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的事例》
发明创造的事例(1):
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因为他有电灯、留声机、电影和蓄电
池等一千多种发明成果,所以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魔术师。
爱迪生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电灯,然而在他的发明创造中,最引起当时社会
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在1877年秋天,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轰动了整个纽约,
各家报馆的新闻记者,像潮水般地涌来报道这一特大新闻。这一发明一经传出,
激起当时社会急速而巨大的狂热达数月之久,铁路特开专车前去参观,许多人开
始不相信这个发明,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了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有个教
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当这些名词一
字不漏的从机器中重复出来时,人们才相信这东西确实不是虚假的,并且齐声称
奇,报纸把留声机称之为19世纪的奇迹。
然而,爱迪生这项著名的发明构思,却是幸福的偶然性促成的。
一次,爱迪生一人在静静的实验室里研究改善在纸带上打印符号的电报机。
这时,电报机内的一种单调的声音吸引了他。在试图排除这种声音时,爱迪生出
乎意料地发现,这是纸带在小轴的压力下发出的声音。在改变小轴的压力时,声
调的高度也随之变化。这就使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借助运动载体上深度不同的沟
伟大发明吗?
发明创造的事例(2):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一个夏日的早晨,天气晴朗,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哥大
学的校园里,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
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时而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
流露出笑容,情绪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
兴地跑起来,脚步腾空。霎时间,他的身影便出此刻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
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
随着智育的发展,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
好奇和钻研之心。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
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之后又经过
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
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所以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
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
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
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
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
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满着艰苦和斗争,他走过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他在艰苦
和坎坷中为人类造了福,为人类前进,开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视学习和实
践。学习,丰富了他的智慧;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发明创造的事例(3):
电话的发明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
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
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
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应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
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
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
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
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
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
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
通电话。这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发明创造的事例(4):
罗兰希尔发明邮票的故事
人类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人类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在地球上长期存活下去
的。人类需要帮忙,人类需要交流,信息传递成了人类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动之一。
最初是打手势,之后发明了语言,用马拉松式的长跑传递口信。再以后发明了文
字,开始书信传递,于是有了古代邮驿。
当时的邮资是按邮件运递路程和信件纸张数量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
收费的标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滥、桥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几百公里,总
计下来,邮资高得吓人。如此昂贵的邮资,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他们把寄信看
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19世纪30年代是改革的黄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罗兰希尔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世界邮政史上树起了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罗兰希尔经过多年的调查主张大幅度降低邮费,实行邮件不分远近、一律收
费1便士的均一邮资,他还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先支付邮资。这种
纸的大小与邮资图样大小相仿,背面涂上一层薄胶,人们只要沾湿背胶就能够将
其贴在信件上,这就是罗兰希尔关于邮票的最初创意。
为此,罗兰希尔上书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推荐,1839年8月17日,维
多利亚女王批准了这个议案,决定英国自1840年1月10日起实行1便士均一邮
资法。罗兰希尔也被女王任命负责邮政改革工作。
为了把创意中的1便士邮票变成现实,罗兰希尔要求就应使用具有防伪性能
并能在公众中取得信誉的图案作为邮票的图案,于是采用了威廉怀恩创作的维多
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这样既显示了发行邮票的权威性,又透过邮票宣传了英国,
宣传了女王。邮票采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后印出了世界上第
一批邮票黑便士邮票。
发明创造的事例(5):
布什内尔发明潜水艇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最后爆发了。在华盛顿总司令的领导下,美国人民纷
纷拿起武器,和英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将英军从大陆撵到海上。举国上下无不
欢庆这一决定性的胜利。堂堂大英帝国,岂能容忍别国灭大英之雄风,便组织残
兵败将,妄图卷土重来。英国殖民统治者尽管失去了陆上优势,但海上优势犹存,
他们纠集大批战舰,轮番轰击美国海防陆军,使美国军伤亡惨重,锐气大减。英
军见美军既无招架之势,更无还手之力,越发猖狂。战舰在海岸边横冲直闯,耀
武扬威。时而还向海岸守军送来几炮,然后大摇大摆,得意洋洋地退去。应对英
军的挑衅和欺负,美国士兵们气得直咬牙:这简直是骑到人脖子上拉屎!要是能
偷偷过去炸沉它几艘那该多解恨!
士兵中有个叫达韦布什内尔的,他没有骂骂咧咧,而是憋着一肚子气,一言
不发。他认为光喊顶什么用,就应赶快想出对付敌舰的办法。布什内尔一向在苦
思冥想,怎样才能一下子跑到敌舰周围去呢?从空中?不行,易暴露目标;从水
惟恐怪物再悄悄追来。从此,英舰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在美国沿海耀武扬威了。
之后,经过人们的继续改善,制成了新的神秘武器潜水艇。在海战中潜水艇
大显神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德国的潜水艇就击沉了英美大西洋舰队的782
艘运输船,使对方的运输线遭到巨大的破坏。
此刻,潜水艇除用于作战外,主要用于开发海洋资源和科学考察。它的作用
也由破坏、捣乱变为造福于人类。
发明创造的事例(6):
发明飞机的故事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
片。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山
坡上顿时响起阵阵笑声。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
过。大一点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画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
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己爬犁
拉了过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
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莱特兄弟十分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
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貌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样也
会飞!维尔伯有点怀疑。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
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
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能够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
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留意灵里,就萌发了将来必须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
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向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
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
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用。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灵机一动,能不能用
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大运载
潜力是90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机。但当时最
轻的发动机是190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之后,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明白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忙莱特兄弟。过了
一段时间,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发动机。
弟兄俩十分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
次的试验,他们最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但是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
由发动机来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03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飞行再次来到吉蒂霍克海边试
飞。虽然这次试飞失败了,但他们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过后不久,他们又连续
试飞多次,不是因为螺旋桨的故障,就是发动机出了毛病,或是驾驶技术的问题。
莱特兄弟毫不气馁,仍然坚持试飞。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家,受
美国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获得
了很多经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作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定,
于1903年12月14日,又来到吉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
这天下午,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必须的斜
度,好让飞机方便地滑行。之后,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面。
最后是由谁先飞的问题,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维尔伯
先飞。维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鸣的
声音,螺旋桨也慢慢地转了起来。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
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中。
飞起来啦!奥维尔兴奋地叫道。话音未落,飞机突然减慢速度,很快掉落在
地上。整个飞行时间不到4分钟。奥维尔赶忙跑上前去。威伯尔已从堕落的飞机
里跳了出来,兄弟俩赶紧观察飞机,飞机也未受损。
是什么问题呢?兄弟俩左思右想,逐一检查。发动机没毛病,螺旋桨转动很
好,技术操作也完全正确。哥哥,我明白原因了!奥维尔满面笑容地说道:咱们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被兄弟俩邀来
观看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
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维尔伯,在飞机
后面追赶着。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维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
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维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到达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
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到达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社,
可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善他们的飞
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
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
们。人家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
向天空,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情绪,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
少人的梦想最后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当它
着陆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
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
的运输工具。
发明创造的事例(7):
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
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
了。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好几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
百姓和国家带来很多的伤害。
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张
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
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酒坛,四围铸着八条龙,龙头伸向八个
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哪
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
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们那边发生地震啦。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
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但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
说附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于是,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
的玩意儿。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
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的信服了。
张衡虽然之后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是,他的这些科学发明和实验在我国科
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发明创造的事例(8):
雨衣
方面完全相仿。从蝙蝠口中发出一种频率极高的声波,超过人类听觉范围以外,
二位科学家藉着一种特制的电力设备,在蝙蝠飞行时,将它所发的高频率声波记
录出来。这种声波碰到墙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碍物的距离远近,
而向适宜方向飞去。蝙蝠传输声波也像雷达一样,都是相距极短的时间而且极有
规则,并且每只蝙蝠,有其固有的频率,这样蝙蝠可分清自己的声音,不至发生
扰乱。因这缘故,蝙蝠飞行之时,常是张口,假
如你将它口紧闭,它便失去指挥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墙上,
无法飞行。这个搞笑的实验,道破了它的秘密。
发明创造的事例(10):
避雷针的发明
历史上关于避雷针的发明,有一段广为人知的故事。1752年,46岁的美国科
学家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风筝,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用麻线把风筝放
上天空,麻线下端系了一把金属钥匙,当雨水把麻线浇湿以后就变成了导电体。
这时,他把手靠近钥匙,突然看到电火花在钥匙和手指之间跳过,同时,手指感
到一阵刺痛。这个实验证明了天空中打雷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由
此,使富兰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装一根金属导线,导线下端接地,
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危险。这就导致了避雷针的发
明。由于避雷针的发明,人类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几分安全。关于避雷针的发明,
似乎是一个偶然事件。一个巧合提醒了一位伟人突发奇想,导致了发明和创造。
发明创造的事例(11):
电灯的发明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这
最后决定用炭丝来做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
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
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
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
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
透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
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
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
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
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
发明创造的事例(12):
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前苏联的科学家,他小时候是善于异想天开的孩子。
8岁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母亲送给他一个大氢气球,氢气球能在空中自由
飘动,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常常聚精会神地仰望天空思索:能否乘坐气球
去航行?
10岁那时,齐奥尔科夫斯基患了猩红热引起并发症,完全失去了听觉。但是,
齐奥尔科夫斯基没有失去信心。他白天到图书馆刻苦自学,一到晚上,他就尽情
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出种种理想客体,来实现飞行的愿望。
齐奥尔科夫斯基想:是否能够制造一个永远悬在天空中的金属气球呢?能否
发明一种航行飞行器呢?能否利用地球旋转的能量呢?
当时有很多人把他贬为无用的空想家和狂妄的设计师。但是,这一切都没有
阻挡他探索攀登的步伐。
有志者,事竟成。1883年,他阐明了宇宙飞船的设计方案。1903年,他发现
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火箭运动公式。他首次提出液体燃料火箭的思想,
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构造示意图。1929年,他首次提出了多
节火箭的设想。他还提出了建立星际太空站的大胆设想。此刻,这些设想都已经
成为现实。
锯的发明
有一次,鲁班奉命建造一座宫殿,工程规模浩大,工期却要求很短,而且干
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停下来,赶去采木料。鲁班也亲自起
早贪黑地带领徒弟们一边上山砍木头,一边加紧施工,生怕耽误了工期。鲁班在
用斧子砍树时,觉得又费力,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钝了,还要去磨,能
不能造出一种工具来代替斧子呢?这个想法一向萦绕在鲁班的心头。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两边的杂草,吃力地向前
行进。当他松开手时,一片茅草叶从他的手指间轻轻滑过,带来一阵剧痛,他仔
细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条口子,鲜血正从伤口中渗出。
一片又轻又软的小草叶,竟能把手指划破!鲁班留意地摘下那片茅草叶,仔
细地观看,发此刻叶子的边缘有一排又细又尖的细齿。他试着用叶子在斧柄上拉
过,叶子软软地歪到一边了,可还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条印迹,这给了鲁班以启
发明创造的事例(15):
苹果与万有引力
依撒克牛顿(1642-1727)英国科学家。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
学的基本体系,在光学、热学、天文学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在数学方面又是
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
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
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先,
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
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必须是地球有某种引力,
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必
须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
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
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
牛顿,1642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国。他爸爸是个自耕农,在他出世前两个
月就死去了。他两岁起就跟着年迈的祖母过着贫困孤苦的生活。
牛顿在12岁的时候进入格兰镇小学读书。他从小就十分热爱科学,经常制造
一些灵巧的小机械。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水钟,是仿照沙漏的作法制成的。
用一个小水池,使池中的水缓缓流出,水面逐渐降低,水面上的浮标就跟着逐渐
下降,于是带动指针转动,指示时刻。
放风筝,是孩子们都喜爱的游戏。聪明的小牛顿更玩出了新花样:一天晚上,
他把一只纸灯笼系在了风筝上放到天空。许多看见了空中风筝的人,都叫起来:
彗星!当人们明白天空中闪亮的是风筝上的灯笼,才恍然大悟了。
牛顿是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在学校里,当他受到大同学的侮辱时,他总是拼
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法国17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要远一点儿,
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在英国乌尔索普牛顿老家的花园里的那棵苹果树,一向被精心地保护着。1820
年,这棵树死后,被分成好几段,分别在英国皇家学会等处保存了起来。这棵与
科学结缘的苹果树,不仅仅留有牛顿严谨学风的印记,更流传着牛顿谦逊的美德。
发明创造的事例(16):
透过鱼的身体发明了水下动力学
人类的发明来自动物的灵感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科学家
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
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研人员透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
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美国空军透过
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
蟆夯。
发明创造的事例(17):
透过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1907年,世界上第一架像晴蜒一样的直升机由法国工程师伯雷格和黎歇才研
制成功。这架飞机没有机翼,第一个机臂头上有两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四叶
螺旋桨。在试飞时发现飞机振动厉害,安全性能差。直到1932年以后,前苏联工
程师布拉图欣才设计制造出了一架名为欧米加号的高性能直升机。从此,直升机
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飞行工具。
发明创造的事例(18):
冰箱
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机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
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铅字时,他发现乙醚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
冷却作用。乙醚是一种沸点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
研究研制出了使用乙醚和压力
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
用。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
于1923年发明的。之后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于1925年生产出第一
批家用冰箱。1.根据海豚的定位系统发明了声纳~2.根据鸟巢的结构建造的北京
2008奥运会主场管(名字就叫鸟巢)3.根据变色龙遇到危险变色逃生的启示人们
发明创造的事例(19):
拉链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贾德森为了解除每一
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能够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
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就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个依次扣紧。
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
利。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
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十大发明之一。
发明创造的事例(20):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
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期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人人都需
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一天,吉列刮胡子,佩因特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
种构想。他设计出一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造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
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
并申请了专利。早在
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
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镜子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14世纪初,威尼斯
人用锡箔和水
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
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发明创造的事例(21):
留声机诞生
1877年12月的一个夜里,梦罗园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微微颤抖著,不是因为
寒冷,而是因为他们听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录音:「玛琍有只小绵羊,毛
色白皙像雪样,不论玛琍到哪里,小羊总在她身旁这项伟大的发明,不用小罐子
老师多作介绍,大家都能够了解,它的应用面有多广。法国政府,还因此授与爱
迪生爵士的头衔呢!之后,爱迪生又多次改良留声机,直到将滚筒式改成胶木唱盘
式为止,这中间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历经几十年的不断改善喔!
发明创造的事例(22):
复印机
起初,爱迪生发明的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于食品,糖果的包装材料上,之
后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构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
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发生了,白纸上出现清楚的
字迹。之后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976年,爱迪生开始量产他发明的复印机,
本文发布于:2023-10-29 19:5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803612003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发明创造的事例22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发明创造的事例22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