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6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标要求]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
作用。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条件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
(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3)此后,纺织等诸多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教材互补]
1782年,瓦特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作为蒸汽机和工作机之间的连接,使蒸汽机
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从此以后,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
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的原动机”。(人民版)
3.影响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
成。
(3)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重点精讲]
为什么把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叫做“蒸汽时代”?
(1)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2)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3)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是时代的象征。
[历史认识]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
力日益壮大,一方面,使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即资本主义最终战胜
了封建主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加紧进行以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为
目的的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以上两点说明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深化探究
材料
蒸汽机 火车机车
汽船 工厂
思考
(1)仔细观察以上四幅图,谈一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2)“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的。”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 (1)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使用蒸汽机做动力,交通运输工具得以改进,史蒂芬孙
发明了蒸汽机车,富尔顿发明了汽船;蒸汽机的应用,也推动了纺织、采煤、冶金等部门的
发展,工厂普遍建立。
(2)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
力”,推动工厂的建立,使人类历史跨入“蒸汽时代”;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加强了
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使机器制造业诞生。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条件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进程
(1)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也日趋成熟。
3.影响
(1)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为电
气革命。
(2)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
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4)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归纳总结]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的异同
(1)同:①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作用的结果。
②都是通过长期的科学实验创制成功的。
③都是对前人探究成果的总结与升华。
(2)异:①前者主要在英国完成,代表人物是瓦特;后者是多国范围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代表人物是爱迪生。
②前者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后者是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发明产生。
③前者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后者使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深化探究
材料 1898年12月10日早晨,皮特先生被电话叫醒,加拿大木材商已联合发表再次提高
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的消息。电台播放的是美西战争中美国胜利的新闻报道。美国同西班
牙签订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约》。他在考虑美孚石油公司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天
还没有大亮,但窗外被路灯照得如同白昼。皮特驾驶汽车奔驰在宽阔的马路上。
思考
(1)皮特先生在享受哪些新产品?
(2)引起他生活变化的主要是哪一项发明?哪位科学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以电车的应用为例,说明电气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答案 (1)电话、电台、石油、电灯、汽车。
(2)电的发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3)电气技术的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车使人们的出行
更加便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背景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概况
(1)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2)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3.评价
(1)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4)互联网时代,人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5)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6)网络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重点精讲]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人类以往的发明有何不同?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由于战争的需要。
(2)电子计算机诞生后,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
(3)电子计算机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被人们誉为“电
脑”。
[重点精讲]
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1)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
(2)我们要趋利避害。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
噎废食。
课堂小结
时期 动力 交通工具(信息传播方式)
工业革命前 人力、畜力等 马车
蒸汽时代 蒸汽机 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 电话、留声机、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 原子能(核能) 互联网
1.“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
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 )
A.研制彩色电视 B.发明电灯
C.研制内燃机 D.改良蒸汽机
答案 D
解析 解题时注意关键词“沸水”,可知是以蒸汽做动力。
2.下列人物所取得的重大自然科学成就,对开辟人类生活新时代影响最大的是( )
A.瓦特 B.法拉第
D.爱因斯坦 C.马可尼
答案 B
解析 注意关键词“自然科学”“新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随后人们据此发明
发电机和电动机,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3.下图是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展示的世界首辆汽车——120岁的奔驰。与其同一时期出现
的是( )
A.火车
B.汽轮
C.电话
D.电脑
答案 C
解析 汽车和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火车和汽轮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电脑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4.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渡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由于该船运用了
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一千多名乘客中有695人得救,当时这种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
是( )
A.电话通讯技术 B.有线电报技术
D.电子信息技术 C.无线电报通讯技术
答案 C
解析 从题目时间限制“1912年”可以排除D,因为电子信息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成果。A、B两项虽然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通讯技术,但在大西洋洋面上无法使用有线电
话或有线电报。
5.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发
展速度最快、对当代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 )
A.飞机 B.电话
D.火车 C.因特网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信息“改变时空”、“发展速度最快”、“当代人类文明”可知是因特网。
学思之窗
提示 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
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提示 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蒸汽时代到来;电力
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气时代”到来,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
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不仅增
加了社会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
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二、学习延伸
提示 (1)依据互联网所能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把同学们划分成不同调查小组,分工合作
各负其责。
(2)各组分别对所负责的调查内容展开访问调查、访谈、发放问卷等多种手段并用。
(3)收集统计调查所获数据信息。
(4)撰写提交调查报告。
[基础达标]
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
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由分
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2.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
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答案 B
解析 注意限制词“起始于”。蒸汽机发明以后,煤炭的大量使用,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
式存在的碳排放量上升而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故B项符合题意。
3.19世纪中期的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
来。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完成,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 A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19世纪中期以及裤装和短裙取代曳地长裙可知选择A项。
4.“人类……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这些成就……表明了工业革命这一阶段
的影响和意义。”这一阶段的成就还有( )
A.工厂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出现
B.利用蒸汽机作动力
C.发电机、电动机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D.利用互联网加强联系
答案 C
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电报”可以判断出这一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B两项属于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D项属于信息时代。
5.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
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
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可能在( )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
D.20世纪早期
答案 D
解析 1902年,马可尼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了成功,无线电出现的时间
是在20世纪初。故D项正确。
6.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
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牛顿的经典力学原理为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科技条件,体现了科
技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
7.“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促进因素是( )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航天事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备选项都有利于拉近世界各地间的距离,但互联网所起的作用
最大。
8.下面漫画《天使?魔鬼?》形象地表明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
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普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
A.垃圾信息充斥
B.网络犯罪出现
C.网络世界诱惑青少年
D.严重污染环境
答案 D
解析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问题,对社会
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环境污染却不是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
[能力提升]
9.“两个世纪以前,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
一个人穿袜子,现在,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引自1831年《机械的成绩》)。
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工业时代的人们更懂得生活享受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学生易误选A项,原因在于没把握题干的关键词“本质”,A项说明的是
现象。只有B项才符合题意,因为题干要求的是说明的“本质”问题。
10.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
“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答案 D
解析 蒸汽时代是以蒸汽机为能源动力,电气时代是以电力为能源动力的。两者的区别在于
能源动力不同。
11.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
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
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这成为了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
选择D项。
12.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
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
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互联网能够使许多人迅速了解信息,这反映了互联网受众面广,渗
透性强。故选A。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1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是正在改造蒸汽机的瓦特;图二是瓦特及其改良的蒸汽机;图三是法拉第和电磁感应实
验装置(模型);图四是发电机及电灯。
请回答:
结合图一、二和图三、四,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案 科技含量不同。瓦特改良蒸汽机更多的是经验总结;发电机的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理
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
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了时代发展。
瓦特 法拉第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
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
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
年代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
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丁建宏《德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德国科技
发展的政治因素。
答案 (1)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磁感
应为电的发明和运用奠定了理论,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途径:内部研发;外部引进。因素:国家统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府重视。
解析 第(1)问结合瓦特和法拉第的主要成就作答即可;第(2)问可根据材料及基础知识作答,
根据题干“设立科研机构,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得出科技发展
途径。政治因素结合必修一作答。
本文发布于:2023-10-29 21:14: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85294200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四单元学案从蒸汽机到互联网Word版含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四单元学案从蒸汽机到互联网Word版含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