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笔记(超全)

更新时间:2023-10-29 10:28:30 阅读: 评论:0

行动的励志句子-蚂蚁和西瓜绘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笔记(超全)
2023年10月29日发(作者:老人与海好句摘抄)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同时跨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东经26°—西

169°)

2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带(北纬81°—南纬11°)

3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西

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与欧洲为界,

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二、 亚洲面积—世界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

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

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

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

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

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

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巧学妙记:

亚洲:东西长、纬度广、世界最大洲;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

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地理分区:

1 习惯上分为六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

2 各地区和国家如下: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

汶、菲律宾。

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叙利亚、黎

巴嫩、也门、阿曼、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

地)

北亚:俄罗斯的一部分。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亚洲之最: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 首都北京

第二大国家:印度 首都新德里

第三大国家:沙特阿拉伯 首都利雅得

四、亚洲地形地势

(一)、总特征: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起伏大,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发源于中部的

山地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二)、主要河流:

1、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2、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长江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3、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太平洋,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4、恒河:位于亚洲南部,自西向东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湾)

5、印度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经巴勒斯坦,注入印度洋。(阿拉伯海)

6、黑龙江:位于亚洲北部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又叫阿穆尔河。

(三)主要的高原、山地:

1、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亚洲北部

2、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

称。

3、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部。

4、伊朗高原:位于伊朗境内。

5、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半岛。

6、蒙古高原:位于蒙古境内。

7、东西伯利亚山地:位于俄罗斯境内。

(四)、主要山脉

1、阿尔泰山脉

2、昆仑山脉

3、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主要平原

1、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鄂毕河流域。

2、东北平原:位于黑龙江流域。

3、华北平原:位于黄河流域。

4、恒河平原:位于恒河流域。

5、印度河平原:位于印度河流域。

五、亚洲气候

(一)、总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气候类型及分布

1、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及菲律宾群岛北部、台湾岛南

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的南部。

3、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北部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

4、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分布最广。

5、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南部。

6、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7、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和菲律宾群岛南部。

8、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9、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三)、气候成因

1、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受纬度因素影响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寒带气候。

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季风气候。

受地形因素影响的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地中海式气候。

2、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冬季陆地冷却快,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干

冷的偏北风(冬季风),在它的影响下,东亚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夏季反之,风从海洋吹

向陆地,形成偏南风(夏季风),在它的影响下,东亚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

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夏季风,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六、小结世界之最和亚洲之最

世界之最:

1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边缘,海拔超7000米的高峰50

座。

2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海拔

8843.43米。

3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4 最大的咸水湖、面积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内陆湖泊:里海(37万平方千米)

5 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深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有

“西伯利亚的蓝眼睛”之称。

6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7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约万平方千米。

8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

9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

10 最长的河:尼罗河,位于非洲。

11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12 最大的岛:格陵兰岛

13 陆地最低点:死海,低于海平面415米。

14 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15 人口中的的国家:中国

16 最大的季风气候区:亚洲

17 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既跨两大洲,又跨两半球)

18 纬度最高的国家俄罗斯

19 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20 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21 跨经度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22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亚洲之最

1 最大的国家:中国

2 最长、流量最大的河:长江

3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湄公河,有“东方的多瑙河”之称。

4 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260万平方千米。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亚洲的人口问题

1 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大洲,2007年,世界总人口约66亿,其中亚洲约40亿,占

世界总人口的61.

2 六大洲按人口多少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3 六大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2.2%)>南美洲(1.4%)>亚洲(1.3%)

>大洋洲(1.2%>北美洲(1.0%)>欧洲(-0.1

4 亚洲人口的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分别是: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

5 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

坦、日本、俄罗斯、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巴西,其中6个国家在亚洲。

6 人口的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1 恶性循环

人口增长→要求增产粮食→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粮食产

土地得不到休整 →土壤肥力下降 →量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恶性循环

2 良性循环

控制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量减少→退耕→环境得

实现科技兴农→粮食单产量提高 →环林→到改善

↑________↑

良性循环

7 解决亚洲人口问题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数量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的供应相协调。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1 亚洲的民族特点:多样(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2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1、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夏文化(中国)

2、印度河-恒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文化(巴基斯坦、印度)

3、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

文化(沙特阿拉伯)

这三个地区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的原因:都有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

土地。

3 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文化 自然条件与当地习俗

日本为预防地震的抗震建筑 多地震

也门多梯田 山坡地区

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居住高脚屋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 气候湿热,河网密布

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穿皮毛服装 气候严寒

沙特阿拉伯人居住帐篷,穿宽大的袍子 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藏族人喜欢穿藏袍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三、经济发展的差异

1 总述: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即

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2 产生差异的原因:

1、自然因素:各国地理位置不同,自然资源不同

2、历史因素:有些国家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薄弱

3、社会原因:各国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模式不同

3、三大产业构成的差异

1、三大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流通和服务业

2、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一般说来,

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一、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 经纬度位置:领土狭长,且与经线斜交,跨经纬度广,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3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菲律宾隔海

相望,是东亚国家之一。

二、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三、主要城市:沿海分布,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四、自然环境

(一)、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分布在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

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被日本人民称为“圣岳”

(二)、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尤以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为最好。

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神户和横滨市两个最重

要的对外贸易港。

(三)、多火山、地震:地处亚欧版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属太平洋火

山、地带,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被称为“地震国”“世界火

山博物馆”

(四)、气候

1、气候类型:属温带季风气候(北海道岛、本州岛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州岛

南部、四国岛、九州岛)首都东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具有海洋性

特征。

3、气候成因:由于是岛国,冬夏季风都来自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海洋

比陆地气温高,气候温和;夏季海洋比陆地气温低,天气凉爽,四季降水丰沛。

(五)、资源:森林、水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但多硫磺矿。

五、日本的经济

(一)、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也是亚洲唯一的

发达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局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居世界前

列;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二)、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1、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利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效率;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不利条件: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燃料需从国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

品大部分靠出口。

(三)、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型经济,即进口(原料)→加工→出口(产品)

即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利用本国发达的科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

加工,再销往世界各地,其产品质优价廉,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对外贸易对象:美国、东亚、东南亚和西欧地区。

(五)、经济发展趋势: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

1、对本国的好处:

1、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2、利用发达国家的广阔市场,并可以及时对市场做出反应;

3、减少运输成本;

4、保护本国资源,减缓资源消耗;

5、将工业污染转向国外,缓解本国的环境污染。

2、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1把日本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国外,会使其他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

下降;

2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为保护本国资源,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

其他国家的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六)、日本的工业分布

1、工业分布特点: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2、原因:日本工业原料、燃料需要从国外进口,且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靠国际市场,

沿海布局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主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工业区和北九州工

业区。

4、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神户、北九州等。

5、主要产业:加工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

6、主要工业部门: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

(七)、日本经济模式的有利和不利方面

1、有利: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

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不利: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一旦发生世界经济危机,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

重的打击。

六、日本的文化

1、文化特征:东西兼容,既有民族传统的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2、通用语言:日语

3、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4、人种:黄色人种

5、民居建筑:传统与现代并存,既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又有传统的民居,为了减轻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传统民居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材料建筑。

6、传统服装:和服

7、人口分布:地狭人稠,在2000年达到1.27亿。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

1 纬度位置:10°S-25°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2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绝大部分为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明

显。

3 交通位置:处在南北两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之

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又叫“海上生命线”

是从欧洲、非洲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二、范围: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11个国家。马

来群岛介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三、东南亚的国家

中南半岛:临海国――――越南(河内)、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缅甸(仰

光)、马来西亚(吉隆坡)

内陆国――― -老挝(万象)

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市)东帝汶(帝力)菲律宾(马

尼拉)、新加坡(新加坡)

其中,缅甸与我国相邻;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又被称为

“千岛之国”“火山国’;文莱是东南亚人口最少的国家(30多万);东

帝汶是东南亚最年轻的国家(2002520日从印尼独立);新加坡是东

南亚面积最小的国家(600多平方千米),但人口众多。

四、气候

1 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 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和菲律宾群岛中北部。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南部。

3 特点: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5-10月份雨季;11-次年4

旱季)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4 两种气候异同

同:都是终年高温

异:降水方面差别大你,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雨林气候的降水全

年分布比较均匀,雨林气候的降水是对流雨。

五、农业生产

1 主要农作物:水稻、橡胶、棕油、椰子、蕉麻、天然橡胶

2 分布:

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橡胶生产国:泰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棕油生产国:马来西亚(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蕉麻、椰子:菲律宾(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椰

子生产国)

六、地形、地势特征: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脉南北延伸,地势北高南低。

马来半岛:山地崎岖,河流短促,多火山,平原少。

七、河流

1 特点:河流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河谷

展宽,水流缓慢。

2 主要河流:

红河:流经中国、老挝、越南、注入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叫元江)

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太平洋(在中国境内

叫澜沧江)

湄南河:流经泰国,注入太平洋

萨尔温江:流经中国、缅甸、泰国、,注入印度洋(在中国境内叫怒江)

伊洛瓦底江:流经中国、缅甸,注入印度洋(在中国境内叫独龙江)

八、城市

1 分布特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这里人口稠密,城

市众多。

2 形成原因:这些地区地势地平,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河流是这些城市建立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其中,湄公河三角洲平原是东南亚

最大的平原,农业发达,是重要的农业区。

九、文化

1 主要人种:黄色人种

2 分布: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华侨人数多、分

布广。其中,新加坡华人占总人数的77﹪,马来西亚占25﹪,他们的祖先大

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因生活所迫,下南洋谋生,从事工农业、商业等

生产活动。

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华侨:仍保留中国国籍的叫华侨。

3 华人、华侨的重要作用:华人、华侨为所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4 丰富的旅游资源:东南亚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

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缅甸仰光:大金字塔,(全球最大的佛教建筑)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柬埔寨:吴哥窟(佛教建筑、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泰国曼谷:水上市场

越南:下龙湾

新加坡:花园城市、狮城

5 区域性组织:东盟,成员国10个,总部雅加达

6 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东南亚都有广泛传播,其中,泰国是世界上

唯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菲律宾

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十、矿产:锡、石油

第二节 印度――――东南亚最大的国家

一、位置

1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 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10°N-30°N70°E-95°E之间

3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4 板块位置: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二、邻国

国土相邻: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本属印度,1947年英

国殖民者非法炮制“蒙巴顿方案“,按宗教信仰将印度分成了两个国家。其中,克什

米尔地区一直为两国争执的焦点。1949年,印巴停火,克什米尔两侧分属印度、巴基

斯坦)

隔海相望: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三、民族与宗教

1、民族:多民族国家,有印度斯坦族、泰米尔族、锡克族等。

2、宗教:印度教

3、语言:印地语为国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四、人口与人种

1、人口:总人数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2、人种:白种人

3、分布:中部平原是印度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4、人口与资源环境:印度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七位,耕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国民生

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第三位。但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

大的压力,人口问题已成为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印度政府已采取了控制人口的

政策并且奖励计划生育。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危害: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

来巨大的压力,使人均资源占有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大大降低;城市人口数量的

增加,会造成空气污染、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等问题,是城市环境不断恶化;失业问

题严重。

2、印度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并提供就业、教育、

住房、医疗照顾以及退休金。

五、自然特征(三、二、一)

1、三大地形区:

北部: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

中部:广阔的冲击平原—恒河平原

南部: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两大河流: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其中布拉马普特拉河在

我国境内又叫雅鲁藏布江。其中,恒河被印度人民称为“母亲河”“圣河”,它发源

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

中国青藏高原,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3、一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每年6-9月,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形

成雨季;10---次年5月,东北风从陆地吹来,降水很少,形成旱季。印度水旱灾

害频繁,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如果西南季风来得晚,风力弱,退得早,就

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所以,印度人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六、印度的农业生产

1、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耕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

2、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3、分布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4、原因:与降水量有关水稻喜高温多雨的条件,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沿海平原,因为这里

降水充沛;小麦喜光照,生长期降水适当即可,过多反而不利于它的生长,所以主要分布在

降水量适宜,且光照充足的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

5“绿色革命“与粮食生产

人口众多 →粮食→改进粮食生产技术→粮食

水旱灾频繁 产量

生产技术落后→短缺→培育高产新品种 →翻了几翻

↑____________↑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5 主要经济作物

6 棉花:因耐旱能力强,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喜高温潮湿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

茶:分布在东北部低山丘陵,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

七、发展中的工业

1、传统工业:纺织工业和采矿业,1999年,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

位。

2、现代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原子能、航天、计算机

3、印度工业特点:核技术发达,全国建有5个核电站,还将核技术应用于国防建设;世界

第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还是全球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之一。

4、工业区:棉纺织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麻纺织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黄

麻产区;重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5、主要的工业城市:

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加尔各答

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孟买,首都新德里是棉纺织中心

新兴的工业区:班加罗尔

6、印度与日本工业布局的差异:印度资源丰富,所以工业布局在原材料产地;日本由于矿

产资源贫乏,因此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

八、矿产资源:煤、铁、锰

九、主要城市:

首都:新德里,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孟买: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和最大的海港

十、文化:泰姬陵,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第四节 俄罗斯

一、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领土位于50°N-70°N之间,南北宽约4000千米,属北半球的中高纬

度地带,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国家。

2、经度位置:跨东西两半球,东西跨170个经度(20°E-170°W,东西长1万多千米,是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国家。

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北部,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

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领土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和

东西两半球的欧洲国家。

三、居民:人口1.44亿(2004年)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口占总人口的83﹪,通

用俄语。

四、自然环境

1、地形与地势: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占70﹪,大河、山脉是地区的重要分

界线。以叶尼塞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以平原为主,(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2、河流和湖泊

伏尔加河(母亲河) 位于东欧平原,是欧洲最长的河(全长3600千米),自北向南注入里

海。流量丰富,水流平缓,航运价值高,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鄂毕河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水能丰富。

叶尼塞河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水能丰富。

勒拿河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水能丰富

里海 世界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

贝加尔湖 世界最深的湖泊,淡水储量最多的湖泊。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稀少,南北和

东西差异明显;北部有终年严寒的寒带气候;东部有温带季风气候。

4、资源

淡水资源:河川径流量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森林资源: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在西伯利亚大部分

地区和东欧平原北部。

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能自给。著名产地:库兹

巴斯煤矿、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等。

5、邻国:西 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

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五、工业

1、特点:重工业发达,基础雄厚,部门齐全(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

森林工业、化工),核工业和航天航空工业突出,轻工业发展缓慢。

2、四大工业区

圣彼得堡:位于欧洲,临波罗的海,交通便利,食品、纺织工业发达。

莫斯科工业区:位于欧洲,附近有库尔斯克铁矿,资源丰富。工业最发达(综合性工业)

乌拉尔工业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附近有第二巴库油田,还有铁、铜、铝土、镍等资源。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位于亚洲,有库兹巴斯煤矿。

六、交通运输

1、特点:方式多样化,部门齐全,有铁路、公路、管道、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等。其中

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为主。

2、分布:很不均衡。其中,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因

为欧洲地区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而亚洲部分则比较稀疏,主要

有西伯利亚大铁路(又称亚欧大陆桥),横跨整个亚欧大陆,另外还有贝阿铁路;伏尔加河

为主要的内河航道,并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实现了“五

海通航”

七、主要城市

1、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政治文化中心、

综合性工业中心。

2、铁路枢纽:伊尔库斯科,是贝加尔湖畔的铁路枢纽。

3、港口: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港口,也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4、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叫海参崴):太平洋沿岸港口。

5、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6、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河河港。

7、红场

8、克里姆林宫

八、农作物:农业集中分布在北纬60°以南的东欧平原地区,广大北部地区不利于作物生

长,却是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

九、文化:交响乐、芭蕾舞。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一、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地跨热带和亚热带。

2、海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两洋:沟通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

五海: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间

3、交通位置: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其中,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苏伊

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二、地形:大部分为高原,平原面积狭小,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河流稀少。

利塔尼河:被以色列和黎巴嫩共同使用。

幼发拉底河: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共用。

约旦河:约旦、以色列共用。

尼罗河: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三国并用。

太巴列湖水:叙利亚、以色列共用。

巴勒斯坦地区的水资源:巴勒斯坦、以色列共用。

三、气候: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炎热,干燥少雨,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式气候。(冬

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四、中东名称由来: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6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

按距离欧洲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中东、远东没有明确范围界限,

经常混用。

五、中东的国家:除阿富汗外,所有西亚国家和地区,共20个国家和地区。

伊朗、伊拉克、约旦、土耳其、科威特、黎巴嫩、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巴

勒斯坦、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塞浦路斯、

亚美尼亚。

六、中东与西亚的范围差别:西亚仅指亚洲西部;而中东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包括除阿富汗

以外的西亚国家和北非的埃及。(中东较西亚多了埃及,少了阿富汗)

七、阿拉伯世界的国家:西亚和中东除8个国家不属于阿拉伯世界,其余均为阿拉伯世界。

8个国家是: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塞浦路

斯。

八、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

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5.4﹪,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5﹪,出口量占世界总

出口量的44.7.

2、中东石油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

4、石油输出地及线路:中东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输出路线如下:

1、东行航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向东)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2、西行航线:1(最短,但航道浅,可承载25万吨以下的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向西)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西欧、美国

3、西行航线:225万吨以上)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向西)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5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成立于1960914日,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目前有12个成员国。

6、石油生产国经济发展道路

发现前:大都是贫困的农牧业国家。

发现后:从出口石油中赚了很多的钱,成为富裕国家。

开采完后:不可再生,逐渐减少。

九、匮乏的水资源

1、水资源匮乏的原因:中东的气候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而且常年炎热你,蒸

发旺盛;所以当地河流稀少,水源弥足珍贵。

2、解决对策: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兴修水利,淡化海水,发展节水农业,大力发展喷

灌、滴灌技术。比如,以色列国土的23都是沙漠,全年7个月无雨,淡水资源缺乏,但

该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它的用水量近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可农业产出却翻了

5翻。

十、畜牧业:比较发达,以游牧为主要方式。主要畜产品有: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

的紫羔皮,伊朗的地毯等

十一、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分布在绿洲和河谷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主要的农业区。

绿洲农业代表植物是椰枣树。

十二、文化

1、主要人种:白色人种

2、宗教: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其中,耶路撒冷被称为

圣城。

3、民族分布: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另外,犹

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波斯人集中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

4风俗;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外观是白色,传统服装是白色的头巾和宽大的白色

长袍;阿拉伯人夜晚常把床铺安在屋顶上。

5、中东问题的关键: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6、中东成为世界战争焦点的原因:主要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以及阿拉伯国家之间的

矛盾冲突。

运河之争:争夺运河主权

石油之争:争夺石油资源

淡水之争:争夺取水权

宗教之争:宗教之间的文化差异之争

领土之争:争夺领土主权

巧学妙记:世界热点数中东,两洋三洲五海地;石油宝库不虚传,储量产量都第一;西欧美

日需血液,三条血管出波斯;苏伊士,好望角,马六甲,来救命;沙漠之水贵胜,河流湖泊

有争议;民族文化差异大,三大宗教发祥地;伊斯兰教犹太教,巴以冲突盼和平。

第二节 欧洲西部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35°N-60°N之间,属北温带。

3、海陆位置:位于东半球西北部,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

4、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

发达国家。

东与亚欧大陆相连。

六个特殊国家:

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

北极圈穿过的国家:挪威、瑞典、芬兰

二、分区和国家:欧洲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欧、西欧、南欧、北欧、

中欧。

1、北欧五国:冰岛、挪威、芬兰、瑞典、丹麦。

2、西欧六国: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3、东欧七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

4、中欧八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列支敦士登。

5、南欧十八国:葡萄牙、西班牙、梵蒂冈、马耳他、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

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意大利、摩洛哥、安道尔、黑山、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斯洛

文尼亚、克罗地亚、圣马力诺。

三、欧盟: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欧洲联盟,简称欧

盟。

1、建立的基础:国家众多,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基础类似,发展水平相当。

2、成员国数量:27

3、人口:5亿多

4、领土:400多万平方千米

5、官方语言:23

6、总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7、成立原因: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关。欧洲西部以平原为主,各国地理位置相近,

经济基础相似,发展水平相当,各国之间容易合作;这些国家面积小,资源少,市场狭小,

对外依存度高,建立同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8、成立的意义:欧盟的建立对于欧洲各国扩大经济市场,降低成本,减少繁琐手段,推动

科技发展,促进内外贸易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加入欧盟还可以形成一种势力,与美国

代表的强势集团抗衡。

9、举例说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加入欧盟的好处)

1、货物流通方便,人们可以在任何国家购买到欧盟的产品;

2、人们能够在欧盟的任何国家工作、学习、退休、旅行;

3、人们可以使用同样的货币---欧元;

4、人们可以到欧盟的任何国家购买或出售房产;

5、人们在任何国家都可以享受医疗保健服务。

10、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

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四、地形、地势

1、地形特点: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原占23

2、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部低

3、三大地形区:

北部山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中部平原区:波德平原、西欧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

南部山地区:比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4807米)、喀尔巴

阡山脉

4、主要半岛、岛屿、内海、海峡、河流等

1、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2、岛屿:大不列颠岛、冰岛、爱尔兰岛、撒丁岛、科西嘉岛、西西里岛

3、内海:波罗的海、黑海、亚得里亚海、爱琴海

4、边缘海:北海、地中海、挪威海

5、海湾:比斯开湾

6、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

7、河流:

河流 流向 流入的海洋 重要特征

维斯瓦河 自南向北 波罗的海

易北河 自南向北 北海

莱茵河 自西南向东北 北海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塞纳河 自西南向东北 比斯开湾

多瑙河 自西向东 黑海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的分界线

五、气候

1 气候类型及分布

东西差异: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南部是地中海式气候;北部是寒带气候

阿尔卑斯山脉:高原山地气候

2 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分配比较均匀,雨量适中。

3 气候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部大西洋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内陆,冬冷夏热。

地中海式气候:南部三大半岛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寒带气候:北部北冰洋沿岸一带,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

高原山地气候:阿尔卑斯山脉。

降水变化规律: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自西向东气候的海洋

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

六、国际、人口和人种

1 国家:30多个其中、梵蒂冈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又称“袖珍国”

2 人种:欧洲西部是白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

3 人口:5亿多,人口稠密,但分布不均匀,沿工业地带分布,略成“十”字形;人口的

自然增长率世界最低。

4 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

5 宗教:基督教

七、工业

1 工业特点:工业发达,以制造业为主,尤以尖端工业占优势,工业中心多而密集。

2 主要工业国:德国、英国、法国。英国是欧洲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3 主要工业区及分布:鲁尔区(德国)、巴黎盆地(法国)、伦敦地区(英国)、英格兰中

部等;自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十”字形分

布格局。

4 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

瑞典:造船、汽车、机械、制造业

丹麦:有“欧洲的牧场”“食品库”之称

挪威:海洋渔业发达

荷兰:花卉种植,有“郁金香王国”的美誉

5 驰名产品:

德国:宝马、奔驰汽车;西门子电器

芬兰:诺基亚手机

瑞典:沃尔沃汽车

荷兰:菲利普牌家电

法国:时装

瑞士:劳力士手表

八、畜牧业

1 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草场广布;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

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热量条件不足,这种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后期成

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对发展畜牧业非常有利。

2 发达的畜牧业: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

值的70﹪以上;法国、德国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的比重也略高于种植业,荷兰、丹麦

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丹麦的乳畜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30﹪以上,火腿、熏肉、

香肠、乳酪是主要的出口产品。

九、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占国际旅游人数的56﹪,旅游

外汇收入占48﹪,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是欧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国。

1 发展旅游业的自然条件: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中

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人们登山和滑雪的好东方;北部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

2 人文条件:历史上,欧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个地区有不少古建筑遗址,文化艺

术城市和博物馆,还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旅游胜地:

西班牙:斗牛

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

雅典:巴特农神庙

巴黎:埃菲尔铁塔、凯旋门

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

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水城威尼斯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挪威:峡湾风光

伦敦:塔桥

荷兰:风车、花卉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范围: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占非洲面积的45,国家将近50个,占全洲国家的90

﹪以上。

二、位置:

1 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2 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介于二洋之间

3 纬度位置:赤道穿中部,北回归线穿北部,南回归线穿南部,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之间,

地处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三、地形、地势

1 地形特点:“高原大陆”,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2 地势:东部、南部高,中部、西部和北部低,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3 主要地形区:

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盆地:刚果盆地

沙漠:撒哈拉沙漠

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脉(最高峰5894米)

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岛)

4 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亚,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全长6400千米,是地壳断

裂陷落形成的。

5 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6 最大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四、河流和湖泊

尼罗河:位于北非、东非,全长6600多千米,由白尼罗河、青尼罗河汇成,流经6个国家,

注入地中海

刚果河:位于非洲中部向西注入大西洋,是水力资源最大的河流

赞比西河:位于非洲南部,向东注入印度洋中的莫桑比克海峡,多急流、瀑布(莫西奥图尼

亚瀑布是世界最宽的瀑布)

尼日尔河:位于西非,向南注入几内亚湾

坦葛尼喀湖:非洲最深的湖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的湖

乍得湖

马拉维湖

五、气候: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其中以热带草原面积分布最广。

1、主要气候及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季节 全年 湿季 干季 全年

气流性质 下沉气流,干燥 上升气流,湿润 上升气流,湿润 信风从陆地到海

降水 丰富2000毫米降水丰富 干燥少雨,无雨 少雨、无雨

植物 常绿茂盛 树枝嫩绿,高草焦黄枯萎,低矮量少耐旱

动物 皮厚耐热 从河谷迁往高原 从高原迁往河谷 耐饥耐渴

影响农业 随种随收 风调雨顺,收成有的年份闹灾荒 绿洲农业

洋,干燥

以上)

茂密 草丛

3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比较:

相同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雨季。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总量 多(1500-2000毫米) 少(750-1000毫米)

雨季长短 短(6-9月),北半球 长(5-10月)

降水集中程度 热带季风气候相比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更为集中,集中在夏季,

季节变化大

降水增减程度 陡增陡减 缓增缓减

分布地区 仅分布在南亚、东南亚 南北半球均有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最少月降水量 没有为零的月份 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

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六、自然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十分富有,有“富饶大陆”之称。

1、动物:斑马、长颈鹿、非洲犀牛、非洲象、大猩猩、狮子、河马等特有珍奇动物。

2、植物:檀木、花梨木、咖啡、枣椰、油棕、香蕉、可可、棕油、剑麻、丁香、花生、棉

3、矿产: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铜、铁、铀等储量和产量也很大。

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几内亚出产的铝土最多;还有利比里亚的铬铁矿、赞比亚

的铜矿、尼日利亚的石油、刚果的金刚石。

4、水利资源:河流多发源于赤道附近的多雨地区,流经高原、山地,迂回曲折,形成许多

急流和瀑布,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其蕴藏量占世界总蕴藏量的20﹪以上。刚果河是世界上

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

七、经济:单一商品为主

1、经济特点及形成原因: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使撒哈拉

以南非洲变成殖民主义国家农矿产量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市场,很多国家形成了过分

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单一商品经济”

2、经济模式

出口矿产、木材、畜产、热带经济作物

撒哈拉以南————————————————————————→发达

的非洲国家←————————————————————————国家

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粮食

后果:本区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畜产、热带经济作物等,工业原料或初级产品、半成品,

价格低廉,买进工业制造品,价格昂贵,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出口商品价格在

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

4 解决措施: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改变本国经济依赖于单一产品的局

面,以振兴经济。

七、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1 人口问题: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2.2﹪),撒哈拉以南高达3﹪,人口多,

增长过快,人口问题严重。

2 粮食问题:本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如果湿季时间缩短、旱季

延长,将造成严重的旱灾,导致农业收成不好;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

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速度;单一商品经济也是造成粮食问题

的原因之一,发展一种或几种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限制了粮食生产,造成粮食短缺。

3 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

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加剧了粮食问题的严重性。

4 解决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过快,提高人口素质。

2、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改变生产力低下的状况,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3、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树立正确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4、尽快走出殖民解决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解决体系。

5、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6、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和人才。

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 澳大利亚的动植物种类及特点:澳大利亚的植物约有12000种,其中9000种是其

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

数的69,

2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演变及对动植物的影响:

距今2.2亿年前 澳大利亚大陆还没有同冈瓦纳古陆分离,气候温暖,有植

6500万年前 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之中,

物群,原始的哺乳动物。

气候温暖,自然条件单一,动植物演化很慢,没有高级哺

乳动物。

拥有特有的动植物,植物中有9000种是特有的,鸟类中有现在

450种是特有的,有袋类大部分分布在这里。

二、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范围:

1 半球位置:东半球、南半球

2 经度位置:大致在110°E-155°E之间,位于东半球;

3 纬度位置:大致在10°S-40°S之间,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中部,该国大部

分处于热带和亚热带。

4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四面被海水包围,是一个典型的岛国,西北

与亚洲隔海相邻,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面距南美洲1.4万千米。

5 季节变化:澳大利亚大陆大陆位于南半球,季节变化与北半球相反。

6 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一些岛屿,面积768万平方千

米,居世界第六位,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塔斯马尼亚岛属大陆岛,澳大利亚

东部大堡礁属珊瑚岛。

7 位置特点: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三、澳大利亚的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澳大利亚大致位于10°S-40°S之间,

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之下,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半

沙漠分布广。东部大分水岭的东侧,受东南信风影响,降水较多,有森林分布;大分水

岭西侧,降水较少,多为草原;大陆中部、西部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沙漠广布,为热

带沙漠气候;北部夏季多雨,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一带降水丰富,为热带

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部、西南部冬季降水较多,为地中海式气候;东

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在南纬40°以南,终年受西风影响,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澳大利亚降水量的分布,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植物带也呈

半环状分布,由森林向内地逐渐过渡为草原、沙漠。

四、发达的农牧业

1 农牧业的发展: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主要农牧产品大部分出口。澳大利亚是世界

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绵羊数量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除了

羊毛外,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2 农牧业区: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了四

个不同的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带、粗放牧牛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

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3 农牧业分布特点:粗放牧羊带和粗放牧牛带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绵

羊与小麦混合经济带和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济带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

海地区。

4 农牧业区的形成:

1、澳大利亚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

西部、中部、北部 东部

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低矮高大分水岭,东南部沿海平原适合发

元,中部和北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展耕作业和牧羊业,二者在时间上

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不冲突,可发展混合农业。

食肉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

放牧,西南部沿海平原适合种植小

麦和牧羊,可发展混合农业。

2澳大利亚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大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亚平原中部,在盆地东部

山的迎风坡上,降下的雨水渗透到含水层中,形成盆地中丰富的地下水层。由于水压较高,

在盆地中打井,地下水会自动喷出,形成自流井。井水含盐分高,不宜灌溉,却是牲畜很好

的饮用水。

(3)、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

繁殖。

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业适合耕作,因此

发展了混合农业。

五、发达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拥有煤、铁、铝土、石油、铜、铅锌、锰、金、镍、铀等矿产,有“坐在矿车上”

的国家的美称。

澳大利亚的矿车不仅种类丰富,还具有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特点。居世界前五位的有:

铝矾土、铁矿砂、铝、锌、铀、煤、褐煤。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矿车品出口国。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一大煤炭出口国,第二大铁矿出

口国,第三大铝矿、镍矿出口国。

六、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主要人种、语言、宗教

1、人口和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

工农业发达,是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区。东南沿海是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密度最大、经济发展

水平最高的中心地区。

2、主要城市:

堪培拉——首都

悉尼——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3、主要人种:白种人

4、语言:英语

宗教:基督教

八、结合图和隔诀识记澳大利亚知识点:两独三地人东南,绵羊煤铁资源全。

两独:1、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有别于其他大洲的许多独有的动物。(原因: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

于南半球的海洋中;自然环境比较单一;动物演化十分缓慢;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的竞争)

三地:三大地形区

东部:大分水岭

中部:平原盆地

西部:低矮的高原

人东南: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西部、中部,内陆地区人口

很少。(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交通便利;开发较早,

经济发达。

绵羊煤铁资源全:资源丰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一、地理位置和领土构成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个大洲,它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西半球有北美地区和

拉丁美洲地区两个分区。一般把美国和加拿大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

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美国地处北美洲,属北美地区的国家。

2、经纬度位置:

经度位置:大部分位于60°W-125°W之间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30°N-49°N之间,属中纬度北温带地区。其中北极圈穿过阿

拉斯加州,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美国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

3、海陆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墨西哥湾,隔海与西印度群

岛相望。

2、领土组成

美国的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国旗上的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国最初独立时的

13个州。今天的美国领土主要包括三部分,本土的48个州,和两个海外州———夏威

夷州和阿拉斯加州。美国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

二、移民国家:移民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并且加入该国国

籍的人。当一个国家内的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被称为“移民国家”

1、人口、人种和民族:美国有3亿人口(2006年),白种人占84﹪,黑种人占13﹪,其他

人种占3.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渐

趋一致,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2、华人与华侨:美国的华人华侨约有160万人。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

人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唐人街”

3、多元文化对美国发展产生的影响:全世界不同民族、种族带来的多元化文化,既在美国

的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丰富健全了美国的文化底蕴,为美国独特文化的形成及其经

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三、自然环境:

1、地形特点: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

地面积的10﹪。

2、主要地形区:西部有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包括落基山脉;东部是低

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中央大平原。

3、主要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

湖水有水道相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密歇根湖全部位于蒙古境内,其余四湖在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

作用: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气候类型及分布

1气候类型:极地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美国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2、分布:

A、西部地区,太平洋沿岸的北段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全年受西风影响,又在迎风坡,降水

多,气候温和湿润,山区林木茂密,是全国林业基地之一;南段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是美国

西部的重要农业区;西部高山属高山气候,因高山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湿润气流,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B、东部地区,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沛,利于热带、亚热带作

物生长。

C、阿拉斯加州的北冰洋沿岸属寒带气候。

D、中部平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自南向北逐渐增大,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是美国最主要的农业区。

四、美国的自然资源及分布

1、自然资源:美国的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

一,草原面积广阔,耕地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全,储量大。其中,石油、天然气、

铜、铁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2、分布:铁矿主要分布在五大湖附近;煤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区;石油主要分布在墨

西哥湾沿岸。

五、美国农业特点

1、世界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前列,如玉米、大豆、牛奶和鸡蛋

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肉类的出口量也居世界第一位。

2、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3、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形成

了一些农业带。农业带有棉花带、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美国农

业生产规模大,效率高,农产品产量大你,因而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4、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美国国土辽阔,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本土

大部分处在北温带,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使美国耕地面积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10.而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的淡水又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

越的自然条件。

六、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及发展条件

1、主要的农业带: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区、畜牧

和灌溉农业区、小麦和林木业区等。

2、农业带分布及发展条件

农业区 分布 发展条件

玉米带 五大湖以南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高,适

充足;北部春小麦,南部冬小麦

棉花带 北纬35°以南 热量充足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

宜棉花生长成熟;由于土壤肥力下降,

植棉业已衰落,现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

种作物区。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乳畜带 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集中,畜产品市场广阔。

多高山、高原,干旱少雨,多天然牧场 西部大高原、盆地

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充足 墨西哥湾沿岸

农业区

七、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产地

1、美国工业特点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国拥有完整点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

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东北部地区:纽约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底特律被称为美国的汽车城;

兹堡是钢铁工业中心;波士顿造船业发达;芝加哥市中部的工业交通中心。

西部地区:飞机制造及航天业集中在西雅图、洛杉矶等西部地区,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

心。

南部地区:休斯顿是南部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发展中心。

3、美国居世界第一、第二的工业产品(2003年)

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合成橡胶、轮胎、铝、载重汽车、发电量、拖拉机、磷肥等。

产量居世界第二的有:煤炭、新闻纸、原油、家用冰箱等。

4、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以科技和创新为核心的高新

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

八、资源消耗大国:美国式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发达的工农业和较高的生活水平,是美国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78

倍,是中国的8.9倍。美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是中国的7倍。

第二节 巴西

一、位置: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属临海国。

3、纬度位置;赤道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地

处热带,是一个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4、位置特点: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二、面积和人口:国土面积854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居世界

第五位。人口1.76亿,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五位。90﹪以上

的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这里海上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适于人们居住,开发较早,

经济发达。

三、民族:有本地居民印第安人、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黑人、少数日本人和华人。以白色

人种和黑白混血人种为主。黑白混血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0.

四、巴西不仅是民族、人种的熔炉,还是民族文化的熔炉。把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成了一个具

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兼而有之、又相互包容。

五、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主要地形区及其主要气候特征:

主要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气温年较差大小 较大

年降水量 较多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高温,有干、湿两季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2、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

第二。亚马孙河流域覆盖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3、资源: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煤、石油等能源资源短缺。

4、植被特点: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广泛。

六、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二战”以前,由于受殖民主义者的长期统治,巴西经济落后,以出口单一农矿产品为主。

二战以后,巴西发展了多种经济结构,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仍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

济基础部门。

2、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纺织、钢铁、造船、石油、化工等。

3、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邻近铁矿区的地区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

热内卢地区。工业分布不平衡。

4、工业中心: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5、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

水力资源丰富,但能源矿产短缺,为了弥补煤和石油的不足,巴西和巴拉圭合作,并在巴拉

那河上修建了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源。

6、巴西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咖啡、甘蔗、剑麻、香

蕉、大豆等。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成为巴西重

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七、全世界需要保护的生态环境——热带雨林

1、丰富的动植物;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储量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上。

2、热带雨林的作用:

1、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2、调节全球气候;

3、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4、提供木材;

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6、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3、热带雨林的危机:

导致

热带雨林严重破坏—————→生物资源减少

↓导致

掠夺式的 外国公司 氧气制造厂破坏

迁移农业 滥伐森林 ↓导致

砍树烧荒 影响全球气候

∣→ 播种作物

耗尽养分

八、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1、巴西城市分布:东部沿海,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34.

2、分布原因:巴西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湿润;东南部海上交通便利;欧洲殖民

者和他们掳来的黑人首先到达这里。

3、城市病: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等。

4、主要城市:

圣保罗:巴西的第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里约热内卢:商业和金融中心

巴西利亚:首都和政治中心

九、归纳特征学巴西

1、世界地理之最:

亚马孙河:世界上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亚马孙热带雨林: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占世界首位的农产品;

咖啡: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2、地区地理之最: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3、国家地理之最:巴西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最大的港口是里约热内卢。

4、三大称号:“热带国家”“世界人种大熔炉”“咖啡王国”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位置与范围:

1、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南极洲是世界上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被三大洋所环绕,按顺时针方向,即由西向东方向依

次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其中距南美洲最近。

2、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

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环境特征对比:

南极 北极

海陆状况 中间是那你就大陆,周围被太中间是北冰洋,周围的亚洲、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欧洲和北美洲的部分陆地和

岛屿。

平均气温-50 平均气温-18 气温

三、南极洲的称号及产生原因

1“冷极”: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收太阳光热少;南极洲平均

海拔高;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雪对阳光有强反射作用。

2“冰雪高原”:南极洲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

3“白色沙漠”:南极大陆上空常年被高压冷气团控制,从从海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根本无

法进入南极内陆;冰雪上空冷空气异常干燥,含有的水蒸气极少,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

米。

4“风库”: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旦沉重的冷空气沿着南极高原

光滑的表面向四周俯冲下来,顿时狂风大作,一场可怕的极地风暴就会到来。

四、两极地区方向的判断: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它周围的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在以

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它周围的每个

方向都指向南方;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五、南极周围大洲大洋的判读方法:

1、根据形状判读:离南极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与南极半岛相对。南极半岛的东面为大西

洋,西面为太平洋。南极大陆最宽的部分所对的大洋是印度洋,印度洋的西面为非洲,东面

为大洋洲。

2、根据经度判读:0°经线穿过的大洋大西洋,0°经线附近的大洲为非洲;180°经线穿过

的大洲是大洋洲,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六、北极周围大洲大洋的判读方法:

1、利用经线:0°经线西侧主要是北美洲,东侧是欧洲、亚洲。

2、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因此,格陵兰岛及以西部

分是北美洲,以东是欧洲和亚洲。

七、南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南极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多。

2、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南极地区上储存着巨大的固

体淡水资源,如固体冰川、冰山等。

3、生物资源:沿岸和近海有磷虾、鲸、海豹、企鹅等丰富的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和北极熊等生物资源。

八、科学考察的宝地:每年的暖季是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南极地区的暖季从每年的11

到次年3月,北极地区的暖季在每年的59月。目前,南极地区已有18个国家建立了140

多个科学考察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分别健在乔治王岛和南极大陆上。

科学考察的目标:

1、考察自然资源;

2、考察原始的自然环境;

3、许多学科的科学研究;

4、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九、南极地区气候寒冷,为什么会有煤炭?

煤炭的形成必须具备温暖的气候和繁茂的植被这两个条件。在南极地区发现煤,说明这里在

历史上不像现在这么寒冷。根据板块构造学分析,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带,气候温暖湿润,

植被繁茂,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来到现在南极地区。

十、保护南极这块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必须进行国际合作。195912月,12个国家签

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也于1983年正式加入。

1、保护环境不受到污染

2、保护生态不被破坏

十一 、巧学妙记

位置最南南极洲,三洲三洋绕四周;冰雪高原冷大陆,四周冰山大水库;北极圈内北冰洋,

三洲环绕分清楚;企鹅磷虾北极熊,独特生物极地住;酷寒干燥烈风吼,有煤有铁有石油;

两极考察显身手,长中昆仑和黄河;保护极地不容缓,和平利用订条约。

砚台-从未走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笔记(超全)

本文发布于:2023-10-29 10:2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46510200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笔记(超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笔记(超全).pdf

标签:七年级地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