但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的感情:心境是爽朗的,但爽朗中蒙上了

一层历史的阴影。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

全诗气势豪放,音韵铿锵,舒卷自如,纵横随意。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

人。性格疏放,不拘礼法。曾参与编修《元史》。其诗清新超拔,雄健豪

迈,众体皆长,尤工于歌行。著有《青丘高季迪诗文集》

按照的拼音-难忘的一天作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1:1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99608200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pdf

标签:窦娥冤教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