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 自相矛盾

更新时间:2023-10-28 11:09:20 阅读: 评论:0

劳动创造美-公园一角作文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 自相矛盾
2023年10月28日发(作者:过往不咎什么意思)

15 自相矛盾(第一课时)

备注教师: 修改教师: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

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交流故事,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成语故事吗?(喜欢)请你观察老师

出示的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一个成语吗?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成语《揠

苗助长》《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郑人买

履》)

2.谈话揭题: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成语故事无疑是传

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成语

的背后都有一个语言简洁、内容完整、含义深远的故事,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

的第15课就是一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自相矛盾,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题拓展,初步交流。

1.了解寓言:《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常带

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它的结构

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2.简介出处,了解作者。

1《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

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

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

了理论根据。

2)韩非: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

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

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子”

是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3.观察课文插图,结合题目说说自己的发现。

①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②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③演示象形字“矛”和“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

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

三、借助“矛”“盾”,引导交流。

1.咬文嚼字。

1引导学生结合对“矛”“盾”的了解,说说“矛”“盾”的特点。“矛”

锐利,“盾”坚固。

2)鼓励学生把“矛”和“盾”两个字与“锐利”“坚固”结合起来说一说,进

行词语搭配与说话的训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如:古代人在战斗中用锐利的

长矛刺穿敌人的胸膛;古代人在战斗中用坚固的盾抵挡敌人刀枪和剑戟的进攻。

2.观察插图,想象故事。

1)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教师给出词语:矛、盾、拿、卖,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想

象情景,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说说自己想象到的。(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拿

着矛和盾去卖。

2)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教师给出词语:矛、盾、拿、卖、夸、锐利、坚固。引

导学生借助图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说说自己想象到的。

①互相交流: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拿着矛和盾去卖。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

固,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

②问题引导:那个人是怎样夸自己的矛的?又是怎样夸自己的盾的?(有个卖矛

和盾的人,同时拿着矛和盾去卖。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固,说:“无论用什么

东西都无法刺穿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

被它刺穿!

3)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教师给出词语:矛、盾、拿、卖、夸、锐利、坚固、无

言以对、嘲笑,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说说自己想象

到的。(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拿着矛和盾去卖。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固,

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刺穿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

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刺穿!”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

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言以对。众人嘲笑他。

4)你见过像故事中的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的这样的矛和盾吗?(无法被刺

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3.谈话过渡:以上我们是用白话文来看图说话讲故事,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

那时候人们使用的语言文字和我们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称那时候人们用的是

文言文,我们称那时候人们写出的文章为文言文文章,韩非写出的故事又是怎样

的呢?让我们一起去阅读欣赏韩非的《自相矛盾》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会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

词语。

2.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难读、难懂)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教师指导。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学生自由朗读,熟读成诵。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读给别人听,争取别人的意见,把课文读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

人听。

15 自相矛盾(第二课时)

备注教师: 修改教师: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指导朗读。

二、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互相交流:讲述故事时要把哪些问题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

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3.了解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1)谁能说说文言文《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楚国;主要人物:一个楚国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楚人”

2)了解“楚人”

①“楚人”是做什么的?(卖盾和矛。

②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③“鬻”是什么意思?(卖。“者”是什么意思?(……的人。

④是能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一说。(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

人。

⑤教师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学生说“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

4.了解事情的经过。

1韩非是怎样描写事情的经过的?(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誉之曰”是什么意思?(“誉”,夸耀;“之”,这里指盾;“曰”,说;“誉之曰”的意

思是夸耀他的盾说。

3)那个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盾的?(“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

夸夸他的盾吗?(“吾”,我,我的;“之”,的;“坚”,坚硬,坚固;“莫能”,不能;“陷”

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很坚固,

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

4“又誉其矛曰”是什么意思?(那个人又夸耀他的矛说。他是怎样说的?(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矛吗?“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

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5)指导朗读。

①那个人是怎么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的?(学生各抒己见。)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

——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②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多人朗读,学生评价。

③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读出

“夸耀”的语气,注意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动作。

5.了解事情的结果。

1)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

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2)如果你就是其中围观的人,听了那个人的话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说?(学生自由发

言。

3)文中“或曰”是什么意思?(“或”,有人;“曰”,说;“或曰”,有的人问他。)有人说

了什么?(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用;“子”你;“之”

的;“陷”,动词,戳、穿;“何如”,会怎么样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

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4)面对别人的质疑,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有什么反应?(其人弗能应也。你是怎样理解这

句话的?(“其人”,那个人;“弗”,不能;“应”,回答。“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被问得哑

口无言。)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

触。

5)你认为,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什么的结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坚固,这跟他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一句话相矛盾。如

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锐利,这跟他说的“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一句话相抵

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6)指导朗读,读好人物对话,注意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动作。

6.了解后人评价。

8.反复读课文,熟读成诵。

四、总结学习方法,课本剧小表演。

1.交流学法:通过学习《自相矛盾》这篇寓言故事,你觉得文言文好不好学?(好学)你是

怎样学习《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的?(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熟读课文,读准语气,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反复

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2.表演朗读:学生自愿到讲台上表演读课文,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体会卖矛盾先得意扬扬地炫耀自己的矛和盾,后来被问住,张口结舌的语气、神态。

五、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你受到什么启发?(说话、做事必须实事求是,讲究分寸,而

不能相互抵触,或故意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学生

3.拓展交流: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刘彪大概是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肯定”和“大概”矛盾。

2)我估计今天一定会下大雨。“估计”和“一定”矛盾。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昨天”和“一夜”矛盾。

4)六一儿童节到了,会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五颜六色”和“红”矛盾。

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清明上河图就是仅有的一个。“很多”和“仅有”矛盾。

6)我今天的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一篇日记没写。“全部”和“只剩下”矛盾。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读全文。

2.总结全文:《自相矛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

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

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

15自相矛盾第一课时作业

一、拼音园地

hui hong niao kan zhe fu diao su mo ni ( ) ( ) ( ) ( ) ( )

fa jue gong xing yan jun jian zhuang kui wu ( ) ( ) ( ) ( ) ( )

二、对号入座

1、详

慈( 安( )和 )细

2、峻

)俏 严( )工 崇山( )岭

3、练

干( 锻( 磨( 操(

4、概

气( 慷( )括 感(

三、小法官

1“擎着”的“擎”是上下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

母“Q

2、秦兵马俑出土于西安以南30千米的临潼。

3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总面积有14620平方米。

4“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

话在全文中起着过渡作用。

5“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

起,踏上征程。”这是个比喻句。

四、填空

1“鸟瞰”的意思是指向 看,它的近义词是 。表示“看”这个

意思的词语还有: (至少写4个)

2擎”的意思是 文章中还有

表示这外

意思。

15自相矛盾第二课时作业

一、调音亭对的画/

大厦(sha xia 曝晒(bao pu 砌墙(qi qie 载重(zai zai

倾斜(qing qing 牲畜(chu xu 埋葬(mai man 接缝(feng

feng

二、想一想“发”可以组成哪些词语,然后写出能与后面搭配的

词语。

)规律 )才能 )精神 )电灯

)公告 )战争

三、辨字组词

墓( 畜( 砌( 漠(

暮( 蓄( 彻( 寞(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字, )称为金字塔。

2 过去了四五千年, 金字塔仍然巍然屹立在沙漠之国。

3金字塔 是埃及的象征, 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六、读一读,再想一想,然后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1kuo 轮( 概( )大 昂首( )步

2qi )械 )墙 哭( )暗投明

3mu 坟( 仰( )色 夜( )降临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70多座,其中最大

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

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

计,如果将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

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

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

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

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 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2 本段中采用了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1“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采用了 的方法,这样写的好

处是

2“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

去。”采用了 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除此之外,本段还采用了 的方法,如“

2 请用“ ”画出埃及人建造金字塔辛苦艰难的句子。

清风楼-初中函数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 自相矛盾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1:0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625601990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 自相矛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 自相矛盾.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