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3.1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王国问题的解决;“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2.思想教育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
繁荣昌盛的封建帝国。
(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封建的中央
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能力培养目标: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巩固。培养学生对比、综合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教学思想: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对比分析,从而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
历史结论的能力。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负责搜集有关汉初的分封和西周分封,休养生息
政策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等资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了,
但是,秦朝开始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它在汉朝又获得了更加深入和广泛
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汉武帝的作用最为突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
请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然后归纳休养生息政策的概念、原因、措施和作用。
3.文景之治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竹简图片和资料。或者请学生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师首先解释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到“文
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
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
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措施。锻炼学生学习在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
2、削弱封国势力
教师首先请学生介绍汉初的分封情况,再展示中山靖王刘胜的豪华墓葬,引导学生自学
“七国之乱”和“推恩令”的内容。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
(1)汉初的分封和西周的分封有何不同?二者所起的作用怎样?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西周的封国情况,提出讨论:西汉封国与西周封国的异同。
相同点:
a.分封目的:均为巩固中央政权。
b.分封对象:均为亲属或功臣。
c.封国的权利和义务: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权利,实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都要服从天
子或皇帝的命令。
d.封国行为:最后均有叛乱。
不同点:封国的结果:
a.西周: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
b.西汉:对于王国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结论: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当中央政权强大时,能够
控制封国,稳定统治,但当中央政权衰落时,将无力控制封国,其统治也将难以维持。
(2)“七国之乱”之前各诸侯国的发展状况如何?这种局面对西汉的统治是否有利?汉
景帝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3)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比景帝的“削藩”哪个更好?“推恩令”的实施起到了什
么作用?
3、强化监察制度
汉武帝非常重视人才,学生可根据材料介绍一两个下层人物,突出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
人才。
在重用贤才的基础上,汉武帝又大力加强监察制度。请一位同学讲述有关汉武帝对待官
员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汉武帝的专权。
4、西汉的鼎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时期西汉走向鼎盛的原因。可以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和汉武帝本人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请学生简要描述西汉极盛时期的疆域。
课堂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一定要特别点明汉武帝的“大一统”
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xx多年的中国都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后作业:
写一篇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对今日中国的影响的小论文。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采用了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动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
生体会历史情境,思考并表达各自的见解。
在解决“大一统”这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时,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提
出问题引发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教师在教学设
计中注意了课前准备和课后活动,使课堂教学获得了双向延伸,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1.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社会十分贫困 B.秦朝灭亡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 D.刘邦远见卓识
答案:A
分析: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讲清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
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选项B、C、D都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主观原因。
2.西汉“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的核心是( )
A.“大一统”即管辖疆域的大统一
B.由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而提出
C.皇帝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天下臣民皆听命于皇帝
D.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答案:C
分析:“大一统”的含义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统一领导,而形成高
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明确他是西汉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就不难选出正
确答案。
选题角度:
第一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初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以及对休养生息
政策的客观原因的理解能力。同时,此题也考查学生对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区别能力。
第二题也是一道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理解能力。同时,
此题也考查学生对“大一统”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
活动主题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活动准备
从第三者13课完成的《我看秦始皇》小论文中了解秦始皇的事迹。
每个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汉武帝的事迹。
活动过程
利用《我看秦始皇》小论文,讨论秦始皇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利用汉武帝的事迹讨论汉武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找出秦始皇与汉武帝的相同点。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的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
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秦皇汉
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例如毛泽东在其诗
词《沁园春.雪》中写有“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诗句。
活动总结
在学生课堂讨论和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并简要说明应当如何对重要历史人
物的主要业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3.16《汉朝的科学技术》教案 冀教版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讲汉朝的科学技术,主要是科学成就和医学、数学成就。通过图片展示造纸
术演进和制作工序,教师讲述和学生自主阅读归纳相结合。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2.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
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2.通过归纳汉朝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朝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
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
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汉
朝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造纸术的发现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2.张仲景和华伦的医学成就。
(二)教学难点
1.汉朝的文化成就是汉朝国家发展的一定反映。
2.汉朝文化成就对世界的贡献。
●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法,对比归纳法。
●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二)素材准备
课本设计人物的图片、造纸原料和工序的图片、弃笔从戎的故事等。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提问:
1.秦汉时期的起止年代,经历过哪几个朝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共440
年。秦、西汉、新、东汉)
2.这一时期内,我们学过的哪些内容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秦的统一、
秦长城、秦兵马俑、汉丝绸之路等)
然后总结,这一时期,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
化交流加强,秦汉时期文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节课我们学习:
(板书)第16课 汉朝的科学技术
(讲授新课)一、蔡伦和造纸术
纸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最主要是用作书写材料。大家想一下,在纸发
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呢?(学生回答:甲骨文、金文)教师补充,在汉朝发明纸
以前人们使用的是竹简和帛作书写的材料。(展示这几种书写材料的图片。)
这些书写材料同纸相比,有什么缺点呢?(学生发言)
竹木简在纸发明以前是人们的主要书写材料,但由于竹木简很笨重,带来许多不便。据
说,秦始皇一天批阅的竹木简奏章重120多斤,到了汉武帝时依然难免其苦,大家教材,这
是文人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汉武帝看
了一个月。帛又太贵,不能大量的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轻便、实用、经济的书写材料,于是造纸术应
运而生。大量的考古发掘都发现了属于西汉前期的纸,从而证明了纸的发明是在西汉。(展
示考古发掘的纸德图片。)
(板书)1.蔡伦改进造纸术
在蔡伦之前,我国劳动人民虽己发明了造纸的方法,但纸的质量还比较差,产量也不高。
东汉时,宦官蔡伦负责管理为朝廷造纸的作坊,(展示蔡伦的图象),它总结劳动人民经验,
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8第一个自然段,找出蔡伦用于造纸的原
料。
师问:当时蔡伦都用哪些原料来造纸?
生答: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
师讲:这些原料很容易搞到又很便宜,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成本,造出的纸的
质量比以前要好得多。不仅提高了纸的质量还提高了纸的产量,纸的使用也逐渐普遍起来了。
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板书)2.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
在使用纸以前,世界各地的人们书写材料各不相同。不是价钱贵就是很不方便。欧洲人
使用羊皮纸,又贵又重又厚,一部《圣经》要用三百多张羊皮纸才能抄完。最后指出我国造
纸术传播出去以后,解决了上述种种困难,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
和交流。纸的传播,纸最初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又向西传入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
欧洲和非洲。
教师提问:与竹木简和帛相比,纸的主要长处是什么?(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
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以提高学生对比能力。
(板书)二、《九章算术》
教师讲述:《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经过长期修补而成的一部数学著作,是集
体智慧的结晶。书中系统地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我国数学上的重大成就。书中有各类实际应
用的数学题246个,这些题按解体的方法和应用的范围分为九大类,所以称为“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在古代,朝鲜、日本都把《九章算术》当作数学教育的教科书。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9页小字内容和“小资料”,回答“说一说”,进行巩固。
(板书)三、张仲景和华佗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
秦汉时期,良医辈出,医药学名著很多,这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医学的完整
体系实在汉朝建立起来的。西汉的《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神农本草》,是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板书)1.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展示张仲景的图像,介绍其生平和从医的原因。教师讲述: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书中全面的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治病的原则,他著作中的理论、经验和医方,对治疗传
染病和内科杂症,一直具有指导意义,他被后世尊为“医圣”。
(板书)2.华佗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
华佗是东汉著名的医生。他擅长针炙、麻醉术和外科手术。华伦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他还创制了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这套体操模仿鹿、
虎、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使人体各部位得到适当锻炼,据说华佗弟子吴普每天做“五
禽戏”,常年不断,活到90岁,身体还非常健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内容。)
(课堂总结)
在秦汉时期,中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领先于世界的?(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内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很多成就是世界之最,处于领先地位。西汉初期,我国劳动人
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九章算术》的许多成就在当时世界
上是最先进的;华佗的麻沸散,并用它来实施外科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最早的,这
么多伟大成就,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板书设计
第16课 汉朝的科学技术
一、蔡伦和造纸术
1.蔡伦改进造纸术
2.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
二、《九章算术》
三、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2.华佗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3:1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6986574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3.1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北师大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3.1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北师大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