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学 概 论
教 案
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理解和掌握
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运用文学理论去阅读、欣赏、分析和评价古今
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能力,为学习中外文学史和从事文学实践活动及语言
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导语:
第一编 导 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1. 什么是文学?
从各种文学现象引入(看视频)
以上这些都是文学吗?
英国的雷特·伊格尔顿说:“我们也许正把某种‘文学’概念作为一个普遍
定义提出来,但是事实上它却具有历史的特定性。”
什么是“文学的历史性”?
文学的历史性——指的是文学从产生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很大的
发展变化,虽然这种发展变化并不是直线的,但是它所留下的轨迹明晰可见的。
最初的文学一方面显得非常简单、幼稚、模糊,另一方面又与宗教、哲学、史传
等联系在一起,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凡是以书面面语言写成的一切典籍都是文学,
连朝廷的应用性文学,都曾被视为正宗的文学。这个时候,文学和宗教、哲学、
史传等彼此具有同一性。
文学的多样性——指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种种关于文学本质的看
法,如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理念的显现说”
等。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文学的看法更多
所以“文学”作为一种概念,文学的概念源于文学观念质属性进行抽象而形
成的、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词语形式。
文学观念指关于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觉悟;而文学概念,则是对于文学本质属
性进行抽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词语形式。
从文学活动的现象上看,文学首先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或文本而存
在的。如《诗经》、《唐诗》、《窦娥冤》、《红高粱》。
从历史来看,人类对于文学的最初认识混杂于各种文化现象。如中国的先
秦时期,《诗》、《书》、《礼》、《乐》、《易》,诸子百家,所有涉及相关的哲学、政
治、道德、宗教等都叫文学,其实,这些是文学的最初信息,是文学的“前观念”
状态。
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研究呈现了新的开放状态,其中对于文学内部构成
1
因素和规律的“本体论”的关注,“什么是文学”的问题得到新的正视和正面的
界说。美国文学理论家雷•韦勒克和奥•沃伦撰写《文学理论》第一章和第二章就
是讨论“什么是文学”?
2. 文学与文学理论有什么关系?
以具体为例阐述。如当代诗人牛汉的诗《夜》这首诗引导我们思考带有普
遍意义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问题。也就是说,诗的功能是什么?诗有什么价值,
对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类为什么需要诗?
我们学习文学理论,就是能从自己的角度对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或
电影电视作一个分析。
3. 什么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是关于文
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
象的学科。它主要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评论为对象。它的基本
任务是:从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给以思想的、艺术
的评价,从而总结文学创作的具体规律,给创作以指导;通过对作品的思想倾向
和艺术特点的具体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培养读者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读
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文学批评的实践,特别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提
出并探索新问题,推动并促进文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文学史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发
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它以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
和规律为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
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换言之,它以人类社
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不象文学史和文学批评那样去具
体地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哲学方法论
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文学
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四个方面。
文艺学又称文学学,是指关于文学学问。它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
称。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从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
创作论、作品论和文学接受论。这四个方面的研究任务,是由文学四要素(见教
2
材P6示意图)所构成的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所决定的。文学理论
应该具有实践性、现代性、民族性的品格。
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和批评传统》虽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
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从历史
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在各历史时期
的兴衰和实际运用的利弊,使读者对西方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史有了一个明晰
的、全面的认识。另外,艾布拉姆斯明确提出了文学批评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
已被学术界普遍采纳。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第一个: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二个: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的过程
文学理论的研究客体就是这两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阶段相互关系的
规律。研究者从不同研究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产生了文学理论的多种形态。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七种形态:
文学哲学:
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即作家作为
主体反映作为客体的生活,作品和读者接受中也有不少是哲学层面的问题,反映
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如托尔斯泰的《复活》、
施耐庵的《水浒》。
文学社会学:
研究文学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文学的社
会学方法。它有两种倾向:
1.倾向于文学学
2.倾向于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与心理学在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理解与把握,文
学与心理学都可以说是一门“人学”。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
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文学活动。
文学符号学:
符号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学科来源于瑞士语言学家R•索绪尔和美国哲学
3
家C•S•皮尔士,是研究一切交际活动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数字、电码,而且一
切构成现象世界的视觉、听觉对象等都是符号,如动作、仪式、装饰、神话、宗
教、文学艺术等。在人类交际中传达信息的各种符号系统中,语言是第一性的符
号,其它符号都要通过语言译解,因此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人类用语言符号构造的
世界。将文学作品本身及其产生、传播过程视为一种特定的符号系统,并对其进
行符号学研究,形成了文学符号学。
文学信息学
这是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活动的一个新学科。信息论是20世纪40
年代末由美国数学家C•E•申农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信息的本质,以及
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储存,研究由信息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
分组成的通信系统。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亚伯拉罕•A•莫尔斯的《信息论与审
美感知》用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文艺美学和审美现象,形成了信息论美学。
信息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美看作是一种信息。文艺作品是一种传递审美
信息和其它认识信息的载体,文艺作品的创作、欣赏、批评等活动过程是一个信
息传递的过程。它可以研究文艺作品的审美信息量,并由此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
及风格、手法等等。
文学价值学
所谓价值是指某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文学作品对人有特殊意义,因此它
具有价值,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它产生于文学创造之中,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确
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
文学文化学
文学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法兰克福学派的洛文塔尔认为,对文学
的思考必须“先把文学置于每个社会的功能框架之中,再把它置于那个社会的各
个不同层次之中”。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看,文学原先是隶属于一般的文化的。文
学活动本身没有独立性,而是与政治、宗教祭祀、道德教化等社会文化活动融为
一体。如《诗经》。
4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0:3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97159200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学概论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学概论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