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字左右)
(2500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
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题:第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2
一、教学分析字以内)
(500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1)
承前:在隋唐繁荣文化的基础上,宋元继续发展并有了创 新。宋
元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文学主要形 式由唐诗转变
为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
(2)
阶段总结: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特征是民族关 系发展
和社会变化,继朝代与政权的更迭与宋代经济发展的学习后, 本课是对该时
期在社会文化方面的总结。
(3)
启后:为第三单元明清的小说艺术和戏曲艺术发展奠定基 础。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本课 分为
3
个子目: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 结构相一致。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整合为两部分:一、梦回东京一一繁华 的都市
生活;二、灿烂文化一一宋词元曲史书画。都市的繁华为灿烂 的文化奠定物
质基础,灿烂文化又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都市生活。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字以内)
300
1.
了解宋元时期大都市的变迁,知道新出现的瓦子、杂剧和节日 等繁
荣的都市生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2.
知道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探究文学形式主要由唐诗到宋 词到
元曲变化的原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
理解宋元都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 史观),
知道宋元时期的文化影响世界深远,坚定文化自信(家国情 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字以内)
(100
1.
重点: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2.
难点:探究宋元都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字左右)
(1600
1.
新课导入。
设问:作为普通市民,如果你可以穿越回中国古代,你会选择唐 朝还是
宋朝?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 在沈
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 意思就是没见过
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话简介反映出宋人的生活和 消费水准明显超过了唐
朝,其背景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外历史纲要•上》
通过史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宋朝的繁荣,从而穿越回宋 元时期
感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2.
正课讲授。
一、梦回东京一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分别从大都市、市的变化、大相国寺、瓦子、传统节日等方面, 通过地
图、图片、文字(诗歌)等多种史料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 方面感受宋元
繁荣的都市生活,概括为如下具体方面:
商业活动: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剃头、相面、算卦等 体育活动:
武术、相扑、蹴鞠等
娱乐项目:说唱、舞蹈、杂技、戏剧等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从而归纳出繁华的都市生活特点:
(1)
商业、贸易、文化等方面十分发达;
(2)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二、灿烂文化——宋词元曲史书画
宋词:通过唐宋文学形式的比较,理解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 有长有
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成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词 出现于唐,经
五代到两宋,有很大发展。
比较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找出他们的风格。结合社会背景和代表
作,归纳他们对词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如下。
宋饲 二、灿烂文-一词元曲史书画
宋词代表人物及贡献
促
进
词
的
发
展
和
文
学
地
位
的
提
高
贡献:改进了词的创
作,扩大了词的境界,
提高了词的格调。
开创了婉约派,作品
以北宋灭亡为界限。
贡献:进一步提高了
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
学史上的地位。
元曲:由散曲、杂剧和南戏组成。元曲的特点是把音乐、歌舞、 动作、
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种综合性的艺术。元代杂剧作家人左右,其中
200
著名的有关汉卿(首位)、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 明代以后被誉为“元
曲四大家”。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 多种,今存
6018
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 暗的恶势力。关
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他多才多艺, 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
间语言,使得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探究: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发展变化有什么特点?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什
么?
特点: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越来越自由化、通俗化。
变化的原因主要根据史料:“材料:诗言志,跟文人的内心、品 格都是
直接挂钩。词在一开始只是给声色场所中的歌妓演唱所填的歌 词。在宋代发
达的商业社会中,勾栏瓦肆中唱着的词,发展势不可 挡。越来越多的士大夫
抵挡不了小词的诱惑。一一(美)艾朗诺《美 的焦虑》”为何士大夫抵挡不了
写小词?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进 行历史解释。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
展,词曲适应了市民阶级的文 化需要。苏轼等士大夫也为词的发展和文学地
位的提高,作出了重要 贡献。
史学:《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宋神宗:“鉴 于
往事,有资于治道疽'反映了该史书的编写目的是以历史的得失作 为鉴戒来加
强统治。
赏析宋元书法和绘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自主学习。
探究:宋元都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以下史料和所学 知识,
从发展基础、民族、经济、阶层、政策、对外交流等几个方面 回答。
材料一: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创新,是继唐代文化之后 中华文
化史上的又一座文化高峰。……在唐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宋 代社会生产力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宋代人口超过亿,人口 和垦田面积都是汉唐
1
的两倍。
——谢东良《浅析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以文治国政策,很快在宋代形成风尚,并对宋代文化繁 荣产生
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更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文人的生活、思想
和感情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 足闲暇
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唐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元代时……中国同欧洲、中亚、东南亚的交通极其便利, 中外
交往非常活跃。元统治者重视商业,所谓“元以功利诱天下''(方 孝孺《赠卢
信道序》)。商业的发展使一些原有的和新兴的重要城市呈 现空前的繁荣。
引导学生归纳原因如下:起点高:隋唐文化高度发展基础上 继续发
(1)
展;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促进文化交流;经济: 商品经济的
(2)(3)
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政策:宋朝重文轻武,文教兴 盛;元朝的民族等
(4)
级高压政策,使得文人转向文学艺术创作;阶 层:城市发展,市民阶层
(5)
不断壮大,文化娱乐生活需求丰富;对 外交流:宋元鼓励贸易,对外交
(6)
流十分频繁。
市民的富
3.
课堂总结。
文化奠定物质基础,宋词、
总结:本课内容其实只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繁荣的都市生活和 灿烂的
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为灿烂的
文化奠定物质基础,宋词、
拓展延伸:根据以下图 片
史料(见右图),归纳宋 元文
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 影响,
从中又可以得出哪 些历史启
示呢?
元曲等文化又丰富了都市社会生活。
莎晨忠考,宋光攵化时,界户 了件么制响,乂中得*,法万史应市
•£
7
前足联主席阿维 人打球.先掘一窝,
角抵是一种讲究技巧
兰热曹反复重申:
与力量律做技艺.
足球运动是早 起
日本的相扑,源 于中
国角抵.
源于中国!
后将球打入内.
H
择丸的形制,是
就
高尔夫球.
(1)
影响:宋元文化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2)
启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繁荣兴盛
都 繁
市 荣
开北
封宋
临南
安宋
大元
都朝
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图片格式)
7
繁 都
荣 市
瓦子
史学
开北
封宋
临南
安宋
大元
都朝
7
灿宋词文
化
元曲
时空观念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学教目标】
1.
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时期的文 学、艺术成就。
2.
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知道城市变化的特点:通过《清明上河图》,了解北宋都市•的繁华 和市民生活的
丰富多彩,并知道宋代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 色。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
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 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
作品的鉴赏力。
3.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 之间的距离,加
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大都市
词 出现时期 繁荣时期 主要流派
兀曲
R
兼商业场所
娱七
形成于 传统节日
代表人物及作品 包含
元曲四大
史学
家
史学 体裁 主要内容:
司马光
二、课堂探究题探究一: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想一想,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
市的发展有何关
系?
探究二:宋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结合材料,探究名家辈出的原因。
就时代背景考察,两宋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娱之勃兴……为词的普及和推广提 供了最充分的
社会条件。就美学因素考察,诗这种体裁,由于形式过于整齐,有时难免影响 了它的表现力……词正弥补了
这种不足。它可以用各种长短句或疏或密、灵活多变地表达深 长、细腻、丰富的情感。
-《中国文学史》
三、练习巩固
1.
宋元时期的城市,店铺鳞次栉比,商业活动频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当时世界上的大 都市有()
A.①②③
当时()
①开封 ②兴庆 ③临安 ④大都
2.
北宋东京,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
A.
乡村文化繁荣
B,C.D.
夜市已经出现 海外贸易活跃 交子开始使用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 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在“宛囿”里赏
《窦娥冤》
花、喝茶,品茶
D.②@@@
D.②@@@
D.
辛弃疾
D.
辛弃疾
④去“夜市”吃夜宵 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
A.①②④⑤B.
《窦娥冤》
®@®©C. ®®@®
3.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是()
A.B.C.
李白苏轼李清照下列词人中,继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
是(
A.B.C.D.
李清照 辛弃疾 王安 曾巩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在一组名画前,老师指着其中一幅对同学
们说:“名画中有 历史,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这幅画
是
《洛神赋图》(局
()
《洛神赋图》(局《天王送子困》(局部)《清明上河困》(局部)
AB
7.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C
《耕织图》(局
部)
D
A. 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D.
农民的需要达官贵人的需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庆祝的 节日就是今天的()
A.B.C.D.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右图所示为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杂剧陶俑。下列对杂剧的表述,
正确的是()
① 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② 关汉卿是其杰出的作家代表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 D.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瓦子”里玩闹的项目很多,都有杂货零卖及酒食之处,还有相扑、影戏.、杂剧、 傀儡、唱赚、踢
弄、背商谜、学乡谈等表演……瓦子原在北宋盛行,汴京(开封)城内有 多家。到了南宋,临安(今杭州)
50
城内外也有瓦舍座,名字都叫某某瓦,其中以众安 桥的北瓦最大。……城市娱乐业的兴旺,标志着普通
24
市民阶层的壮大与城市生活、城市经济 的活跃。
(1)
瓦了等娱乐场所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哪些趋势?
(2)
试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及影响.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二、探究一:
北宋的开封 南宋的临安
大都市
杂剧 形成于 宋代
主要戏剧形 式
词 出现时期 唐朝繁荣时期 宋朝 主要流派 豪放派苏轼;婉约派李清照
元曲
包含 散曲、杂剧、南戏 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窦娥冤》
元曲四大
家
史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体裁 主要内容:战国到五代历史
编年体通 史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 出现提供了物质基
础:同时,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 活动,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
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
探究二: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 要求丰富的文化娱
元朝的大都娱乐兼商业场瓦子(勾栏) 所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 午节
传统节 日
等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宋元时期阶级矛盾 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
的思想情感。
三、练习巩固
l.C 2.B3.C4.C5.B6.C7.B8.D9.A
10. (1)
商业化(以盈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大众化(市民
参与的普及性)
(2)
原因: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需求增强
影响:增添了城市的生机;促进了城市商业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城市的发展等。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0:5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98247200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