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结构图以及知识点考点复习大纲

更新时间:2023-10-29 11:16:04 阅读: 评论:0

四季悦温泉-作文选择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结构图以及知识点考点复习大纲
2023年10月29日发(作者:仔细的反义词)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

【课标要求】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

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二、认识过程 2、浑天说:天之盖地,犹壳之裹黄。

3、麦哲伦的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4、现在从太空看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

1、赤道半径:6378千米

2、极半径:6357千米

三、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3

4、赤道长:4万千米

5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1

第二节 经纬网

1、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2、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一、四个基本概念: 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

极(N,反之为南极(S

4、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

1)形状: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2、特点 (2)特点: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3)方向:示东西方向。

二纬线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以南

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

极分别为90°S90°N

低纬度:0°~30°

4、高纬度的划分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

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1)形状 :半圆(2)长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 英国 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

址)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

代号E,以西的180°为西经,代号“W

三.经线 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

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

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

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

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

经,但是西半球。)

、经纬网:1、定义:纬线交织成的网

2、意义: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看成特殊的经线与纬线交织成的点。

2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一、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二、昼夜更替的条件: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1)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

三、特点:(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四、地方时: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

1、划分: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360°÷24=15°)。0°经线所在的

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分为东十二区;向西分为西十二区.

五:时区 2、计算:东加西减

3、日界线:以经度180°为界,东12区比西12区日期要早一天。凡从

西向东越过该线,日期减一天;相反,从东向西越过该线,日

期加一天。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

一、定义: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

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

1、阳光直射赤道:春分321、秋分923,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

线(夏至622)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3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

线(冬至1222)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10°~23.5°S23.5°N)为热带;

三、温度带

2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

的形成与分

(3)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1)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

光热最多;

2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3)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3

第二章 地图

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

2、学会在任何地图上判别方向,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4、学会在地形图上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5、学会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事物的能力。

第一节

地图

1 定义: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

2 类型:1)线段比例尺:

50km

(2)数字比例尺:15000000

一、比例尺

3)文字比例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3

1)大比例尺:分数值大,分母小,表示范围小,内容详大小:

2)小比例尺:分数值小,分母大,表示范围大,内容略

1 传统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N

方向

2 用指向标指示(注意: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

、图例和注记(见课本)

一、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一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

第二节 地形图

1、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宽阔平坦。

2、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和缓。

二、地形

3、高原: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和缓。

4、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斗,沟谷较深。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图 2 等高线地图:由等高线构成的地图。

1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3 图例:1山顶2陡崖3鞍部4山谷5

6)陡坡与缓坡 (具体图例见课本)

第三节 地图的应用(略)

4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课标要求】

1、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知道并能指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知道六大板块及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成因。

4、能简略分析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原因。

【知识网络】

第一节 海陆的分布

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

3、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二、七大洲 1、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1、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地理位置:(见地图)

(2) 、亚非:苏伊士运河

3、分界线 3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4、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5、非欧: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一、分布不均

2、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1、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三、四大洋

2、地理位置:(见地图)

1、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2、洋:海洋的中间部分。

四、地理名词

3、海峡:间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3、岛屿:海洋中的小块陆地。

4、半岛:陆地向海洋的突出部分。

5

第二节 海陆的面貌

1、陆地地形: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一、陆地

1、亚洲:中间高,四周地,高原、山地面积广,平

均海拔高度仅次于南极洲。

2、非洲: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

低于南极洲和亚洲。

3)、北美洲: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山脉。

4、南美洲:西部山脉,山脉以东平原与高原相间。

5、南极洲: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

6、欧洲: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

7、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2、七大洲

点:

二、海底地貌

二、大陆漂移说与

1)六大板块(见课本43页)

1 大陆架:大陆向海底的自然延伸。

2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

3 海沟:海低的沟谷。

4 海岭:海低的山岭。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1 内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一、变迁的原因 2 外力: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风雨、流水、海浪、海平面上升。

3 人类活动:拦海造田等。

1大陆漂移说

1、提出:德国 魏格纳

2、观点: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整

块,以后逐渐解体、分裂。

2板块构造说

①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2) 、运动

a 张裂处:裂谷、海洋

b 挤压处:山脉、岛弧、

海沟

三、火山和地震带: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沿岸,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②交界处:

6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课标要求】

1.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3.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区。

4. 能阅读气温及降水分布图,并能说出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5.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 能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及世界年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世界

年降水分布的差异。

【知识网络】

、多变的天气

1. 天气是大气阴晴、风雨、冷热的短期反应。

2. 天气的特点:

⑴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 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 变化的,相对天气而言,

气候变化一般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 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及军事等都产生影响。

4. 常用天气符号:

5. 在卫星云图上判读: 表是陆地, 表示海洋, 表示云雨区。云的

颜色越白,表示云层

6.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⑴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 的数量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

⑵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 ,对人体健康

⑶空气质量的高低受自然环境和 的影响。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 气温的测定

⑴测量工具是 ,测量时要把它放在 里测量,一般在距离地面

处。

⑵单位是 ,读作

⑶对气温的观测一般一天要进行4 次,通常在北京时间8时、 时、 时、2 时。

⑷气温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或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叫

⑵年变化:

陆地月最高气温 陆地月最低气温 海洋月最高气温 海洋月最低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

⑶气温年较差:一年内 之差。

3.气温的分布:

⑴表示方法:通常用 图表示。

7

⑵等温线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的为 中心,反之为 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稀的地方,气温差别

4.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纬度差异: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

高。

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概念: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 雪、 等的总称,其中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2.测量工具是 ,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

3.降水的季节变化

⑴表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 表示。

⑵类型:全年多雨,

3.降水的分布

⑴表示:世界割地的降水通常用 图来表示。

⑵影响因素: ,海陆因素,

⑶降水的分布特点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的气候

1.概念:一个地方 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影响:

a)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海陆位置影响:

a)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

8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因素, 因素, 因素。

第一节 天气

一、天气与气1 天气:一地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性。

候的概念 2 气候:一地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1 卫星云图:绿色为陆地,蓝色为海洋,白色为云层白色深的地方,

二、天气: 云层厚,为阴雨区。

2 天气符号:见48页。

3 风级符号:见48页。

1 优:空气质量指数:050,对健康无影响。

三、空气质量: 2 良:空气质量指数:51100,对健康无影响。

3 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01200,对少数过敏体质有影响。

4 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201300,对过敏体质有影响。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 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一、气温的变化:

3 气温变化曲线:见课本5152页图。

4 特点:热带气温变化小,温带、寒带气温变化大。

1定义:将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同一条线上的点的气温相等。

1、等温线

、稀疏的地方温差小,密集的地方温

差大。

2、特点:

、等温线闭合,中心温度低,表示这

里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闭合,中心温度高,表示这

二、气温的分布

里是高温中心。

⑴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最低气温出

现在日出前后。

⑵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最高气温出现7月,最低

气温1月;南半球大陆,最高气温出现1月,最

2分布:

低气温7.

⑶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即由低纬度向

高纬度,气温逐渐递减)

⑷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9

第三节 降水量的变化与分布

1 形式: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

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一、变化: 2 时间不同降水不同。

3 地点不同降水不同。

4 降水量柱状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降水量)

1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二、

分布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4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

卡马沙漠。

5、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节 气候的类型

一、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不同。

1)热带雨林: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非洲中部、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墨

1、热带: 西哥,巴西高原。

3)热带季风:印度、东南亚。

4)热带沙漠: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⑴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大陆

东岸。

⑵地中海气候: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高温时期少

2温带: 雨,低温时期多雨。

二、类型: ⑶温带季风气候:中纬度,大陆东岸。

⑷温带海洋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

⑸温带大陆气候:温带大陆内部。

⑹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纬度较高,在极圈附近。

3寒带:

、冰原气候:两极

、苔原气候:极圈内只长苔藓的地方。

4、高原山地气候:

⑴、青藏高原

⑵、安第斯山脉

第五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1 原因:纬度不同,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也不同。

一、纬度因素: 2 赤道附近(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多,则气温高,

降水量大;越往两极(纬度越高)获得太阳的热量越少,

则气温越低,降水量越小。

二、海陆因素:

1 夏季,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冬季,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2 沿海地区降水量大,内陆地区降水量小。

三、地形因素:

1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六节 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因纽特人:雪橇、雪屋

1生活:

2、傣族:高脚屋

3、沙漠:骆驼

一、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4) 、水乡:以水代步

2生产:

、水稻:湿热环境

、小麦:温凉干爽环境

1良性:

、植树造林

二、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人工降雨

、臭氧空洞

2不良: 、温室效应

、酸雨

第五章 世界人口

第一节 人口的增长

3 人口分布稀疏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

3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膨胀,交通、就业、环境压力大。

一、人口的增长2 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速度(目前每年净3 影响因素:⑴生活水平⑵医疗条件⑶文化素质

8000万人口) 4 增长较快的地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

1 人口的增长速度由人口增长率决定。

5 增长较慢的地区:欧、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

1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即:每平方千米所居

住的人口数)

二、人口的分布

2 人口分布密集区:欧洲、亚洲东部、南部、大洋洲

东部、美洲东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

1 控制人口的必要性: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

环境相协调.

三、人口问题

2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劳动力短缺,

老年人口增多。

第二节 人种、语言与宗教

1 白色种人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东部南

部、美洲 东部。

一、人种: 2 黄色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也属黄色人种。

3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1 英语:使用范围最广。

2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

3 俄语

4 法语

5 西班牙语

二、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

1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西亚,经典为《圣经》,信徒最多、

流传最广,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活动场所在教堂。

三、宗教: 2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经典为《古兰经》

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活动场所在清真寺。

3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活动场所在寺庙。

12

第三节 民居 聚落

1 定义:人类居住并从事生产生活的场所。

一、聚落:

2 类型:1、农村:农业 2、城市:工商业、服务业

1 平原:分布密集,呈团状,规模大。

2 山区:分布在河谷,呈条状,规模小。

二、聚落与环境:

3 沙漠:分布在绿洲,呈点状,规模小。

4 城市:分布在河流交汇处,铁路沿线。

1 学术价值

三、保护聚

落的原因:

2 旅游资源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第一节 国家与地区

1 从面积上看:俄罗斯最大,加拿大第二,中国第三,美国第四,

澳大利亚第五,巴西第六,梵蒂冈最小,摩纳哥倒数第二。

2 从人口看:中国最多,印度第二。

3 从社会制度看:⑴社会主义(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

一、国家与地区:

⑵资本主义

4 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

5 国界线:以经纬线、河流、湖泊、海洋、山脉等划分。

6 地区:未取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目前还有30多个。

1 发达国家有20多个,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也算。

二、发达国家:

1 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分布在亚、非、拉(拉丁美洲:

美国以南的美洲) 三、发展中

2 经济不发达,贫穷落后,国民无受教育机会,医疗卫生差,国家:

以传统农业为主,技术落后。

第二节 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

一、人类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 人口与贫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多,贫困加剧。

二、人类面临的问题: 2 资源与环境: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恶化。

3 不平等贸易: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含量高,掌握着高

科技,价格高,有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1 南北对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

三、国际合作

四、国际组织:

1 联合国:总部纽约,宗旨:维护人类和平,逐进社会发展。

2 北约: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军事组织,为美国霸权主

义服务,到处欺负弱小。

13

行书作品-平舌音有哪些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结构图以及知识点考点复习大纲

本文发布于:2023-10-29 11:16: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493642001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结构图以及知识点考点复习大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结构图以及知识点考点复习大纲.pdf

标签:七年级地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