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统治》参考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30 00:24:11 阅读: 评论:0

人生励志语录-阿恒

《元朝的统治》参考教案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成长成长)

授课题目

学科历史授课年级七年级

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课时

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

本单元从北宋建立开始,至元朝灭亡结束,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

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取得了很大成就。

教材分析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本课主线是宋元

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有三个子目: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司

马光和《资治通鉴》。三个子可目分为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两大部分,宋元

时期都市的主要特征是城市范围扩大,商市扩充,教育发达,文化生活丰

富。都市生活推动着文化繁荣,,出现了宋词和元曲等新的文学艺术形式,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奇葩。文化繁荣又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时

代风貌,两方面之间相互关联,又互相促进。两方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

济的发展。

七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一统的秦汉时期、政

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概况。这些只是对于本单元的学习起

教学对象

分析

铺路搭桥的作用,使学生具备了学习隋唐历史知识的条件。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

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了解,要引导

学生关注历史,培养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关注历史发展

的广泛性和持续性。

课标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繁华的都市生活及宋词元曲

从文化流行的角度了解宋词与元曲

讲述法、图示法、材料分析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展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设问:

知道宋元时期的杂剧从出土的文物中了解

演出遍及城乡各地,为历史,让学生知道文

民众所喜爱。人们的都物也是史料的其中一

市生活丰富多彩。种形式。

导入

本课

吗?

一、宋元时期的都市

1.繁华兴旺的大都市学生结合第9课《宋代结合地图所示,以及

结合图片展示,思考:结合所学,北商业都市的发展》所课文上下文联系,培

宋都城开封的商业区在时空分布上学,回答城市商业活动养学生时空素养和历

有何变化?空前活跃,成为都市生

展示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

行阅读。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培养历史解释的历史

展示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

料》,宋朝城市出现了哪一阶层?

2.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活繁荣的基础。维。

示意图,结合三则各都城的史料,知道北宋时的开封、南将地图与史料联系,

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核心素养。

著名的大都市。

大相国寺,既有商品交

展示大相国寺的图片,以及《东京梦载,突出大相国寺的

易,也有娱乐演出,是

华录》中的记载。是著名的佛教寺院,功能,从中体现出北

东京城内的一个大瓦

子。

也是繁华的贸易市场。宋市民的生活特色。

本课

讲授

结合地图册图片,以及《东京梦华录》视频的播放,更形象

结合视频《中国通史》

中的记载,了解瓦子的分布。思考:生动的展示北宋的瓦

的介绍,了解:瓦子,

什么是瓦子?材料中提到的瓦子中子。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

所。

的“勾栏”,又是什么?

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寻找

观看名画进行寻找。

《清明上河图》,体会

其中的娱乐活动和勾栏、瓦子。

感悟市民阶层的娱乐

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想一想这与市民阶层的壮大,物质下的诗词,反映了当

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时的时代生活。传统

系?尽心思考。习俗,塑造了中华民

二、宋元时期的文化

1.宋词

通过《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朗诵的三

首诗词,感受宋词的特点,词人的词

风等。

2.元曲

跨语文学科的融合,

学生聆听并思考。

族的生活方式,寄托

了民族的美好愿望,

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

文化认同。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阅读教材

感受关汉卿用浪漫的

认识到:随着城市的

“相关史事”,了解《窦娥冤》的故

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

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

事。

了黑暗势力。

大,物质生活的丰富,

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

展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中的

理解都市繁华生活与

求也不断变化。

材料,思考: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发

文化创作的关系。

展变化有何特点?

3.史学

通过表格的归纳,进

表格比较司马迁《史记》与司马光的

知道司马光主持编写

一步掌握两本史学巨

的《资治通鉴》,与司

《资治通鉴》。指出:《资治通鉴》的

,并列马迁的《史记》

著的区别。

“鉴”,指总结历史经验,给统治者

以借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

这是编纂这本史书的根本原因。

著,两人被称为“史学

两司马”

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

进行归纳。一个民族的灵魂。数

千年的积淀,也成为

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高度文化自信。

1.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故宫出版社),通过书中对《清明上河图》细节的阐释,

本课

小结

课后

阅读

与扩展

A.说唱B.杂剧C.歌舞D.杂技

3.生活于两宋之间,词风委婉、感情真挚、细腻清秀的词人是(

4.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

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范仲淹

A.《史记》B.《资治通鉴》

C.《三国志》D.《水经注》

参考答案:

1.D2.B3.C4.B

一、宋元时期的都市

1.繁华兴旺的大都市

2.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二、宋元时期的文化

1.宋词

2.元曲

3.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本课的主线是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三个子目分为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两大部

分,都市生活推动着文化繁荣,文化繁荣又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两方面之间相互

关联,又互相促进。两方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大都市、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传统节日与习俗三个层面介绍了宋元都

市生活的繁华。宋元时期都市的主要特征是城市范围扩大。讲述此内容时,以将历史地图

册中的图片、史料记载以及《中国通史》中同一时期的欧洲城市比较等多种材料进行结合,

从时空方面进行内容的突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对市民丰富多彩的生

活这一内容,以《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作为线索进行贯穿,找寻市民的生活。

观察《清明上河图》上的细节,了解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从中

感知宋代高度繁荣、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两宋商品经济和城市发展居于世界领先的历史

地位等史实。播放《中国通史》中勾栏的片段,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

趣。结合教材中的《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宋代蹴鞠铜镜》《元墓出土的

杂剧陶俑》,挖掘教材材料的意义,将讲述回归教材、用好教材。

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市民阶层的扩大,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出

现了宋词和元曲等新的文学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奇葩。在“宋词

的不重视,课堂讲授内容零散、教学立意不高,为教而教忽略其中的关系等现实问题亟待

水生态修复-硬盘坏道检测

《元朝的统治》参考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0:2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966512005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元朝的统治》参考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元朝的统治》参考教案.pdf

标签:窦娥冤教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