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哈姆莱特》(节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更新时间:2023-10-30 00:51:55 阅读: 评论:0

愿深爱过的人平安-2尺7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哈姆莱特》(节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微风英文)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哈姆莱特》(节选)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教材位置 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戏剧)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一、课标分析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

赏能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

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由

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适时组织经

验分享和成果交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点拨,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

二、教材分析

1.单元解读。本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前两篇分别是《窦娥冤》和《雷雨》。本

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均为戏剧。它们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

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学习本单元,通过多类探究活动来理解戏剧作品,

把握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

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和个性化;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

赏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2.单篇解读。与莎士比亚的其他悲剧作品相比,《哈姆莱特》显得格外复杂、费解甚至神秘。课文

节选部分乃至整部戏剧都有两个经典之处值得关注,一是剧中人的自白,让人物通过自白向观众

揭示自己的性格,是当时英国戏剧的舞台传统,也是莎士比亚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有人称之为

“间接性格刻画法”在课文节选的段落中,除了最著名的哈姆莱特的长篇独白之外,国王的旁白、

奥菲利娅的自白都起着凸显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二是戏剧冲突,冲突双方都不约而

同地既自我伪装,又进一步暴露自己。各种人物又都在各自的伪装之下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性格。

国王暴露出自己的心怀叵测,波洛涅斯暴露出自己是全无心肝的佞臣,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

暴露出自己对友情的背叛,奥菲利娅暴露出自己的幼稚天真,哈姆莱特则更是时时刻刻在自我剖

析、自我展示。

三、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历史课、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过文艺复兴这段历史,对人文精

神和莎士比亚所处时代有些许了解。此外,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屈原》《天下第一楼》等戏剧

文本,又在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中详细学习了《雷雨》《窦娥冤》,对戏剧的基本常识、鉴赏方法

对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背景知识和戏剧基本常识只需做简要介绍,帮助

学生回忆和再认,不用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讲解。

能力基础:高一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比初中有所提高。《哈姆莱特》

作为西方戏剧,写作时间距离学生所处时代又相隔较远,学生在研读选文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

些难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引导。加之,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悲剧意蕴的感悟也是一个难

点。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要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采取多元的方式调动学生各项能,培养学

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了解莎士比亚及《哈姆莱特》的相关文化知识。

2.通读文章,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把握紧张、激烈的情节,梳理戏剧冲突,

教学目标 品味戏剧语言以及人物复杂性格的塑造。

3.认识封建宫廷的罪恶,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吸收人文主义思

想中的精华。

教学重点 把握紧张、激烈的情节,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性格,领悟悲剧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吸收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世界读书日活动图片展示)导入语同学们知道吗?世界读书

日是哪一天?每年的4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立读书日的目

的就是要推动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学会阅读和写作。无巧不成

导入新课 书,这一天刚好也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生辰和忌

日。莎士比亚戏剧不仅是诞生于英国的艺术传奇,更是属于全世

界的经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作品《哈

姆莱特》的魅力。

1.作者介绍。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经历、创作生涯。

2.戏剧介绍。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悲喜剧,重点在阐述

悲剧的特点以及《哈姆莱特》

3.背景梗概。回忆文艺复兴的核心知识,引出《哈姆莱特》的创

作背景。

1.梳理情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以及注释1,了解全剧的故事情

节,重点把握课本选文的故事情节。读完之后,梳理出课文各个

部分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

明确:课文选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试探前、试探中、试探后。

2.理清冲突。首先,教师给出鉴赏戏剧冲突的思考框架(戏剧一

共写了多少冲突,哪些是主要冲突,矛盾冲突的特点以及引起各通过选文的情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作者以及背

景知识的介绍,为承于时代,

文本的引入做准走进作者

备。

种冲突的原因等),引导学生回忆出戏剧冲突包括哪些方面(人和人物关系梳理、

物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的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等方面)随矛盾冲突的分析,

鉴赏冲突,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哈姆莱特》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有哪整体把握选文的

解读人物 些?全剧主要围绕什么冲突展开? 内容。在此基础

自我冲突、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的冲突。课文节选部分中,的递进,难度递

国王和哈姆莱特之间的冲突为主要冲突。 进,环环相扣。

3.解读人物。(哈姆莱特)明确鉴赏角度(在情节发展中分析人

物形象;从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借助环境描写分

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设置问题探究活动。

①哈姆莱特为了复仇,为什么要装疯?

明确: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借

明确:矛盾冲突有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哈姆莱特内心的上,进行核心人物

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

②莎士比亚借奥菲利娅之口是如何评价哈姆莱特的?

明确:高贵而伟大。她用了七个短语从七个角度来极力赞美哈姆

莱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③哈姆莱特对生命意义作了哪些思索?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

特怎样的个性,造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一是生死选择问题,二是思考和行动的关系;主观原因和

客观原因。

④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

明确: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

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

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

1.品味语言。简要介绍戏剧语言的基础知识,随即深入文本进行除了情节和人物

分析,重点关注独白和修辞手法这两个角度。 之外,戏剧语言也

2.主题探究。 是构建剧本的额

①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基础。戏剧情节、

品味语言,

探究主题

莱特》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 后,逐步进入戏剧

的悲剧。 悲剧意蕴,能够深

③拓展延申。通过屈原和周敦颐的话语引入,激起学生对生活的化学生的思维意

积极健康的心,在迷雾中砥砺前进。 赏的学习方法。

②“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一部悲剧《哈姆人物、语言探究之

明确:英雄死亡的悲剧性结局;文主义信仰的破灭的悲剧;时代主题的分析,探究

热爱,善于思考,培养美好的品性,有一双理性的慧眼,有一颗识,建构起戏剧鉴

usual反义词-体育部工作计划

《哈姆莱特》(节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0:5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983152005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哈姆莱特》(节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哈姆莱特》(节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df

标签:窦娥冤教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