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我国的国宝》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我国的国宝”主要介绍的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面貌以及被破坏情况,这
个主题包括“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探索古遗迹”,“哭泣的古遗迹”和“文
物古迹的保护”四个重点。
教材68——69页展示了第一个话题内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68页用
文字的形式给出了一些我国的文化遗产,并让学生在69页的地图中去寻找和确
认。教材70页——73页展示了第二个话题内容“探索古遗迹”,围绕长城介绍
了长城及其孟姜女的故事,让学生探究和了解更多的有关长城的知识,感受劳动
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明白文化遗产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社会信息。教材72页
介绍了秦始皇及兵马俑,73页介绍了大足石刻,典型说明了他们的艺术价值和
社会价值。74——75页呈现了我国一些古代遗迹遭破坏的情况,旨在引发学生
对文物古迹保护的关注,形成对文物古迹保护现状的忧患意识和保护文物古迹的
责任意识。最后安排的“活动天地”旨在提高学生对文物的认识及判断能力和道
德实践能力,树立责任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知道古遗迹的价值;教学难点是
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树立保护古迹和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
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2、尝试多渠道地搜集有关古遗迹的资料,引导学生透过历史遗迹探究背后的
故事,引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知道古迹的价值,知道这些古代的文明是失而不能复得的,树立保护古遗
迹和文物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1、本课需要的资料较多,可以是单纯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文并茂的资料,
要求学生将找到的资料制成解说卡,方便交流,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图
片资料。
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探索古遗迹“这两个话题可以结合在一起进
行教学。在进行“探索古遗迹”和“哭泣的古遗迹”这两个话题的教学时,可以
让学生汇报调查到的其他古遗迹的情况,不要拘泥于书上这三处,并要求谈谈调
查了解后的感受。
3、通过举行辩论会、搞校园小调查、创作漫画、办手抄报等形式来提高学生
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树立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我国已有34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些
国宝,认识一下它们的伟大,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二)、探寻国宝
活动一:探寻古遗迹
1`、师:你知道我国的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关于这些遗产,你了解有多少?
2、 (出示地图)学生可以将遗产解说卡粘贴在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然后
再做详细的介绍,其它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借助课件重点讲解“长城”、“秦
兵马俑”和“大足石刻”。
3、在介绍完古迹后,请同学说说自己看后的发现和感受。(古遗迹是我国的
瑰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代表着祖国古老而
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有着不可估量的历
史、艺术、经济价值。)
4、谈谈我们这个地区有哪些文物保护单位和遗迹,根据自己的了解到的进行
介绍。
活动二:保护古遗迹
1、交流了解的古迹被破坏情况,鼓励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教师通过大屏幕出
示一些被毁的遗迹,让学生进行感知。
2、交流对古迹被破坏后的感受,可以鼓励学生代言古遗迹被破坏时的心里
话。
3、了解国家、政府为保护遗产做的大量的工作(法律、修复);学生交流自己如何用
实际行动保护古遗迹。(不乱刻乱画、不乱丢废弃物、宣传、见到别人毁坏要制止、要有爱
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等)
活动三:小小辩论会
1、确定辩题:
正方:使古建筑变得现代是在破坏文物古迹。
反方:使古建筑变得现代不是在破坏文物古迹。
2、学生辩论,教师提醒,学生应抓住辩论点展开。
(三)、布置作业:利用创作漫画、办手抄报、写建议书的形式来积极倡导人们
来保护文物古迹。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到
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我们的国宝——文物古迹,使它
们不再哭泣,让它们永远传承下去。
五、资料袋:
1、中国世界遗产名录: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山东省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甘肃省
大足石刻:文化遗产,重庆市
秦始皇陵: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陕西省
苏州古曲园林: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江苏省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湖北省
拉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区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云南省
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山东省
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黄龙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湖南省
庐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1995年列入,江西省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福建省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 2000年11月30
日,中国的三处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
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三江并流 云南 青城山-都江堰 四川 皖南古村落 安徽
云冈石窟 山西 龙门石窟 河南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年批准)
2、万里长城:长城经过内蒙古、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宁夏、
甘肃、新疆11个省市。长城要建在高山上,是各个国家为了防止别国的侵略。 它上面有垛
口,是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
便于攻打和隐蔽。
3长城的传说:望京楼
当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在谭纶的支持下,亲自规划和督造了金山岭长城
(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境内)。 此段长城的结构独特,城墙是用巨大的条石为基
础,以砖包砌而成。金山岭长城东端高入云端的老虎山上,有一座望京楼,座落
在一千米高的山顶上,楼的两侧是悬崖峭壁,人只能从石缝中攀登而上。据说当
年修筑时,为了运条石死伤了许多人,但条石仍运不上去。此事感动了玉皇大帝,
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运石。当晚,二郎神来到老虎山下,见到成堆的条石堆
放在那里,随即将他的神刀一晃,立刻变成赶山鞭。他手挥赶山鞭向条石上抽打,
同时喊声"变",那一块块条石,马上变成一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顶。到山顶后他
数了数,不多也不少,正好够用。恰逢此时,一个士兵台帐小解,忽见二郎神赶
羊,惊叫一声往回跑。二郎神听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惊,将几十块条石踢下山
去,落在东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随即腾身上天。
就这样,修望京楼的条石,就缺了几十块。现在登上望京楼时,会看到楼底
十二层奠基条石中有五层是碎石块垒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条石,仍
然堆放在山坳里,当地人称此山坳为条石坳。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0:5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615851990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3.2 我国的国宝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3.2 我国的国宝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