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语文《元散曲三首》教案
周次/课次 计划学时 2 教学对象
课 题 元散曲三首 授课日期
知识与学习水平
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讲授,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了解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作
家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教
学
目
标
技能与学习水平
通过赏析作品,了解元代的社会风貌,领悟作者透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人
生态度,品鉴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初步认识元散曲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
职业素养
知识&技能 重点 难点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讲授,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了解关汉卿、
马致远、张养浩等作家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通过赏析作品,了解元代的社会风貌,领悟作者透过作品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品鉴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初步认识元 √
散曲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
√
设计思路
以诵读为主
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说明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方法 达成目标
一、导入
1.完成填空,检查课前预习元曲相关知识
的情况
2.教师补充元曲的相关知识
(1)元曲的兴起
(2)元曲的代表作家
教学活动流程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 《汉宫秋》
白 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郑光祖 《迷青琐倩女离魂》(另一说为
王实甫,代表作有《西厢记》)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
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
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
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
碑。
学生思考并回答 了解元曲
二、学习关汉卿的《[双调]碧玉箫》
这首小令描写了秋山景色的绚
丽宜人、诗人游山的诗酒豪兴和由此
而生的归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
然的热爱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写秋
天之景而意象绚丽壮阔,不着悲凉肃
杀语;抒归隐之情,亦豪迈旷放,毫
无人生如梦、及时行乐之颓唐情调。
这首抒写隐逸之情的小令,情景交
融,颇具诗意。
三、学习马致远的《[双调]拨
不断》
《[双调]拨不断》是马致远归
隐之后创作的一首小令。全曲共四十
二字,表现了归隐田园的生活乐趣。
思考、感悟,讨论发
言。
此曲用典较多,但并不显得堆砌。由
于这些典故都比较通俗,为人们所熟
知,以之入曲,抒写怀抱,不仅可以
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容易在读
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很好的艺
术效果。
四、学习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
未央怀古》
抓住文章脉
络,理清文章思
路。
本词是张养浩登未央宫遗址时
有感而发,借以抒发心中的情感,感
叹自己仕途经历的坎坷。这支怀古曲
由缅怀历史人物写起,缘事抒情,感
情的旋律始抑终扬,先含蓄后明快,
起伏跌宕,韵味悠长。
七、总结
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
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
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
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讨论、思考、分析,
小组讨论。
课外作业 完成练习册
作业批改情况
全部完成
教学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0:4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977722005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职教育语文《元散曲三首 》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职教育语文《元散曲三首 》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