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景》教案1

更新时间:2023-10-30 00:49:36 阅读: 评论:0

税额的计算公式-食品安全培训知识

《杭州景》教案1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做康复训练)

教师备课纸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了这么久的诗词,要来换个口味,我们今天要和同学们来到元朝,看

看当时的文学家有什么好的作品。

二、元曲简介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

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

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

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

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

句。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

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

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

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

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

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

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

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

力。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式

感到陌生缘故,我们在此对其予以简略介绍。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

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其他的

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

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

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惯。如王骥德

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吕、双调等类;

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

每一宫调都有不同曲牌。套数则由两支以上周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缀而

成。

教师备课纸

三、曲牌

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

元曲与宋词不同,很多元曲可以根据需要加衬词,甚至加句子。所以没

有谱子时拿着不同作者的同一名称的小令便会发现字数参差不齐,句子

多少不一。不过有些衬字是极明显的。

四、作者简介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

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

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

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约生于金末或元太

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

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

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

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

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

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

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目录

别情 沉醉东风 大德歌 滚绣球 碧玉箫

黄钟尾 别情 四块玉 沉醉东风三首 四块玉

大德歌 四块玉 四块玉四首 四块玉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

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

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

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

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

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

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

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

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们大多出身微贱,

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

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

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

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人

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

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

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

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

教师备课纸

由于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在玩

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关汉卿

写作勤奋,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他那贴

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

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

五、杭州简介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

端。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辖上城、下

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临安、富阳、建德3

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以香樟为市树,桂花为市花。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

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

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

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

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青水秀、风情万般,尤

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等最为著名。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杭州的名胜:

虎跑梦泉 灵隐-飞来峰 六和塔 三潭印月

龙井问茶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平湖秋月 岳庙 孤山

六、朗读训练

1、教师朗读全篇,找出生僻字词。

2、学生全体朗读体会。

七、翻译曲子

看遍天下的锦绣河山,享尽全国的大好风光。

刚刚归附元朝的杭州,曾经是南宋朝廷的温柔乡(国都)

绿水秀丽,青山奇峋,国家各处都值得我好好游历。

此处真的太富贵:

全城里精致的刺绣帷幕,上乘的飘逸风帘随处可见,

喧嚣热闹,人声嘈杂成繁华一片。

[梁州第七]

百十里四通八达的街道整整齐齐,数不胜数的亭台楼阁参差错落,没有

半块被闲置的土地。

松涛里的轩室、竹林间的悠径,培育草药的园圃、充满花香的小路,种

植茶叶的园子、稻田里交错的阡陌,竹海掩映后的山坞,梅云笼罩下的

潺潺溪流。

教师备课纸

行至一处就能随口吟咏一句好诗,走上一步就能看见一扇华美的屏风。

杭州以西那美丽的盐场就似一带贵重的琼瑶,吴山色彩万千宛若油碧的

翡翠层层叠叠。

哎呀呀,看看钱塘江象是万顷的玻璃闪闪发光。

还有清澈的溪泉翠绿的江水,华丽的游船在其上自由自在地悠闲来往。

浙江亭紧紧挨着江流,正对着那险峻山岭、高耸峰峦上的棱峋怪石,足

以欣羡、足能使我写下文章来记录。

[]

家家户户都隐约映衬着蜿蜒的流水,在绵延的翠绿山脉上楼阁突出显现,

远远地看着西湖边暮色下的山势起伏。

看了这山峦,望了那峰巅,(如此的美景)即使我有画笔,也不知道该画

哪一边。

第二课时

一、背景介绍

元灭南宋,杭州城也不免遭遇战乱祸患,但战争虽然带来了封建王朝的更

替轮换,却无法改变城市发展所体现的人民百姓对和平富裕安宁生活的执著

与坚持。关汉卿南游杭州,时间应当在南宋初亡之际。关汉卿笔下的杭州城

美丽富饶,这是因为在他看来,战争是作为统治者争夺权利强加给人民的一

种暴力行为。

二、分析第一支曲子。

1“一枝花”:总写杭州城的自然之美和物质文化的繁华。

2、开头两句:写杭州是普天下风光秀美之乡,是四海之内文人荟萃、流

传着无数风流故事的繁华之地。奠定了赞叹讴歌的感情基调。

334两句:对杭州历史变化的叙述。新旧:新旧如一,杭州城没有因

为战争失去它的自然之美和物质的繁华。忒:惊奇与惊喜。

三、分析“梁州第七”

1、第一层:作者先描述杭州的整体建筑布局:绵延百里、四通八达的街

道,鳞次栉比、参差不齐的楼阁。

第一句:城市规模的完整,城市文明的高度发达。第二句:对杭州城市

特色风物的逐一点画。最后以具体形象的比喻突出强调杭州城风景。

2第二层:作者的笔触从城市园林风光转入对杭州城自然风光山色的描

教师备课纸

绘。

四、分析第三支曲子

典型化的写意手法。先将杭州城的自然风光和城市生活景象浓缩成一幅

水墨画卷。然后以依据“纵有丹青下不得笔”,对前面的人共描摹做出否定。

再次强调了杭州城的美纯出天然造化,已美到极致,已没到一般意义上绘画

无法企及的境界。

五、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

毛绒玩具英文-鹿寨古诗

《杭州景》教案1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0:4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981762005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杭州景》教案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杭州景》教案1.pdf

标签:窦娥冤教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