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3-10-28 17:57:21 阅读: 评论:0

怎么做礼物盒-全民健身舞

重阳节的由来
2023年10月28日发(作者:5折优惠)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重阳节的由来

篇一:重阳节的来历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节日——重阳节。这个节日又称为“老人节”。但是你知

道重阳节的来历吗?今天我就简单地向你介绍一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

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

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

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决心出去访仙学艺,

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

力无边的仙人,日夜苦练仙人给他的降妖宝剑。仙人让他在

九月初九为民除害,并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恒

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

1 11

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当然这只是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的一个神话故事。

实际上,重阳节的来历有它自己的背景。早在春秋战国

时,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

观清都”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

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了。晋代

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

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

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

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

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看来,重阳

节的来历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了今天,重阳节已经

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人节,这对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

风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二: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佳节登高踏秋、外出

避灾、久久敬老、赏菊饮酒、聚会祭祖,这是在中国流传了

两三千年的传统习俗(风俗最早源自战国,而节日确立于唐

)。九月九,两个最大的数字“九”搞在了一起,这是多

2 11

好的日子啊!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

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

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

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

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

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

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

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

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

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

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

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

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但这3种说法究竟

哪种正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

不过也有有关重阳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

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

躏。

3 11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

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

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

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

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

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

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

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

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

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

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

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

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

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

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

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

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

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上中学时,大家都学过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感情是何等丰富而真挚!应该谁都

会背诵、朗诵,对谁都会是印象深刻、影响深远的。

因为此节是在大唐王朝正式由朝廷确定的,故唐朝诗人

写重阳节的诗歌非常多,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最为著名亦最为优秀外,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秋登兰

山寄张五》、杜甫的《登高》、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杜

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卢照

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王勃的《蜀中九日》等也很

著名、很优秀。

毛泽东亦在战争年代写过一首很豪迈自信、乐观积极,

而风格绚烂、清新,自然尤其著名的《采桑子·重阳》“人

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

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有意思的是,四川南溪县的读书人,旧时还会在重阳节

于龙腾山岑山楼聚会,以纪念唐朝著名边塞派诗人岑参,并

称之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

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而且重阳不像端午一样,竟然被人家(韩国)抢先申请了

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奇耻大辱!重阳想必是铁定属

于中国的了。

20XX121日,河南省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

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20XX520日,该民俗

5 11

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

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国政府在1989年将重阳节确定为“老

人节”“敬老节”。九月九,谐音“久久”长寿,自然最适

合“敬老”了。

不过,韩国、日本的重阳节也过得很热闹、隆重、有特

色。前者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后者吃茄子,

吃栗子饭、祭菊。

重阳节登高是最好的了。全中国大部分地方此时正值秋

高气爽,金风飒飒,长空白云,水天一色,花草树木万紫千

红,气候不冷不热、晴朗如洗,登绝顶眺望高瞻远瞩,大好

山河尽收眼底,既观览美景又运动身体,全家男女老少有说

有笑,恩爱和谐,团聚互助,赏天伦之乐、得颐养天年,“天

意怜芳草,人间重晚晴。”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

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

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

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

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

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

6 11

母亲节的作文-什么吞枣

重阳节的由来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7:5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87041199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阳节的由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阳节的由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