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0-28 12:49:14 阅读: 评论:0

汰渍广告-小班古诗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2023年10月28日发(作者:办公室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一

内容标准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了解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基本情况。

知道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建立一整套官僚体制和统一文字、统一货

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连接长城等加强和巩固统一措施的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讨论秦建立统一国家的进步意义。

识读秦朝疆域图,能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观察文字、货币、度量衡在统一前后的插图,指出统一后的优势所在。

识读秦代驰道示意图能指出通往齐、燕地区和吴、楚地区的驰道;能正确指出秦

长城西起和东至的所在地区。

归纳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时的各方面活动,并就秦始皇建立强权正体和实行统一措

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秦的统一,明确秦统一六国实现从小国林立到国家一统的演进,符合历史

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通过学习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感知这些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

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要点

1.重点 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分立混

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国家,而统一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秦始皇将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机构。

为我国长达2000年多年历史的基本制度。经济文化上的整齐划一举措,不仅加强了统一国

家制度的交通,而且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总之,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

施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我国古代民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中有利与不

利因素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地从政治上的强权统治和经济

文化[1mi]上的促进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能较全面认识统一措施的作用。

教学分析

1.秦灭六国

指导学生运用第6战国形势图,结合秦兵马俑骑士与战马图以及长平之战

的材料,组织学生分析秦王政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掌握秦先后灭掉六国的次序。

比如:蚕食韩魏,利于东进;长平之战,伤赵元气;十年激战,兼并六国。

组织学生着重讨论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进步意义。一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

期小国林立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二是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秦始皇在政治上采取的重大措施,运用秦政治体制示意图向学

生说明三点:

回忆三皇五帝,说明皇帝一词的名声煊赫与权力庞大。突出政自定皇帝

号后,这个称号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清朝被推翻为止。

介绍中央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职责、地位,介绍地方郡守、县令的职

责、地位,强调中央和地方的官职都由皇帝任免,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

引导学生分析秦始皇建立强权正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从巩固国家统一和加强统

治两方面进行分析。

3.统一措施

指导学生识读秦朝疆域图,能正确指出秦疆域四至的所在地,明确秦是当时世界

上大国的概念。以统治如此广阔的疆域,除了政治上建立强权正体外,秦始皇在经济和文

化上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导入统一措施一节。

运用教材的插图、资料,引导学生对文字、货币、度量衡进行统一前后的对比观察,

明确其优势所在。

识读秦代驰道示意图,知道通往齐、燕地区和吴、楚地区的方向。了解匈奴的情

况和匈奴对秦的威胁,强调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是人类文明的奇迹,激发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

组织学生开展对思考题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道的统一,你认为好处

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立,其进步又在哪儿?的讨论。

归纳秦始皇在建立统一国家上的各方面活动,并就秦始皇建立强权正体和实行统一

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复习旧课

师:第6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与社会变革(提问)“春秋五霸是哪五霸?(提问)“

国七雄是哪七雄?他们的地理位置在哪?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有关商鞅变

法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多记、多看、多想。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下面的内容。请同学们翻到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8 秦的统一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

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补充:

(yíng) (jùn)合书布点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找学生讲述教材内容,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布点小结

今天,几位同学对课本内容的复述,我是比较满意的。我想改变前几节课的做法,要求

述点的同学,先由我来指定,其他同学注意听,中途不要随插话,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

等别人把话说完,举手向老师示意,得到允许后,站起来,面向全班同学和教师表述自己的

观点。

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

快速提问(5分钟)

秦灭六国的时间?(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进一步提问:公元前

230年是几世纪多少年代?)

秦灭六国的策略是什么?(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秦灭六国的过程,概括为四句顺口

溜:秦灭六国计谋精,远交近攻二步行,打败削弱再灭亡,十年统一顺民心。)

秦灭六国的顺序是什么?(韩、赵、魏、楚、燕、齐,)

秦灭六国的意义是什么?(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自称什么?(“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秦国与秦王朝,秦

王嬴政与秦始皇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灭六

国后建立的王朝。灭六国,称皇帝前称为秦王嬴政,称皇帝之后称为秦始皇。)

秦始皇在中央设立的主要官职?他们的职责是什么?(丞相——掌管政务;太尉——

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他们孝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秦始皇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职权怎样?()

秦始皇采取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连接长城。)

识图:第43秦朝疆域,找出秦朝的都城、四至、长城的起止。

处理问题(约壹伍分钟)

为什么秦能灭六国?

客观条件——人民渴望统一。战国七雄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进行战争,

使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给人民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封建割据严重阻碍各地区间的经

济交往。《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

盈城。纵观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270年战国历史,可知孟老夫子的这番话并没有夸张的

成分。因此,人民渴望统一,结束分裂割据。战国七雄中谁能承担统一的历史重任呢?

主观条件——“战国七雄秦国实力最强。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它是各诸侯国变法

中比较彻底的,变法后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得到发展,成为

国七雄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因此,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重任就落在秦国的肩上了。

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中央集权制度

集权就是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于中央。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军国

大事,均由皇帝一个裁决,中央的主要官员都必须绝对服从皇帝和执行的命令。指导学生看

44页图秦政治体制示意图

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及其影响:(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相关图片)

文字 小篆 隶书

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日常文书来往通用的是隶书。

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

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后世各种汉字字体都呆溯源于秦。

货币 圆形方孔钱

圆形方孔钱与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历史都依照秦钱的样式铸行,

通用了两千多年。

货币统一,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货币,解决了拾、流通的困难,方便

了经济交流。

度量衡

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车道

驰道,意为奔驰车马之道。直道意谓路线直、距离近、行驰快的道路。

解决了交通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立,其进步又在哪里?

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加强军事力量;有利于巩固民

族的团结。

贯通评价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秦始皇开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建立

一整套官僚体制。同时采取统一文字、货币统一、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和直道、连接长城

等加强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秦的统一在历史上且有进步作用,对中

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初中历史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

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

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

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

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影响。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

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

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

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

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

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

(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

3、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

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

知识,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

认识。

4、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

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作业:课后作业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三

课标内容: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厥的关系;

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1、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

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

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2、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3、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4、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

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难点: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导学程序:

导入新课:1、提问: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情况?

2、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这一时期,唐

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教学纲要:一、天可汗:1、唐朝的疆域

2、边疆各族的分布

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4、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唐蕃和亲与会盟: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2、文成公主入藏

3、金城公主入藏

4、唐蕃会盟

课后作业

1、唐的疆域:东到( ),西达( ,东北至( )以北和( ,南及( ,是当时世界

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派兵攻打( )突厥,俘其首领( ,对他进行了优待。

3、唐太宗( )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 ”

4、唐朝对西域的管辖: )在天山以南设立( )都护府, )在天山以北设立( )都

护府。这些是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机构。

5、吐蕃是( )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 7世纪前期,吐蕃首领( )统一各部,建

立政权,以( 今西藏的拉萨)为都城。

6派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皇帝是 )派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的皇帝是(

7、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 ”了。

8( )至今还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9( )年,吐蕃与唐朝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信息经济-过中秋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2:4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68554199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历史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历史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