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优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课 时: 课时
1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
课标解读:
《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欣赏教学提出如下要求: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联系本课,指导学生通过对兵马俑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和描述,认知兵马俑
的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
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逐步形成审美
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学习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第
二部分,学习兵马俑的风格特征。按照“整体感知——个体分析——细节观察” 的
顺序由浅到深地进行欣赏评述。第三部分,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整节课都在欣
赏中感受、在评述中认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过一篇课文《秦兵马俑》,对兵马俑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在三年级学过纸浮雕的制作,已掌握浮雕的概念。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 在
美术欣赏、分析、理解、概括等方面刚刚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还需须加以夯实 与加强。
所以,在进行教学思路设计的时候,尽量充分利用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方面开展,
大胆尝试采用欣赏与表述、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
教学目标
:
3.
图片欣赏,学生观察、比较,说出圆雕与浮雕的区别。
4.
通过 组图片,学生观察、发现、描述作品,掌握兵马俑“写实”、“精雕细
2
刻”的艺术特征。
5.
播放视频,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感受古人雕塑的杰出水平,增强
对创作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
说出圆雕与浮雕的区别;掌握兵马俑“写实”、“精雕细刻”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
:
用恰当、精美的语言描述、评价兵马俑的艺术特征。
评价设计:
通过教学环节二,检测目标 ;
1
通过教学环节三,检测目标 ;
2
通过教学环节四,检测目标 、;
34
通过教学环节五,检测目标 。
5
教学准备
: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制作教学课件、视频,收集陶俑模型,
收集图片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与兵马俑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欢快的小提琴乐曲,屏幕出示一张半出土的陶质武士头的图片,
旁白:猜猜我是……
学生好奇、猜测图片里的形象是什么?
一、激趣导入,直揭主题。
1.
组织上课。
刚才同学们都在问我:(指屏幕)屏幕中的形象是什么呀?
它呢,就是:年,陕西农民打井时发现的一个陶质武士头,它一出现
1974
就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经过考古人员的精心发掘,一个伟大的历史遗迹
就此诞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你猜猜这个历史遗迹指的是什么?
(板书:秦始皇陵兵马俑)
(设计意图:用“猜”的形式导入,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考虑到很少学生见
过实物的兵马俑,于是出示一件 厘米的高仿兵马俑模型,引领学生摸一摸、
40
看一看,近距离感知陶质兵马俑。 )
二、相互交流,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
那关于兵马俑,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生畅谈。
说到秦始皇,他是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生答。
(课件出示总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统一了六国,统一
了文字,统一了货币与度量衡。)
真是位了不起的皇帝。这么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你知道他用兵马俑来干什么
吗?
生:陪葬。
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有关兵马俑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学生进行交
流,在相互交流中明白了“什么是俑”,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背景。)
三、初步欣赏,感知兵马俑的整体魅力。
你想不想现在去看看这个地下的王国?想。
走,跟老师一起走进西安,去欣赏这神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播放视频——笼统地从大、多、有序三个方面呈现大景、中景、近景,有兵俑,
有马俑。只有音乐、没有解说,目的是让学生对秦陵兵马俑获得最初最原生
态的感知。)
1
、对秦陵兵马俑的最初感受——大、多。
看完这段视频,你对秦陵兵马俑整体上有什么印象与感受呢?
生谈。
图中这座小山就是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就在它的东侧,共三个俑坑,呈
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近 万平方米。其中一号坑最壮观,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
2
体部队,这支队伍阵容齐整,威风凛凛,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二
号坑是最丰富,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三号坑最小,却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
坑的军事指挥所。国家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在一号坑的原址上建立了秦始
皇兵马俑博物馆。
三个俑坑,密密实实、严整有序地排列着高大威猛的兵马俑,知道他们有
多少吗
出土的就有 多件,比 所我们学校的人数还要多。
7000 18
(设计意图:通过对欣赏视频、讲解介绍,由大概到具体地了解兵马俑“大”
和“多”的特点,感知了兵马俑的整体魅力。)
四、合作探究, 发现兵马俑的艺术特征。
欣赏兵马俑,不能光看数量和规模,我们还要把镜头拉近,去细细品味每
个兵马俑的艺术特征。
1
、了解圆雕与浮雕的区别。
a
我们接着来看这个兵马俑。(出示兵马俑模型,慢慢转动。)
这种雕塑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浮雕(出示浮雕图片)有什么不同?
生答。
小结:兵马俑,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到它的各个侧面,而浮雕则是
在平面上雕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我们把兵马俑这种不附在任何背景上,
可以从四面八方来观赏的立体式雕塑称为圆雕。
b
刚刚认识了什么是圆雕,现在请你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圆雕作品?
(提示学生旅游景点、公园、广场等)你是怎么判断出它们是圆雕的?
生答。
师:秦陵兵马俑正是采用了这种立体的圆雕形式,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
真实的士兵伫立在俑坑当中。
(设计意图:通过兵马俑与浮雕作品的比较,学生明确了圆雕与浮雕的区
别;通过回忆生活中的圆雕作品,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到
处都有艺术的存在,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圆雕知识的掌握情况。)
兵马俑真得和真人很像吗?来,我们找找看。(出示完整的兵马俑高清图
片。)
生答。(引导学生从身材比例、个头、面部上观察。)
其实呀,兵马俑就是根据真人真马做成的,具有超强的写实性。(板书:写
实性)
(设计意图:通过兵马俑与真人的比较,学生初步感知兵马俑的写实性,
培养了观察力。)
(2) 发现兵俑 “千人千面,百姿百态”的写实特征。
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那兵俑和兵俑之间有没有差别呢
?
请小组长打开桌子上的 号图片集,同学们找一找兵俑之间哪些地方不同?
1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发现、交流、汇报。
生:发式不同。有的挽成圆形的发髻。有的戴帽子。
屏幕小结:①发式发髻与发髻不同,帽子与帽子也不同。
有哪些不同?
生答。
真可谓千人千面,表情各异。
屏幕小结:②面部特征(出示 张不同表情的图片)
:4
不同的五官特征,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我们来猜一猜,他们都是什么样
的性格。
生猜。
大家猜想得都有道理,兵马俑和我们真人一样,每张脸孔下面都有他自己
的故事,
还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屏幕小结:③服装(出示铠甲和布衣的图片)
:
不同身份的人物着装自然不同,兵俑大致分为三类课件将军俑将军军
(): ()
吏俑军中的小官士卒俑士兵
()()
(课件出示几个人物图片)我们来判断一下,这几个人分别是什么类型的
兵俑?
生猜。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说说理由。(引导学生从帽子、服装上判断。)
除了这些不同,他们的动作也不相同。
屏幕小结:④动作。(出示 张不同动作的图片)
3
兵马俑的动作真是神武,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他们的动作?(单膝跪地
手握弓箭的跪射俑、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立射俑、将军俑更是手撑宝剑,气度不
凡。)
那除了这三个动作,你认为战争中的士兵还会有什么动作?不要说出来,
在小组内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
师从台下挑 个动作典型的的学生上台展示。
3—5
大家看。其实,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不同的姿态。
千人千面、百姿百态的兵马俑带给我们强烈的真实感,显示了秦代高超的写
实技艺。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寻找兵俑之间的差别,学生
3
、关注兵马俑的“细节刻画”,发现兵马俑的“精雕细刻”的特点。
刚才欣赏了兵俑,我们再来看看车马俑。(出示铜车马俑)谁想当个小导游
给大家读一下:图中这件作品的名称为铜车马俑,是在秦陵西侧发现的,共有
两组,这是其中的一组,俑高约 米,长 米多。它与前面陶质的兵马俑有所不
1 3
同,它是用金、银、青铜制造的,显示了精湛的金属加工技艺,被誉为“青铜之
冠”、“国之瑰宝”。
口齿清楚,真是个优秀的小导游。刚刚提到做工精湛,到底有多精湛呢?大
家看,马头这儿有一根非常细的小绳子,现在我们把镜头对准它,放大一下,
再放大一下(接近镜头,由整个铜车马拉近到马头局部)谁来描述一下这根小
绳子长得什么样?
生:两根细小的绳并成一根绳子、一深一浅两种颜色有节奏地排列,旁边圆
润的小扣子上还带着清晰的花纹……
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看后,感慨地说:“这辆马车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
好。”
其实,这样的细节刻画也体现在每一件陶质兵马俑身上。请小组长拿出 号
2
图片集(出示局部图片),请你从图片中找找哪些地方进行了细节刻画,小组
讨论并用精美的语言相互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谁想起来说说。
学生汇报
:
(兵俑头发丝一根一根的;头发上还梳着细细的麻花辫,铠甲整齐地排列,
:
上面还有圆圆的小铆钉……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
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在工艺上有个什么特点
?
师生总结并板书精雕细刻
: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运用“小导游介绍铜车马”的方法,
车马的精湛工艺,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表述细节的方法,并运用学法进行后面的
自主探究,突破了难点。)
五、欣赏视频,了解兵马俑的制作方法。
7000
多件兵马俑,每一件都不相同,又都那么地精美逼真。劳动人民是怎
样把它们制作出来的呢?请你做一个大胆的猜想。
生猜。
我们一起来看看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的?(播放视频:捶泥-局部造型-
烧制-组合-上色。)
看完这段视频,你想说点什么?
师总结同样,我也对古代的这些艺术工匠们肃然起敬。兵马俑竟然是他们
:
一件一件手工雕塑出来的。知道吗?它是 多万劳动人民耗尽 年的时间才
70 38
得以完成的。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1987
织把秦陵兵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通过对制作过程的了解,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与力
欣赏到这儿,谁能告诉我这被誉为“世界第八大的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它奇在哪些地方?不要说出来,用你的文字在小卡片上写出来。看看谁概括地最
全面。
学生作业。
写完的同学请把你的小卡片,贴到黑板上的“俑坑”内。(出示另一块黑板:
大致的俑坑图)
谁想说说你都写了些什么?
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正是因为给大家这么多的认知与感受,所以,它不愧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同学们,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它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
是一种震撼,它更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力量与创造精神,所以我们应该自豪更应
该(生共读)“珍爱国宝”(课件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文字表达理解与认知,总结回顾,巩固了知识,激
发了保护文物的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今天我们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由于挖掘技术和保护措施的
提高,现在还出土了一些色彩鲜艳的兵马俑。(出示课件)。这些兵马俑采用了
8 2000
种矿物质颜料,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在 多年前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这些颜
料了,这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是罕见的。那这些彩俑身上还藏着哪些神奇呢?请同
学们课后查一查,和同学交流一下。
板书: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规模宏大
数量众多写 实 性 精雕细刻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0:1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59599198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美术《珍爱国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美术《珍爱国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