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
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
教学重点:
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难点: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授课过程
(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分钟。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2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的丝绸之路。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来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
“
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政治经济在发
展,文化也随之进步。我们在第课已经深深地被秦汉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所折服,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此时的
18
人文科学成就吧。
”
(展示课件封面:中国历史第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19
(课件:秦汉时期的文化人文科学宗教)
→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动手作了预习工作我们的附近有哪些佛教寺庙和道教胜地?有哪位同学做了调查和了解的,请向
“”“”
大家简单地介绍介绍。
生:长沙有的开福寺,还有岳麓山上的云麓宫。
生:我去过南岳衡山,衡山的寺庙香火很盛。
师: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中亚地区传入中原的,所以,它属于外来宗教。
(课件:示意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动态演示佛教由中亚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路线,以及早期道教的太平道和
五斗米道的产生。)
(课件:图片《中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师:相传西汉末年,两个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来到洛
阳,所以叫做白马寺)
师:佛教认为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顺从忍耐,这些,老百姓和统治者都接受,因而逐渐流行,经
过千百年来与中国文化的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
在西汉末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东汉时期,道教也兴起了。
(课件:老子《道德经》简帛道观。)
→
师:图片上的历史人物是谁?
生:是老子。
师: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奉老子为教主。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的作品是《老子》,又名《道德经》。
东汉兴起的道教借用了老子的清净无为等思想,再将民间流行的神仙巫术与之结合,奉老子为教主,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师:大家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哪些思想观念(或者言行举止)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生:我奶奶每天都拜观音菩萨。
『师插话:观音菩萨是什么宗教的,大家知道吗?生齐答:佛教。』
生:我碰见过庙里的和尚要饭。
『师插话:同学们,和尚可不是乞丐,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们通常叫什么?生:化缘。』
才华横溢的青年,突遭这样残酷的惩处,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刑。但是,司马迁却没有宣判自己的死刑。身体遭受了摧残,意志
却更加坚定!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写出一本流传后世的史书。历经了十几年的磨难,无数次的修改,
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心血,司马迁终于写成了这本书,它就是
生齐答:《史记》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讲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大家想想,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学巨著《史记》,我们可以从这个故
事里学到什么呢?
生:他受了这么大的挫折还能写出这么好的书,我们有时候受点小小的挫折就消沉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司马迁。
师:是的,说得好!换一个角度讲,我们能不能说,这种挫折不但没有击垮司马迁,反而激发了他不屈的意志呢?
生:能!
师:是不是可以说,挫折和磨难有的时候并不见得一定是坏事呢?为什么?
生:是的,可以这么说。只要自己战胜自己,勇敢面对,挫折总会过去的。
(学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的回答,集中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怎么正确对待挫折的问题。我相信,我们有了司马迁这位伟大的史学家为榜样,我
们将来一定能勇敢地面对人生中一切的风浪的!师:为了让大家对司马迁写出的《史记》有个初步认识,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课件:影音剪辑司马迁与《史记》约分钟)
“” 2
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是通过历史人物传记的方式来记述历史的。
《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都是不同地位的历史人物的传记。这种编写史书的体例,是司马迁开创的。此后历代王
“”“”“”
朝的正史,几乎都采用这种体例。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说明一下,鲁迅先生的评价突出了《史记》的哪两个方面呢?
“”
(学生思考)
生:是不朽的史学名著,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师:是的。下面,我们再看看秦汉时期的艺术成就:
(课件:秦汉时期的文化人文科学艺术)
→→
(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将军俑铠甲俑)
/
(课件:影音剪辑兵马俑片段,约分钟)
“”1
教师讲授: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迄今世界上出土的艺术宝库,你看完这些图片
“”“20”“”
和画面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每一个兵俑的面部都不一样,不是用模子批量生产的,应该是手工一个一个做出来的。
『师插话:是啊,如果是批量生产,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怎么能称为艺术品呢?曾经有人问,兵马俑的作者是谁,同学们,
作者是不是秦始皇?』
生:不是!
师:那是谁呢?
生:应该是不知名的工匠,据说这些工匠也被秦始皇活埋了。
师:同学们!历史就是由千千万万个不知名的人创造和推动的!我们今天看见这世界第八大奇迹,每一个兵马俑的背后不知
“”
道有多少默默无名的普通劳动者付出了自己的汗水、青春乃至生命!
生:兵马俑基本上面朝同一个方向站立,向真正的军队一样
『师插话:有谁知道是向哪一个方向,并且知道原因吗?』
生:是面朝东方的。
(学生热烈讨论大多数兵马俑面朝东方的原因。)
(教师启发战国时期秦国地处哪一个方位?后,学生得出结论:面朝东方是为了面朝东方的六国,可以理解为保护秦陵不受
“”
被灭六国的冤魂的打扰,也可以理解为秦朝建立后六国残余仍然有威胁的一种反映。)
师:秦兵马俑反映了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的成就,而马王堆帛画则反映了此时绘画艺术的水平。
(课件:长沙马王堆帛画图片介绍文字)
/
师: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最近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并且见到了型帛画的原件。我们请几位课外小组的同学给大家讲讲
t
他们的见闻。
生:型帛画是国宝级文物,以前是国家元首到访的时候才摆出来看一看的。现在保护文物的技术进步了,所以我们也可以见
生:反映出秦朝军事力量的强大,虽然兵马俑不是真正的军队,但是它应该是真正军队的一种反映。
生:兵马俑的工程非常庞大,一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说明秦朝滥用民力,修筑庞大工程,是的体现。
*
师:大家的回答应该综合起来,那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就更全面些。另外,兵马俑的规模也能体现出秦朝初步发展的封建
经济的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0:5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616761990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历史教案: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历史教案: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