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篇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
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
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
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
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
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
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
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
成了"过年"。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
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
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
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
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
年"。
春节
【春节的由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
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
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习俗】
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爆竹,长辈给压岁钱,食俗:
蒸年糕,包饺子……
元宵节
【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
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
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
1 / 11
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
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
从昏达旦,至晦
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
国民间传统节日。
【习俗】
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踩高跷、舞狮子。。。
清明节
【由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
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习俗】
祭祖、扫墓、荡秋千、蹴鞠 、踏青、植树、放风筝。。。
端午节
【由来】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
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屈原说最受认可。
【习俗】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七夕节
【由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
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
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
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
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
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
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
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
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
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
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习俗】
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
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
2 / 11
中秋节
【由来】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
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
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习俗】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来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
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
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
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
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习俗】
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
腊八节
【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
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
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
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习俗】
喝腊八粥,吃腊八蒜。。。
小年
【由来】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地方日期不
同,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
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
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
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
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
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
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习俗】
祭灶王,扫尘土、贴窗花、贴春联、当洗浴、宜婚嫁。。。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 / 11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
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
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
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
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
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
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
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
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
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
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
深夜。为了保持与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
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
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
造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
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出来观灯,这就为青
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
述。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
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
其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曲
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
处,则停下来饮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他的疑问说
4 / 11
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
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
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
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
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
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
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后来
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
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
木钻木取火,还要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教节日。这个节日大
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
吃春季瓜果纪念。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
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
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曹娥碑》
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
无关。《越地传》则说这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
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九、七夕乞巧
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固然,
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青年男女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里,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的艰难,
但恰恰唯其艰难和险阻,才激发起坚韧和持久,因此,这个故事才会长久地在人们中流传,
才会附丽到七月七日这个仲夏夜的晚上,
早在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就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是说,至少在
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最为突出。《史记·天官书》
说织女“是天帝外孙。”,也就是天孙的由来。《星经》:则说“牵牛,名天关。”,牵牛星就是
牛郎,而河鼓则是后来转义。
十、中元鬼节
5 / 11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
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连救母”的故事,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
台唱杂戏“目连救母”。后来的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就开始了。中秋围坐
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
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下的词。
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
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事时,
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
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王维《九
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插茱萸少一人。”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
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
黄羊为牲。到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各种果子杂料煮
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
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吃,
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
发明了“腊八粥”。 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
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
个夜晚,至今在神州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氛。
篇三:我国传统节日来历和风俗习惯
我国传统节日来历和风俗习惯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元旦:
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
“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
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
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
6 / 11
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
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
1日定为元旦。
2.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
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
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
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
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
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
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
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3.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
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
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
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
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
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
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
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
千等。
4. 二月二龙抬头: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
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
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
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
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
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
“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
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
今还有。
5. 清明节: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
7 / 11
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
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
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6. 端午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
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
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
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
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
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
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7.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七夕,陈瓜果子于庭
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
“少女节”。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
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
相同,各有趣味。
8.中元节:
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
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
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
区流传下来。
9. 中秋节:
中秋阖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
"。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
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
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10. 重阳节: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
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
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
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
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
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11.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
8 / 11
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我国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
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12.小年: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
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
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
称过小年。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
的传统食品。
9 / 11
10 / 11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8:4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898611993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