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2015七年级地理kaodian

更新时间:2023-10-29 11:50:36 阅读: 评论:0

笠怎么读音-查公司营业执照

2015七年级地理kaodian
2023年10月29日发(作者:无所畏惧英文)

2015七年级地理考点

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631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 纬线: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经线:连接面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经线,也叫子午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3.纬线特点:①形状都是圆形,②长度不等,③方向:指示东西。

经线特点:形状都是半圆形,①长度相等,②方向:指示南北

4.特殊纬线:0纬线是赤道。90纬线是南北极点;23.5纬线是回归线;66.5纬线是极圈;0

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把地

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小小在东,大大在西”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6.经纬网的用途: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7.地球自转:①地绕着地轴旋转;②方向是自西向东;③一周时间为24小时;④产生现象

是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8.地球公转:①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②方向是自西向东;③周期是一年365

天);④产生现象是四季变化(五带划分,太阳正午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9、地球公转轨道(四季变化)顺序:①春分3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②夏至6

22前后,太阳直射北回线;③秋分9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④冬至1222日前

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0五带划分: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南温带、南寒带。热带与温带分界线是回归线、温带 与寒带分界线是极圈。

1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三种)方法:①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②用指向标

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③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13.比例尺表示方法有三种:①线段式;②数字式;③文字式、在图上所画工区范围越小,

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范围越大,要表示的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小。

14.1)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等高线: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4)把海洋中深度

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5作用:从等高线或者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

高低起伏,海底坡度的大小。

15.1)识别等高线地形图: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等高线

一般不能交叉。2)等高线地形图名称: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陡崖(等

高线重叠在一起)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地低地)山脊(等高线向中低处凸出)山谷(等

线向高处凸出)。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

16.海陆分布比例:海洋71%,陆地占29%。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17.海陆分布特点:地球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

18.1)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太大印北”(3)跨经度最大的大

洲和大洋是南极洲、北洋洲、A、全部在北半球的:欧洲、北美洲。B、全部在南半球的洲:

南极洲。C、跨寒、温、热三带的洲:亚洲、北美洲。

平均海拔最高大洲是南极洲,最低的是欧洲。

19.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

其海岭。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3)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5)欧洲与非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20.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

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

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

拉雅山火山地震。

21.A、天气的两个特点: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②同一时刻,不

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B、识别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

云区,云层厚的地方是阴雨区。

21.(一)地球上气温分布①低纬度(赤道附近)气温高,高纬度(两极附近)气温低。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每

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④从赤道向两级,气温逐渐降低。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②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

气温最高出现在8月,最低出现2月。

22.降水的影响和降水的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四多四少”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4)迎风坡降水多,背

风坡降水少。

2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的分布:①亚欧大陆东岸:亚

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②大陆内部:温

带大陆性气候。③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气候。赤

道附近具有“全所高温多雨”的特点,叫热带雨林气候。

24.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非洲。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过亿的国家有11个,亚洲有6个。

25.①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②世界上主要语言(是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

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

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6.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维吾尔族、回族)。佛教(藏族,蒙古信仰喇嘛教)。基

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最多的宗教。

27.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从大到小):俄罗斯、加拿大、

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是中国、第二位的是印度。

28.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

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

日本。150多个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29.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成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

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30.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跨寒、温、热三带的大

洲。2)亚洲地势特点: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②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③

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3)河流特点: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长江、叶尼塞河、印

度河。4)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气候分布广。

31.亚洲之最: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高原青

藏高原,亚洲最大平原是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上最大湖泊是咸水湖里海,世界上最大淡水湖

是贝加尔湖,世界上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上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群岛马来群

岛。

中国地理八年级上册中考考点归纳

3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①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②纬度位置:领

土南北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③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部

濒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3.我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最北漠河以

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曾母暗沙,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线,最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34.看图填写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 北:蒙古、俄罗斯;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正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

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6个: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印度尼

西亚、文莱。

35.我国濒临海洋: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最大的内海是渤海,第二大内

海一琼州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湖北邻省:北(河南)、西北(陕西),西(重庆),南(湖南),东南(江西),东(安徽)

36.我国行政区划分:①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②县、自治县、市;③乡、民

族乡、镇、共分为三级。

37.我国省级行政区单位共有34个省: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

政区。主要省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河北(冀)石家庄;河南(豫)郑州;山东(鲁)

济南;山西(晋)太原;湖北(鄂)武汉;湖南(湘)长沙;江西(赣)南昌;安徽(皖)

合肥;上海(沪);福建(闽)神州;广东(粤)广州;广西(桂)南宁;海南(琼)海口;

重庆市(渝);四川(川或蜀)成都;贵州(贵或黔)贵阳;云南(云或滇)昆明;陕西(陕

或秦)西安;甘肃(甘或陇)兰州。

38.之最: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内蒙古自

治区,跨纬度最广:海南省,人口最多:河南省,少数民族最多:云南省,邻省最多:内蒙

古自治区和河南省,面积最大直辖市:重庆市,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辽宁省和山东省,既

临海又临陆的省:辽宁和广西,跨四个温度带和四个干湿地区是甘肃。

39.我国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40.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多西少。人口地理分界线:从黑河—腾冲

一线。

4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55个少数民族中最多的是

壮族。各少数发族的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演奏马头琴,傣族泼水节,孔雀舞朝

鲜族长鼓舞、跳板,彝族火把节,苗族芦笙节,藏族晒佛节、集体舞,哈萨克族弹奏冬不拉,

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42.民族地域分布: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不数民族公布在东北、西南。

民族地域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3.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4.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1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西起昆仑经祁连山东南到横断山;2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由东北到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5.主要山脉走向与分布:东西走向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秦岭③南岭。东北-西南走向

①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长白山-武夷山③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西

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山脉(大致东西走向):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与

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46.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7.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黄

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48.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

高原等地区外,普遍高温。

49.温度带的划分:根据活动积温,我国自北向南划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50.A、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根据气候的干温程度可分为:

湿润地区、半温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51.1)气候的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2)气候类型(从北往南)(温

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3)季

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除青藏高原外,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

52.1)内流河的分布:西北内陆: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2)外流河的分布:东南部

外流区内;最大的外流河:长江(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等)

53.长江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B、入海口:在上海注入东海,C、上中下游分界:湖

北宜昌、江西湖口,D、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54.长江主要支流:(长江北岸从上游到下游)四川雅砻江、重庆嘉陵江、湖北汉江(最大)

(长江南从上游到下游):重庆乌江、湖南湘江、江西赣江。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长

江三峡。湖北宜昌洲坝。首要目标:防洪。美称:水能宝库,黄金水道,问题:洪涝。

55.A、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山,B、入海口从山东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内蒙古

河口,中游分界:河南桃花裕,C、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

平原。

56.1“地上河”的成因:黄河流经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变慢,

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灰飞烟灭“地上河”2)黄河治理(对黄河进行综合

治理):在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3

黄河上最大水电站:龙羊峡位于青海省。小浪底(河南省)

57.1)自然资源类型: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能够循环利用的土

地、生物和气候等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铁、石油)2)自然资源的总特

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8.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2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特点:

我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所占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

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resume是什么意思-主的反义词

2015七年级地理kaodian

本文发布于:2023-10-29 11:5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514362001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5七年级地理kaodian.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5七年级地理kaodian.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七年级地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