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合集15篇)
中班数学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学习7、8的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两份各有几种分法。
2、初步感受两个部分之间互换的关系。
3、能将记录与同伴进行相互检查并发现问题,养成互查的习惯。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
性。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学过6以内各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7、8的涂色活动圆圈图各一张,彩色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6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剪下《幼儿用书》(p19、20
页),双色圆片片;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7或8的双色圆形片片,记录纸,笔。
(三)活动过程
1、快乐圆点怎样涂?
--教师:许多小圆圈来和我们玩游戏。出示7的圆圈操作单,请幼儿观察并
说出总数,知道今天分合游戏的总数是7。
--教师:我们来变个小魔术,把每排圆圈中的一些变成彩色的,你想怎样变。
--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涂圆点,提醒幼儿按一定的顺序涂色,如:提醒幼儿
按一定的顺序涂色,如:第一排涂一个圆圈,第二排涂两个圆圈……引导幼儿涂
一色后用两种方法记录,如 77∧∧1661--教师再出示8的圆圈操作单,请幼儿
观察总数是几。
--引导幼儿猜测:把8分成不同的两份,可能有几种分法?鼓励幼儿去试一
试,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2、小组操作活动--涂色,观察每排苹果的数量和颜色,请你依样按序给苹
果涂色,按颜色把苹果分成两份,并在左边记录,完成7的分合式。
--连线。观察阅读花朵里的数字和花盆上的总数,请你划线将两个花朵合起
来的总数与相应的花盆连起来。
--翻泡泡,幼儿先将圆片按一种颜色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翻一个圆片
记录两次,最后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
3、活动评价--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结果,展示幼儿的记录单,进一步巩
固按顺序记录的方法。师幼共同得出7分成不同的两份有6种分法,8分成不同
的两份有7种分法。
--展示按互换关系记录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这种记录方法和按序记录的
方法有什么不同?并请幼儿介绍是怎样记录的,鼓励幼儿也可以尝试用该种方法
进行记录。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
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
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
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
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
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中班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
2、发展幼儿思维敏捷的能力
教学准备:头饰、小猴、小猫、小狗、小兔、各种水果图片、小篮子若干
设计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们摘来了水果,小动物
也摘来了水果,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复习5以内的加法
1、师:瞧!这是谁呀!出示图
幼儿:小猴子
师:你们猜小猴子摘来了什么水果?
幼:香蕉
师:猜对了,小猴子呀,把第一个盘子里放了2根香蕉,第二个盘子里放了
3根香蕉(师边说边出示香蕉)想一想小猴子一共摘了多少根香蕉?
幼:5根
师:没错,2根和3根合起来是5根,我们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谁
会?
幼:2+3=5
教师板书,领读
交换2和3的.位置
师:谁还会列一道加法算式?
幼:3+2=5
教师板书,领读
2、师:看!这是谁呀!(出示图)
幼:小花猫
师:小花猫摘来了苹果,它也把苹果放在了两个盘子里,第一个盘子里放了
1个,第二个盘子里放了3个。(出示图)想一想,小花猫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幼:4个
师:你们算得可真对呀!谁会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呢?
幼:1+3=4教师板书,领读
师:交换3和1的位置,谁会把它变成另外一道加法算式呢?
幼:3+1=4教师板书,领读
三、复习5以内的减法
1、师: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小狗呀!它摘了5个梨,可是到家它就吃
了3个梨(出示图片)你知道它还剩几个梨吗?
幼:2个
师: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幼:5—3=2教师板书,领读
2、师:小兔子也摘了水果,它呀!摘了5个菠萝,可是到家就吃了1个(出
示图片)想一想小兔子还有几个菠萝?
幼:4个
师:你们算的真快,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5—1=4教师板书,领读
四、复习5以内的加减,做练习
师:我也到果园去摘水果了,快看我摘的水果是什么?
幼:柿子
师:可是,我的这些柿子上都有一道算式题,得数是几,就放在几个篮子里,
你能帮帮我吗?能
(教师边说边出示柿子和篮子,找幼儿帮忙)
教师口述5以内加减法应用题,幼儿列式计算
五、课堂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到家把这些水果画下来,展现水果丰收的景象好吗?
中班数学教案3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的主旨在于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
此,本次活动中我以故事贯穿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的序数。本次活动意
在强调序数学习的重点——方向性;让幼儿从单一方向(一个维度)理解10以
内的序数发展到从不同方向(两个维度)理解10以内的序数,这种层层递进的
设计以及富有生活情趣的操作图卡能更好的让幼儿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序数,能用序数词“第几”表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2.学习从不同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小火车1辆,10种动物卡4套、箭头方向卡、小房子;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小火车、小绿人和衣服、玩具架及玩具各4
套)
活动过程
一、区分序数和基数
1.情景:10个小动物在火车站站牌下排队准备上火车。
2.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动物?从站牌开始数,小青蛙排在哪?”
二、出示火车
从左到右或从右向左感知10以内序数
1.师:“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我们一起来说是小动物们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从火车头的方向数,小熊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从火车尾的方向数,小熊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2.幼儿操作:按照车票把小动物送回相应的车厢。
3.师:“从火车头的方向数,青蛙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从火车尾的方向数,青蛙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三、小动物排队
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感知10以内序数
1.师:“下车了,小动物们排好了队?谁排在第一个?”
“小朋友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要数的方向呢?”(箭头)
2.幼儿操作: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向箭头应该怎样摆?按照从下到上的方向箭
头应该怎样摆?
3.学习说出序数词“第几”。
师:“从箭头方向数,××小动物排在第几?”
四、分组活动
1.给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按照车厢上箭头及序数找到相应的车厢,并和旁
边的伙伴说说第几节车厢是什么颜色的。(1维1组)
2.给能力中等的幼儿提供:按照指示卡的指示到到玩具架上相应的玩具,和
旁边的伙伴说说第几层玩具架上放着什么玩具。
3.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按照箭头及序数给小绿人找到相应的衣服。(1维
多组)
4.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看箭头找方向,学会了根据指示牌中的序数找到
相应的东西,在这次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很不错!我们来给自己一个鼓励吧!”
中班数学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把粗细不一的物体摆在桌面
活动目标
1.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
方法。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
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
棒子3根。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
2.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
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
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
粗,头发细等。
(二)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
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
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
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
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
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
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歌
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中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
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
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可是我把密码忘记了,你
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神奇的箱子里)(出示密码箱与三个神
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
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如果不
一样多,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找到数字:1、2、3、4。
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打开信
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
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
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
桌子上去找(幼儿第二次操作)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打开信
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刚才老师的数
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
误,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
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师:密码箱终于打开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快乐情绪),刚才
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
颗。
五、结束部分:随音乐跳舞庆祝。
中班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瓶子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2、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能按数取物。
3、能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
教学准备:
大小、高矮、材料不同的透明瓶子每人10个,1——10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黄豆、蚕豆每组一盆;大箩筐10个,贴上1——10数字。
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1、上放的是什么?
2、这些瓶子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操作排序1、第一次操作,幼儿自由将瓶子排成一排。
你有几个瓶子?
2、二次有规律的排序。
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把瓶子宝宝排成一排的3、三次操作,引导幼儿将瓶子排
列成中间低两边高的“V”字形。
三、给瓶子宝宝编号1、请幼儿取出信封里的卡片,看看有哪些数字。
2、请幼儿将1——10数字分别粘贴到10个瓶子上。
四、给瓶子宝宝喂豆子1、教师提出要求:请幼儿给每个瓶子喂和它身上贴
的数字一样数量的豆子。
2、幼儿操作,按数取物。
3、验证,请幼儿把瓶子给客人老师看一看是否正确。
五、分类请幼儿将瓶子送到和它数字一样的箩筐里。
中班数学教案7
中班数学教研活动:树在哪里
活动目标
1、理解网格中行、列坐标的意义。
2、能写出每个目标物体的位置。
3、愿意动手动脑,独立分析网格的定位。
活动准备
教具:《大树在哪里》、《礼物在哪里》记录单、记号笔
学具:《大树在哪里》、《礼物在哪里》作业单、游戏图、骰子、记号笔
一、创设情境,理解坐标。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一过,寒冷冬天就到了,森林里一些珍贵的大树害怕
寒冷,需要保护,你们愿意当护林员提前给他们做好防暖措施吗?去做护林员,
首先必须知道这些大树的地址,我们来看一看。
1、再认网格图
这是一张网格地图,上面有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2、理解行、坐列的意义
⑴听指令辨认,我来试试说一棵大树或者一个空格的地址,你能帮我找出这
是哪棵大树或者是哪一格吗?
⑵指认大树说地址
⑶个别幼儿记录地址
3、介绍规则
小小护林员们,你知道怎么把这里每棵大树的地址写出来吗?先写……再
写……(先写大树下面对应的标记,再写大树左边对应的标记)
4、介绍平行活动
你们做护林员很辛苦,为了奖励你们,森林里还准备了一些小礼物,不过需
要你们自己找到这些礼物。这个活动就叫“礼物在哪里”,也是要求把所有的礼
物地址都写出来。
操作要求:做完以后,可以用活动夹带走你的网格图,收好学具,和其他小
朋友相互交换活动。
二、自选操作,巡回指导
1、分组操作:教师提示幼儿先完成自己小组活动然后再换组。
2、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各组幼儿操作情况,重点指导新活动。选择指导对
象,进行分层指导。
3、相互检查:提示先完成操作的幼儿互相检查结果。
三、分享交流,互相评价
1、交流
今天哪些护林员写了大树和礼物的地址?谁愿意拿着你的活动单来和大家
分享一下?请幼儿检查:“是这样写吗?”你是怎么确定网格上的地址的?鼓励
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经验。
2、整理:请幼儿整理自己的作业单,并将操作材料归位。
四、幼儿游戏,提升经验
1、这些网格图还想和你们做游戏,看看上面什么变了?老师这还有两个游
戏骰子,分别有颜色和数字,待会就请小朋友两两合作,一个小朋友同时仍两个
骰子,另一个小朋友根据两个骰子提示用玩具跳一跳,完了一会后,和好朋友交
换玩游戏。明白了吗?
2、你们玩得开心吗?让我们把这些游戏图放到区角里藏好,以后再玩吧。
中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比较长短、粗细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
在比高矮之前呢?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
(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
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
些。
二、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
(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1)教师: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
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2)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
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三、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
(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四、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中班数学教案9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单个基本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帮助幼儿利用这些
图形组合成一些神奇的图案,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
的。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征,本次活动将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联
系生活中观察的物体,启发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创作能力,感受图形
组合创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知道图形是能变化的。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3、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重点难点
知道图形能变化;能将图形组合创新。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若
干个。
2、固体胶,美术纸、勾线笔、小篮子。
3、不同图形组合成的图案(花、小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秘的魔术袋,小朋友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幼:
想!)
2、出示魔术袋:神秘袋子东西多,请你伸手摸一摸,看看摸到了什么?(请
一个幼儿上台摸出各种基本的图形,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哇,原来魔术袋里面装了我们熟悉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梯形、圆形、椭圆形和半圆形宝宝。
4、师:今天我们要和这些图形宝宝一起变魔术,看看谁是最会变的魔术师。
二、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1、师:"这些图形宝宝个个都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看看吗?"(分发各种图
形给每个幼儿)
2、出示正方形宝宝,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让它变成其他图形。
师:"我是一个正方形,可是我可以变成长方形,不信你们看!"(边说边做)
"如果我想变成三角形,小朋友你有办法吗?","我能变成小正方形吗?怎么变?
"(请幼儿动手试试看)
3、出示圆形宝宝:"我是圆形,我可以变成什么图形呢?"
4、师:中班小朋友真会变,办法真多!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图形宝宝变的魔
术作品,你们想看看吗?(幼:想!)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对图形进行组合:
1、师:"这些图形宝宝都很可爱,而且它们都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它们可
喜欢在一起玩《手拉手》的游戏了,瞧,《手拉手》游戏开始啦!"
(1)师出示组合图案:花,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朵花漂亮吗?它是由几
个什么图形变成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2)师出示组合图案:小猪,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只小猪可爱吗?它是
由几个什么图形变成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2、师:"你们也想和图形宝宝变魔术吧!在变魔术之前,老师要告诉小朋友
们游戏规则。"
(1) 一人一张美术纸、固体胶、勾线笔。先想好你要变的图案,在篮子里
找出你们需要的图形宝宝,把它们试拼在纸张上。等找到想要摆放的位置后,再
把图形固定在纸张上。图形拼摆完成后,可以利用水彩笔添画上简单的线条,让
图形宝宝更加好看。
(2)在美术纸的后面写上号数,并保持画面干净。
(3)组合的图案与老师示范图不一样,可以是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幼共同欣赏与经验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进行欣赏。
(1)请幼儿上台给大家介绍自己的魔术作品是什么,由哪些图形变成的。
(2)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呢?
2、师小结:哇,我们中班的小朋友们都很厉害,都是小魔术师,变出这么
多神奇的作品,来给我们自己棒一棒!
五、活动延伸。
师:用图形宝宝可以变出神奇又漂亮的图案,那小树叶可以变出更多漂亮的
图案吗?小朋友们周末和爸爸妈妈去收集很多不同大小的树叶来变一变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
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活动中,师生互动方面较好,能为幼儿提供观察、
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中班数学教案10
设计思路:
1、主题活动中融入的数活动
近日我班正在进行“动物世界真奇妙”的主题活动,在认识一些鸟类的过程
中,孩子们开始对于各种各样的蛋产生了好奇与浓厚的兴趣,此时抓住孩子们的
兴趣点,将孩子比较熟悉与喜欢的四种鸟卵作为孩子们数数的载体,既帮助孩子
们积累了相关的数经验,同时也进一步地增强了孩子们对于各种鸟卵的兴趣与认
识。
2、数活动中融入的趣味游戏
数活动本身逻辑性概念性较强,而幼儿又是具体形象性思维,在设计活动时,
我将数活动融入到有趣形象的游戏环节中,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富有情
节的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数经验。
3、本班幼儿数经验的最近发展区
有序数数对于我们班的孩子而言已没有多大挑战性,大多幼儿都能较为准确
地点数,然而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中我也发现孩子们在点数一些排列成封闭状
的物体时,由于缺少方法,常常出现数错与数不清的现象。孩子已经积累了较多
的点数经验,但是在点数中缺少方法,所以在数一些乱序排序与封闭式排序的物
体时,出现了困难,因此,只要在方法上稍加引导,就能使幼儿较好地掌握了。
4、活动中的生生互动
在学习活动中,孩子们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更能为幼儿所接受。数活动
中我多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法,一来在活动中教师能更为全面地观察幼儿的活动
情况,二来给幼儿较大的选择与操作空间。此次分组,我主要是随机抽样分组,
幼儿中存在个体差异、能力差异,在设计活动时我考虑到了给幼儿提供生生互动、
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探索、发现数数方法之后,与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
自的经验,让孩子来教孩子,从中又使孩子们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数数方法。
活动目的: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封闭式数数的方法,初步积累封闭式数数
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数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连线纸、水彩笔
2、鸡、鸭、鸽、鹌鹑图片及蛋样品各一只
3、摆放成封闭式的平面鸡蛋、鸭蛋、鸽蛋、鹌鹑蛋若干
4、数字卡片
5、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
1、游戏《连线找客人》
2、幼儿连线后,教师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注
意排序:鸡、鸽、鸭、鹌鹑)
二、配对
1、教师出示鸡蛋、鸽蛋、鸭蛋、鹌鹑蛋(特别介绍鹌鹑蛋)
2、幼儿配对,将蛋放在动物边上。
三、数鸡蛋
1、教师出示鸡蛋!
“鸡妈妈你们看它下了几个蛋啊?”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幼儿按意愿选择不同的蛋进行数数。
“请小朋友选择一种你要数的蛋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怎么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那个蛋呢?”
2、总结交流,数数的经验。总结时,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幼儿说对后,出示数字,比较谁生的最多
五、游戏:母鸡孵蛋
1、交代游戏规则
“着音乐一起学母鸡围着鸡蛋走路。音乐一停我们就快去找一窝鸡蛋蹲下附
小鸡哦”“快数数你一共附了几个蛋?”
2、游戏三边__来
中班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张握6的形成。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套精美的小夹子,娃娃纸盘、小红点。
活动过程:
一、复习5 以内数。
游戏:1 、听铃声夹夹子。
铃声开始,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数一数夹了几个夹子,并说出总数。
2、听铃声举数卡
铃乡开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数出夹子总数,并举出相应的数卡。
3、听铃声夹夹子教师敲铃,幼儿根据所敲铃声次数和提出的问题夹夹子,
并准确的说出相应的数量。
二、学习6 的形成
1、 探索6 的形成。
以娃娃和夹子做游戏的形式,为娃娃夹5个夹子然后提出,怎样使5 个夹
子变成6个夹子的问题。
小结:5 个夹子添上一个夹子是6 个夹子。5 添上1 是6。
2 、探索用圆点表示夹子的数量。
以娃娃点红点的形式提出问题:娃娃要和架子一样多的红点。请幼儿想办法,
操作并说出来是怎样使红点和夹子一样多的。
(1) 先点数夹子是几个,再数出与夹子一样多的红点。
(2) 取一个红点与夹子对应粘贴,然后数出红点总数。
幼儿手指实物与圆点,边指边说“一个夹子一个圆点……”
小节:6个红点可以表示6 个夹子。
3、 认识数字6 说一说6可以表示什么物品。
三 游戏:《挑兵挑将》
将幼儿分成两队,对诵儿歌“干草垛,叉兵刀,我的兵马让你挑,要几个?
要X个。游戏反复进行2——3遍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在计算的学习上,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
联系阶段过渡,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因为本次
活动选择了“学习6的形成”的教学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易于
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学习6的形成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教具,学具给幼儿提供
丰富的经验,从对具体事物的概括中,帮助幼儿理解数概念的实际意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使与动作,动作是幼儿建构思维结构的最坚实的
基础。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不宜
遗忘。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夹
子、盘子娃娃、红点。。。。。。让幼儿在不停的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动作内化
于头脑,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枯燥的,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到有趣的
游戏当中,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听指令玩夹
子游戏,为娃娃夹夹子,点红点找数字6等,从而是幼儿通过实物—点子 — 数
字掌握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教案1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一样的小熊在哪里
设计思路:
在《一样的小熊在哪里》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色彩鲜艳的操作材料,
让幼儿进行比较,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异,并给小熊配对,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
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按顺序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衣着相同的两个小熊找出来;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视觉辨认》;
2: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22页;
3:小熊卡片24张,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各6张,分4组;
4:水彩笔、粉笔。
活动流程
1:引入活动;游戏:“猜猜我是谁”;观察有条纹小熊的卡片;集体游戏;个
人操作。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
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走丢了,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弟弟很着急,所以,想请小警
察帮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个环节。
(二)游戏:“猜猜我是谁”
玩法:教师依次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依次出示4张不同衣着的小熊卡片,让幼儿观察,分别说出每张卡
片上小熊裤子的颜色。
(四)集体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教师将有衣着条纹不一样小熊卡片发给幼儿,幼儿将卡片举在胸前,
然后,在4个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样的小熊,就在哪个圈里。(游戏
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小熊裤子条纹的颜色排列寻找朋友,找到
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儿再次比较)。
(五)游戏:“找到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
1:玩法: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一样的小熊在哪里》图上的10
个小熊的衣着,然后让幼儿找出衣着相同的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
2:发书让幼儿自己操作,把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用彩笔圈起来。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
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
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两类特征进行二次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能分析出一组物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选择合适的标记进行
分类。
3.发展动手操作及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二次分类板,大小、颜色标记,大小、颜色(红、蓝)不同的衣服、裤子、
帽子若干
2.场景布置、各种毛绒玩具和颜色不同的塑料圈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乐乐超市快要开业了,你们来做小小营业员好吗?老板给你们分配的第
一项任务就是整理玩具部,请你将手中的玩具分类放到玩具柜上。(幼儿每人手
中拿一个玩具)
1.介绍玩具部的标记。
2.引导幼儿根据标记的提示将手中的玩具分类摆放。
3.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分类方法。
二、利用二次分类板,学习按物体的两类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师:玩具部整理好了,老板给我们又分配了一个任务——到服装部整理商品。
1.学习按物体的一类特征分类。(出示二次分类板)
先看看这些衣服或裤子、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方面
来观察)请小营业员先选择标记贴好,再将这些商品分成两类。
2.幼儿学习一次分类并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3.讨论二次分类的方法,先对已经分出来的左边的图形找出还有什么不同,
选择不同的标记贴好,并将左边的商品分到下面的两个格子里,再对分出来的右
边的图形找出还有什么不同,选择不同的标记贴好,并将右边的商品分到下面的
两个格子里
4.幼儿集体操作,将衣服、裤子、帽子进行二次分类。
5.交流并小结。
三、延伸活动
师:老板对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还想请你们到鞋子专柜来整理,今天
回家后,你们就先将家里的鞋子整理一下,想想你会整理分类整理?
中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的:
1、会区分物体的厚薄,并会正确运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
2、会按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知道厚薄师相对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书本、砖头、积木、纸张、衣服等。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厚薄排队》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物体的厚薄。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的东西,有的厚的有的薄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
有什么东西?(书本、砖头、积木、纸张、衣服等)什么东西是厚的什么东西是薄
的。
(二)、学习比较厚薄的方法。
师:你觉得这些东西里面哪个东西最厚呢?哪个最薄?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除了用眼睛看得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外,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厚薄
呢?(还可以用手摸、或压得各种方式进行比较)
(三)、按照厚薄的差异排序。
师:请小朋友这些物品排排对,要求,从厚的到薄排和从薄到厚排队。
讨论:你是怎么排队呢?什么方法更好?
(四)、完成操作材料《厚薄排队》
小结:可以从厚到薄排队,也可以从薄到厚排队,厚薄师相对的。
12
中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实物学习2的减法,认识减号并理解其意义。
2、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活动准备
书两本、磁性小兔2只、数字1、2和减号、等于号若干。学具盒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做“碰球”游戏,复习2的组成和分成。
“今天我们来做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要是2。”
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嘿嘿、你的1球碰1球。
2、复习2的加法
老师叙述:事件一、草地上有1只小鸡,又走来1只小鸡、草地上一共是几
只小鸡?幼:一共是2只小鸡。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说说这件事“草地上有1
只小鸡、又来了1只小鸡、草地上一共有2只小鸡。这应该用什么算式来记录。
(加法)为什么你们知道要用加法算式来记录?(因为草地上的小鸡变得越来越
多了)谁来用加法算式来记录一下这件事情?
事件二、生日那天、爸爸送给芳芳一个娃娃、妈妈又送给芳芳1个娃娃,她
一共有几个娃娃?(2个)同样让幼儿在黑板上将算式列出来。
小结:刚才草地上的小鸡和芳芳的娃娃都变得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用了加
法算式来记录。那接下来的事件是不是也用加法算式来记录呢?为什么?
2、学习2的减法。
(1)、出示两本书:“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了什么?”(2本书),老
师有2本书,给了1本给小朋友,老师手里还剩下几本书?(1本)你是怎么知
道的?老师可以用一道算式表示刚才的事情。老师出示算式2-1=1。这道算式表
示什么意思呢?老师手里有2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2)给了小朋友1本书用
数字几来表示?(1),手拿减号(-),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
号)怎样读?(减)。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读作2减1等于1。这道算式你
们会读吗?大家一起来读两遍。
(2)、出示磁性小兔:“草地上有2只小兔,走掉了1只小兔,草地上还
剩下几只小兔?你是怎么知道的?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记录这件事情?大家看他
记的对不对 ?我们一起来说说这道算式,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减号表示什
么?还剩下几只小兔/(1只)。他记的对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道算式。
小结:这两种情况下,物体都变得比原先少了,说明就要用减法算式。
3、幼儿操作,复习2的减法。
(1)、先交代要求,听清老师说的题目,再用数字和符号摆出一道算式题。
(2)、请小朋友轻轻打开学具盒,听老师报应用题,幼儿摆算式。
(3)、摆好后检查幼儿幼儿的操作结果。
(4)、请个别幼儿读一读他的算式。
4、要求幼儿收拾整理学具盒。
教学反思: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
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
的经验。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3:4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717561991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班数学教案(合集1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班数学教案(合集1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