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阳节的习俗

更新时间:2023-10-28 20:05:48 阅读: 评论:0

戏曲人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古代重阳节的习俗
2023年10月28日发(作者:教案幼儿园)

古代重阳节的习俗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重阳节并不陌生,你知道古代重阳节的习俗吗?

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古代重阳节的习

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重阳节的习俗1: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

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

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

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成为重阳的主要节

俗。晋朝隐士陶渊明爱菊之高洁,以菊明志。九月九日这天,他虽家

贫无酒,但依然出门坐进宅旁菊花丛中,久之,满手把菊。突然,江

病疗疾的巫术用品。《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

增年益寿,除患害也。”而悬茱萸子于室内,即有 “鬼畏不入”的效

果。重阳成熟的茱萸具有如此神奇的驱邪效用,人们自然会对它另眼

相看,将茱萸称作“辟邪翁”。

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以驱邪求吉。王

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记述了这一情景:“独在异乡为异

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

见,唐时重阳节登高茱萸插头习俗的流行。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

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

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庸人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云:

“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从节俗的原始意义看,茱萸与登高的

结合应该是最早的。但在宋元以后,插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随着

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

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酒)的地

位最终盖过厂“辟邪翁”(茱萸)

古代重阳节的习俗3:重阳糕

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

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称为“饵”。饵的原料是米粉,米

登高,蒸米为五色糕,剪彩旗供小儿娱戏。花糕主要有“糙花糕”、

“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糙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

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

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

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

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

百事俱高。作三声”(吕原明《岁时杂记》)。糕不仅谐音“高”,而且

重阳糕上的诸种饰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如糕上置小鹿,称为食禄

糕。糕上的枣、栗、狮子之类饰品,都是中国传统的祈子象征物,它

们明白地表示着人们在秋收时节祈求子嗣的愿望。重阳还是出嫁的女

儿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俗谚

有“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所以重阳如端午一样,被称为“女

化工总控工-家人的爱

古代重阳节的习俗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20:0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947481994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代重阳节的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代重阳节的习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