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15篇)
信息技术教案1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
新思维、新方式,特别是为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本人在组织“环境保
护”一节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局域网课室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材主要讲述了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草原的利用和保护、保护
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2、教学对象分析
在绪论中,学生已经知道生物学向宏观方面发展就是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研
究,在“生态平衡”一课时,又学习了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危
害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识记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草原的利用和保护、
我国特有的珍贵动植物和濒危的珍贵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我国重要的自
然保护区,理解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环境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2.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因特网获取
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思路和教学软件设计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情景导入→自
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
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整堂课采用了3种教学软件。课前利用Frontpage,制作了《保护绿色家园》,
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
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进入相关)还使用Javascript制作了留言板和
四个专题交流室(如何保护森林和草原、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看法、如何保护动
植物资源、如何使广州更美丽);课上使用IE5.0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
考虑到网上传输速率较慢,课前将所要网上信息浏览一遍,课上使用IE5.0所有
的非在线浏览方式组织教学。
5、教学程序设计
1、引导学生访问“黄河风情”站点。
2、提出问题:为什么古代的黄土高原富饶丰美,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而现在却是千沟万壑,满目疮痍?为什么黄河上游清澈明净,而下游却污涝混浊
呢?
1、浏览“黄河风情”站点。由于乱伐森林,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冲入黄
河,造成下游河床逐年增高,形成世界罕见的“悬河”,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自主探究
1、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哪些作用呢?
②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森林?
③草原的利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④草原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⑤我国特有的珍贵动植物有哪些?
⑥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什么意义?
⑦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不是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唯一手段?为什么?
2、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作个别辅导。
1、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超级
链接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2、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浏览教师所提供的,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①中国植物保护网
②植物科学之窗
③____草原存在问题
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⑤上海野生动物园
网上交流
1、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
导拔,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
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入网络进行交流。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交流室的在
线人数、交流对象选择进入不同的专题交流室对问题展开讨论。并采用语言等形
式辅助网上交流。
归纳小结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2、联系上节课所学习的生态平衡的知识提出: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
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我们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
客观规律,以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
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认真做好笔记。
2、将知识内化。
3、进一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反馈评讲
根据计算机反馈的在线练习完成情况,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评讲。
完成在线练习
6、教学体会
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6.1.激发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
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控制性好,交互性强,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学生可
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
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
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
6.2.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
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
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
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
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
流去获取知识。这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
6.3.顾及个体差异,真正因材施教
我们以往都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
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网络教学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对于某些知识,基础薄弱,
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也得到教师具有
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
的知识。克服了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教案2
一、活动导入、
激发兴趣。
1.有一个小朋友星期天去捉蝴蝶,玩得很高兴,还写了一篇日记,里面的
画图非常美,想不想来看看?
播放Flash动画。
2.复习基本键位
观看Flash动画
操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复习回顾
二、上排键的指法
1.刚才动画片中花的英文单词是flower,o、w、e、r都在上排键上,那么
我们的手指该怎样去击键呢?
学生尝试手指的按键。
和学生共同讨论上排键的指法。
激发学生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
演示操作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
归纳:出示键盘字母和手指的连线的课件,并且让学生尝试手指的按键方
法。
学生练习
用卡通人物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自己动手的需要。
指出:“在练习上排键时,我们常把上排键和中排键相互结合起来,那么上
排键上的字母Q该对应的中排键上哪个字母?”
学生回顾,并实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深入练习
1.播放事先制作好的捉蝴蝶动画,
2.下面我们就边听故事边输入单词吧,每个单词输入一行。
3.回车键和退格键的运用
学生综合练习
培养学生发现的能力。
四、保存故事
学生先尝试一下,再让个别学生示范,文件名的命名以有意义为准则,可以
教师和学生讨论决定,一旦确定全体应一致,以养成按要求保存的习惯。
个别学生示范。
共同讨论取名规则
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五、活动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样练习的体会或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以后有机会,再打印出来。
培养学生与父母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信息技术教案3
教学目的:
1、学会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能在网上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能在网上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导言:
网络中藏着许多宝贝,我们这节课就来找一找。
二、教学新课
1、我们马上就要学习“西门豹”这一课了,西门豹是个什么人物呢?
2、教师在网上搜索“西门豹”
安排“大显身手”内容,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学生完成后进行评比。
四、课堂总结
信息技术教案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
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
“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
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
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
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
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师示范)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
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全课总结(略)
信息技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资料,并能将资料分类保存;熟练地运用
PowerPoint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汉字发展过程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汉字的发展”幻灯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
资料分类保存的习惯培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收集资料来研究汉字的发展过程。建立文件夹、下载
资料等知识学生都已学过,这一课重点突出分类保存的优越性,要传授一些操作
技巧,如强调根据需要建立文件夹;将图片通过“另存为”的方法保存到相应的
位置;根据需要下载文字,可以通过将网页中的文字复制粘贴到记事本并保存起
来的方法减少一些不需要的代码等。
幻灯片制作中,主要介绍了将图片设置为背景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制作时,
应注意背景与文本等内容的协调,避免利用图片作背景而使整个版面变乱。
在交流中,除了交流作品外,应让学生多交流一些制作时的经验、感受,引
导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教学建议:
1.激趣引入。
课件展示汉字“车”的发展,激发学生了解汉字发展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
任务。
2.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准备收集哪几方面的材料,并创建相应的文件夹。
推荐相应的“中国科普博览”。
可先提问图片的保存方法,再来说说文字的保存,并强调文件名的命名。
小组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
3.动手制作。
小组讨论准备介绍的内容和形式,确定使用哪些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一定的
整理。
先请学生演示幻灯片中背景的设置,再引导学生尝试用图片作背景。
小组合作完成幻灯片的制作,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不拘
4.典型交流。
教师选取有特点的作品(有创意的或有明显缺陷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
的设计意图、制作方法、合作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教师从旁引导、点拨。
5.整理作品。
各小组分别整理自己的作品,并回顾制作的过程,体会其中成功的地方和需
要改进的地方。
6.交流评价。
交流可采用集中交流和组间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同学有展示的机会。
信息技术教案6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够熟练地接收并阅读电子邮件。
2.了解电子邮件中附件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了解添加附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电子邮箱的兴趣和意识。
5.通过接收、阅读、回复电子邮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如何添加附件。
2.难点:电子邮件中附件的使用方法。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以教会学生在邮件中添加附件为主要内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
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络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利
用旧知转化新认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研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
新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续教学服务。同时,教学中要强调络道德的教育。
2.教学方法指导
新课程以学生“能用计算机为我们服务”为目标,倡导学生通过学习、操作、
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完成任务。为此,本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采
用自主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有大量的自主操作机会。并采用互动交流法,让
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单向、双向及多向的情感互动与信息交流中,合作完成各
项学习活动,并运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学与做”的活动中以旧带新,学习并
运用计算机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更好地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得到启发。
学生在添加附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件的大小以及文件的内容;我们可以将
图片、文本、声音等文件作为“附件”发给收件人。
[教案]
[课题]第12课添加附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熟练地接收并阅读电子邮件。
(2)了解电子邮件中附件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了解添加附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电子邮箱的兴趣和意识。
(2)通过接收、阅读、回复电子邮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如何添加附件。
2.难点:电子邮件中附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络机房且计算机能连接因特。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老师收到了一位远在加拿大朋友的来信。在信中除了问候,
他还随信附了一些当地的风景照片。我们一一看吧!
2.新授
(1)同学们,看了这些照片你们觉得加拿大美丽吗?其实我们的南京更漂
亮,老师的这位朋友已经有很久都没有回来了。我们也把一些关于南京的风土人
情和景点照片发给他看一看,也让他对近几年来南京的变化和发展有一个了解,
好不好?
那么老师又该如何去做呢?我们怎么才能把这些照片和__发给他!哪位同学
能帮帮老师?有的同学说可以通过添加附件的方法解决,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吧!
请同学们把教材打开自学附件添加发送的方法,可以相互交流。
(2)请学生学习在电子邮件中加入附件的方法。教师适时说明补充。
①登录电子邮箱,单击“写信”按钮,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邮件主
题及正文。
②单击“添加附件”按钮,单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选择文件”对话
框中,选择要发送的图片文件。
③单击“打开”按钮,图片以“附件”形式添加到电子邮箱中。
④单击“发送”按钮,发送邮件。
(3)思考:如果选择错误了,想删除已添加的附件,应该怎样操作?
如果遇到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单击“删除”按钮,就可以删除当前所添
加的附件。单击“继续添加附件”按钮,可以继续添加附件。
3.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仅学会了如何在邮件中添加附件,还让很久都没有回
国的朋友更好地了解了南京,了解了自己的家乡。你们开心吗?老师希望你们在
回家以后,也可以和今天一样,找一张自己最最满意的照片发给我,我们来做一
个班级相册好不好?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电子邮箱在生活的作用将会有
一个更新的认识。
信息技术教案7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Pascal语言的产生和特点,初步了解Pascal程序的
结构,掌握Pascal的简单编程。
[教学时间]
2课时,05年2月26号上午第一、二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Pascal语言的产生和特点,初步了解Pascal程序
的结构,掌握Pascal的简单编程。难点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有畏难情绪,如
何通过起始教学,引起学生学习Pascal语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Pascal语言概述
Pascal是一种计算机通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PASCAL语言一种计算机编
程的高级语言,它是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N.沃思(NiklausWirth)教授于
1968年设计完成的,1971年正式发表。为纪念法国数学家Pascal,把此高级语
言命名为Pascal语言。其主要特点有:严格的结构化形式;丰富完备的数据类型;
运行效率高;查错能力强。
二、为什么要学习Pascal语言?
在高级语言中:
初级:QBASIC
中级:Pascal
高级:C语言、VB等
三、如何学好Pascal语言?
1、注意Pascal程序的规范语法,体会与QBASIC的区别
2、注意掌握算法,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3、认真完成作业与实验报告,理论与上机并重
4、上课注意记笔记,因为书本写得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所以上课内容与课
本差别大。
四、从一个Pascal程序实例看Pascal程序的结构
[例1]已知圆的半径R为16CM,编程求它的周长L和面积S。
1、用QBASIC编程:
PI=3.1416
R=16
L=2_PI_R
S=PI_R_R
PRINT“L=”,L
PRINT“S=”,S
END
2、用Pascal语言编程:
PROGRAMPAS01(INPUT,OUTPUT);←—程序首部
CONST ←—常量定义
PI=3.1416;
说明部分VAR ←—变量说明
R:integer;
L,S:REAL
BEGIN
R:=16; 程序休
L:=2_PI_R;
语句部分 S:=PI_R_R;
WRITE(‘L=’,L);
WRITE(‘S=’,S);
END.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1.一个PASCAL程序由程序首部和程序体两部分组成。程序首部以分号结束,
程序体以圆点结束。
2.程序首部包括三项内容,其顺序是:
(1)PROGRAM,Pascal程序标志,写在程序的开头。
(2)程序名,必须由英文字母开头,由作者自行定义。
(3)参数表,由INPUT,OUTPUT组成,表示输入、输出文件。
3.程序体是程序的主体,也称”分程序“。程序体由说明部分和语句部分组
成。
(1)说明部分有常量说明、变量说明、类型说明、函数说明、过程说明等,
分别以分号结尾。
(2)语句部分是程序的执行部分,以BEGIN开始,END.结尾,用来描述程序
所执行的算法和操作。中间的每一语句均须以分号结尾。
(3)语句部分中,变量赋值用:=,而不是=,输出用WRITE,而不是用PRINT。
[练习]
已知三个数A=15,B=234,C=348,编程求三个数的平均值P。
四、TurboPascal语言系统的使用
目前,常用的Pascal语言系统有TurboPascal7.0与BorlandPascal7.0,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TurboPascal7.0系统的使用。
1、系统的启动
在运行系统目录下的启动程序,即可启动系统。屏幕上出现如图
1所示的集成环境。
2、TurboPascal系统集成环境简介
最顶上一行为主菜单。中间蓝色框内为编辑窗口,在它个编辑窗口内可以进
行程序的编辑。最底下一行为提示行,显示出系统中常用命令的快捷键,如将当
前编辑窗口中文件存盘的命令快捷键为F2,获得系统帮助的快捷键为F1,等等。
3、新建程序窗口
按F10进行主菜单,选择FILE菜单,执行其中New命令。就可建立一个新
的程序窗口(默认文件名为或等)。
4、程序的输入、编辑与运行
在当前程序窗口中,一行一行的输入程序。事实上,程序窗口是一个全屏幕
编辑器。所以对程序的编辑与其它编辑器的编辑方法类似。
当程序输入完毕之后,一般要先按Alt+F9(或执行compile菜单中compile
命令)对程序进行编译。如果程序有语法错误,则会在程序窗口的第一行处显示
第一个红色错误信息。若无语法错误,则窗口正中央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编
译成功。接下来,我们可以运行程序了。
程序的运行可以通过按ALT+R打开RUN菜单中的RUN命令,或直接按快捷键
CTRL+F9。则可以在用户窗口中输出运行结果。通常在程序运行结束后系统回到
Pascal系统的集成环境,因此要查看运行结果,要按ALT+F5将屏幕切换到用户
屏幕。
5、程序的保存与打开
当我们想把程序窗口中的程序存入磁盘时,可以通过按F2键(或执行File
菜单中的save命令)来保存程序。第一次保存文件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要
求输入文件名(默认扩展名为.pas)。
当我们要将磁盘上的程序文件中的PASCAL程序装入窗口时,可按F3(或执
行File菜单中的Open命令)来装入程序,此时系统也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输
入要打开的文件名,或直接在文件对话框列表中选择所要的文件,然后回到打开
文件。
信息技术教案8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
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
教学目的:
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
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好吗?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
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道了计算机软件,请依
据下列题目,填上“硬件”或“软件”。
1、小神游在利用画图( )画画。
2、将计算机上__打印出来的打印机是( )。
3、工程师利用制图( )设计机械零件,将设计的机械零件图输出到纸上的
设备是( )。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
四、想一想
对图2-6所示的计算机你还想加上什么设备?做什么用?
你想让这台计算机做些什么事?
信息技术教案9
单元概述
__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
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趋势。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
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
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技能性目标
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
询的速度。
情感性目标
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信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有谁能说说什么是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
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
媒体之用)
师:刚才大家都列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
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
同。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
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
简称媒体。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刚才同学们举
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
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
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
例如: 信息 媒体
书中记载的内容 书
天气预报 广播
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
等。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
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师:刚才我们都列举很多信息,也解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现在,
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师、生:信息的主要特征是:可开发、存储;可传递、共享;可处理、再生;
可利用、增值。
三、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解一
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
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
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
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__的学习,
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生:第一次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第三次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
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师:在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中,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
储技术在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动。
说明:建议以2~3人为一组(同桌),根据分析表完成活动。
所需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设备:学校一般采用专线、宽带、电话线等连接方式接入因特网,计算机中
的浏览器一般选Internet Explrer(简称IE)。
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搜索技术。
教师:各种教学用的记录表及评价表,如分组调查表、周边图书馆推荐表、
相关链接表、分析表、作品引用记录等。
活动安排
l 活动主题:分析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各个历史
阶段的特点
l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
成分析表。
l 活动步骤:
(1)在课堂中完成分组,并确立组长和组员的分工
(2)每组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查询方式(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
查找)查找相关资料
(3)整理并交流
对不同起点的学生
1.需要帮助的学生:
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或事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掌
握__的知识点。
2.可以提高的学生:
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信息,并通过生活实例来反映信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巨
大影响。
信息技术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淡入、淡出效果并熟练选取波形的操作;
2、掌握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淡入、淡出效果并熟练选取波形的操作。
2、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要制作舒缓的《美好时光》独奏曲音乐,首先要确定制作淡入、淡出的区域,
然后进行效果制作。现在就开始吧!
1、打开音乐文件,启动Adobe Audition。
2、选择波形。
3、设置淡入效果。单击【效果】菜单→【振幅和压限】→【包络(进程)】。
4、制作淡出效果。【效果】菜单→【振幅和压限】→【包络(进程)】→
【Smooth Fade Out】→【确定】,结尾部分淡出效果制作完成。
四、拓展延伸
经过反复试听,淡入、淡出效果以多长时间为宜?
信息技术教案11
这是一个用饮料瓶和竹管做成的玩具。当水瓶灌满水之后,就会喷出水来并
不断旋转,形成一环水帘。十分好看,跟我一起做好吗?
1.先准备一个装饮料的空塑料瓶和一根直径20mm、长250mm的竹管,饮料
瓶最好用容量较大的,这样盛水多些。
制作时先在竹管两端中间按图一锯二道锯缝,再用刀削去上面半截(用刀操
作要注意安全!)。
2.然后在竹管两端靠竹节的地方反方向稍偏上方各钻一个5mm的小孔,然
后做两只橡胶或软木塞封口。
3.旋下盖,在瓶盖上钻一个直径2mm的孔,穿过一段500mm长的尼龙绳,
下面缠一根直径4-5(mm)、长15mm的竹签(图二)。
4.在饮料瓶下端两侧对应位置分别钻一个直径20mm的圆孔,按图三将竹管
穿入两个孔中露出的两端长度要相等,再浇上石蜡(或胶水)堵住接口,不让它
漏水。
5.先用两根粗竹签插在竹管的小孔里,在瓶内灌满水,旋紧瓶盖并把尼龙
绳挂在横杆上,拔掉小孔里的竹签,水从相反方向的小洞喷出,推动水瓶旋转(图
四)。如果只喷水而不旋转,说明水瓶较重、水流太小,这时只要把喷水洞钻大
些就可以了。
本制作可以和绳道滑动装置结合,成为一个电动洒水装置。
信息技术教案12
一、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
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初步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文明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
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初中阶段要达到以下目标: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
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
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
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________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
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
技术。
三、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文字处理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
后)。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第三章:第一节 flash基础知识
第二节 初识flash动画
第三节 逐帧动画
第四节 形状补间动画
第五节 动作补间动画
期中考试复习
为合理安排课时,迎接下学期等级考试,以上内容选学,复习等级考试复习
题。
课时安排: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90% 根据实际情况选学部分内容。
四、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足课时。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课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结合《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我市实际,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用泰山出版社教材,每
周一课时,每学期设期中、期末两次考试。
二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尽量使该门课程使用电子教案,在无纸化、
无软盘、办公自动化方面成为领先学科,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上课:授课地点均在微机教室或大屏幕投影教室进行,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渗透和加强,
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引导,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新模式;
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小报、绘画、动画等,强化技能。教师
要对学生加大监控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落实情况。
三多渠道尝试教学方法,使学生、教师、学校适应现代化教育信息环境。
在全校举办学校电脑爱好者信息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讲学;,使他
们既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具备崭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对现
代教育技术下的学习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使之能够适应新的课程教学的要求。争
取以点代面,以点带面。
四以电脑作品比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
水平。
在学生们学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励他们学会利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媒体
资源进行创作评比,进一步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各班要
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优生优培,因材施教,让有特长的学生去涉猎难度更大
的领域。
五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信息与技
术、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有机的融合起来,以推
进教育的'信息化,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本学期要以课题实验为
总抓手,强化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充分利用现代,每一个学生都要建立电子档案和电子邮箱,加强网上交
流,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抓好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领学生认真搞好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取
和处理。结合各类课外活动及电脑作品比赛等活动,逐步提高广大对学生现代信
息技术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其它学科的课程学习中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全
新的途径。
3、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加强实验课题的管理,争取快出成
果。本学期坚决抓好教与学的管理,注重实验的实效性,经常进行实验分析,认
真进行阶段性总结,使课题实验确实能起到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有效提高教学
质量的作用。例如:在课我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等实验的专题研讨交流会,
发现问题,提出困难,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以及制定今后的打算,为实验顺利
进行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
信息技术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
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做某件事的例子以及假设围棋挑战赛的过程来梳
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循环求值的思想方法,即算
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
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设计出解决某个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
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3.情境与价值观
让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交流,探索出解决问题的
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创设相应情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
充满乐趣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思维的翅膀,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此算法设计思想用
流程图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上述算法问题同样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另外,如何把人解决问题
的思路、步骤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逐渐成熟,对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
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化成流程图,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
熟练,教师在课堂上要作进一步引导。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利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做某事的事件,引导学生去探索求100以内偶数和
的方法。在讲解解题方法时,我认为不宜直接把现成的算法告诉学生,而应该让
学生自己去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导起到
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求100以内某些数的和,从表面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
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探索到的规律及平时所学的数学方法顺利求
得答案。而计算机与人不同,它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把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
程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这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一个重点,需要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训练学生,使学生逐渐学会分析问题,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步骤。本案例运用设想的围棋挑战赛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引出求100
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今天在座的有50多位同学,假设今天都去参加围棋挑战赛,而我们要
挑战的人就是围棋九段高手常昊,如果有同学挑战成功,那可就名扬天下,成为
新一代围棋国手了。
师(引导):大家思考,通常这个过程会是怎么样的?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往挑战赛的模式上想,提示
学生可将过程简要地列出来。
师生:围棋挑战赛的过程可以描述为:
确定挑战的人数;
挑战者和常昊对阵较量;
一旦挑战成功,挑战者就可以成为新一代围棋国手;
步骤(2)(3)重复执行,直到最后一个挑战者。
师:在挑战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步骤(2)(3)是要重复做的,所以我们应该
怎么做?
生:重复部分要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师:这个步骤重复到什么时候结束呢?
由学生讨论怎么确定循环的次数,很明显,已知的挑战者个数是判断循环结
束的条件。
根据讨论的结果,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围棋挑战赛的算法和流程图(如图1)。
以围棋挑战赛的例子启发学生,求出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
师:根据此问题的特点,我们可以将问题细化为两种情况。
100以内所有数的和的算法。
师(引导):现在我们先来求100以内所有数的和,应该怎么办?
师生共同分析比较挑战赛赛程与此问题的异同,得出此问题的解决步骤:
设定一个变量sum表示和,初值为0;
再设定一个计数变量I,从1开始计数,同时它代表要相加的数;
I和sum相加,和保存在变量sum中
I累加
I大于100时输出sum的值,否则继续执行③④
求100个数中所有偶数的算法
师(引导):100以内的数相加的和我们已经能求出来了,但是我们只要100
以内的偶数相加的和,那么怎么找出符合条件的偶数呢?
生: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我们可以将符合这个条件的数找出来。
师生讨论得出的寻找偶数的步骤:
①判断数I除以2是否余数为0
②和变量sum与数I相加得到新的和
③I累加,再次执行①
得出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
师(引导):100以内的数相加我们已求出算法,偶数也找出来了,能求100
以内偶数的和了吗?具体算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能,将(2)中的语句放到(1)的循环语句中执行就可以了。
师生最终讨论得出的算法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各变量的定义与作用,如sum表示和,I既是计数变量又可以是
用来求值的自然数。
因为循环次数已知,要加入一个循环控制变量I来计数,当I累加到满足条
件的次数后退出循环。
小结
回顾以上案例,看似将某个问题转化为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是一个难以理解
的过程,但是,思路________于生活,借助生活当中常见事例的解决方式,我们
也可以很清晰地理解并得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信息技术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写字板”可以进行文字处理,认识“写字板”的基本界面,
了解启动和退出方法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写字板”启动和退出的方法,学会在写字板中输入英
文。
能力目标:能明确观察比较的对象,灵活选择观察的方法,并及时做出口头
的概括。
情感目标:对学习活动表现出稳定的兴趣,有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启动、退出的几种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生独立认识和理解“写字板”的基本界面。
四、建议课时:1课时
五、教学建议:
1、温故知新,复习Windows操作系统中软件的启动、退出方法和窗口结构,
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并直接引题: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最基本的字处理软件:
写字板。使用写字板,我们可以输入、处理中文。
2、让学生在桌面上寻找写字板图标,并思考讨论启动写字板的方法。由于
有复习作铺垫,学生能自己归纳出两种方法。方法一是从开始菜单启动。通过“开
始——程序——附件——写字板”进入写字板。在这里可向学生提问:还从这里
启动过哪些程序?从而使学生明确“开始菜单”是Windows中启动程序的主要方
法。方法二是通过快捷方式启动。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体会快捷方式的便捷特点。
3、写字板窗口可以通过和文件夹窗口的比较,围绕写字板窗口和文件夹窗
口有什么异同展开课堂讨论,来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各部分的作用。教师适时点
拨:文件菜单中的命令都与文档的操作有关,如打开、保存、打印、页面设置等。
默认时,文件菜单中会列出最近打开的4个文件,可以直接单击文件名打开相应
的文件。进入写字板后,不同的机器其默认状态可能不同,可以让学生了解菜单
栏中的“查看”菜单可以调用各种工具栏。
4、认识了写字板界面以后,可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写字板中输入英文,并留
意输入时遇到的问题,鼓励善于发现和大胆尝试。教师适时点拨:1.需要输入英
文之前,必须确认在文档编辑区必须有闪动着的插入光标。如果没有插入光标,
需要使用鼠标单击在文档编辑区中的任何一个位置;2.在我们输入英文的过程
中,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将字母改成大写,可以使用字母大小写转换键Caps
Lock;在输入的过程中,每输入完一个英文单词后要敲一下空格键。第一句
输入完毕后要敲一下回车键。
5、当学生输入文字完成后,可要求其尝试体验退出写字板的方法。由于有
前期知识的迁移,学生一定会注意到写字板右上角的关闭按钮。然而在文档未保
存的情况下关闭文档,会弹出“是否保存对文档的修改”对话框,教师应讲清“否”
“是”“取消”按钮的区别:如果选择“否”按钮,练习的内容不保存并且退出
写字板的操作;如果选择“是”按钮,则保存输入的文档后再退出写字板;如果
选择“取消”按钮,表示你不想退出写字板,取消了关闭、退出的命令,回到文
档中继续工作。
6、利用写字板的文件菜单找到最近保存的文件并输入一段英文,如:
Iamastudent.
Iwillgotoschoolat7o’clocktomorrowmorning.
退出时,在退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文件。
信息技术教案15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社会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电脑动画教学
四、教学器材: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
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
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社会”
解释: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三)深入分析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
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
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
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
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
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
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
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
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
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
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四)小结: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本文发布于:2023-10-29 01:2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513840199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信息技术教案(1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信息技术教案(1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