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陵兵马俑的产生时间及相关背景,理解秦陵兵马俑的
艺术特色,能用语言分析品评兵马俑的雕塑风格及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讨论和探究,领悟兵马俑雕塑的特点,逐步提高
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拓宽视野,感悟雕塑艺术
的生命力,养成尊重热爱传统文化的审美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与历史背景,能用语言进行品评鉴赏。
【难点】理解秦陵兵马俑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国庆 70 周年阅兵的片段视频,学生观赏并思考:这样的场
景给你什么感受?(壮观、雄伟)
教师继续追问: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壮观、雄伟的景象?学生自由回答,教
师总结: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伟
之师”。
展示秦始皇陵图片并总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
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咤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威
严,希望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军事王国《秦
始皇陵兵马俑》。
环节二:描述分析
多媒体展示《秦兵马俑》与《昭陵六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两
者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而秦兵马俑属于圆雕,
可从各个角度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兵马俑全景俯瞰图,并提出问题:通过观
看图片和课前积累,请谈谈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圆雕陶俑。兵
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三座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0
个篮球场那么大。而三座俑坑共计7000多件兵俑,600多件马俑。
教师继续追问: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整体气势磅礴。为什
么会造成一种壮观和磅礴呢?
学生自由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采用重复的方式营造了排山倒海的气势。
展示兵马俑的局部图片(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学生观赏并小组讨论:
“这些陶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相
同点是刻画细腻、生动写实、发丝清晰可见,注重细部刻画;不同点是脸型、
五官不同、神态各异,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目光炯炯,有的双唇紧闭,若有
所思,而且发式也各不相同,可谓千人千面;服饰上有的穿战袍、有的披铠
甲,有的着布衣千姿百态。
环节三:总结解释
教师设置模仿活动:请学生模仿秦兵马俑的动作及其神态。
教师进行评价并升华情感: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是世界的奇迹,更是中华民
族的骄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堪称国宝。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只是
它的局部,还有大量的埋藏在地下,并未被发掘,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珍惜国宝、爱护国宝是每
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环节四:欣赏评价
展示《击鼓说唱俑》引导学生欣赏并小组讨论其特点。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击鼓说唱俑》运用塑造了一个诙谐生动的形象,
生动活泼,注重表情的描绘。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总结升华: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美,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
精神,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因此,我们应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并有爱国主义情
操和民族自豪感。
2.课后查阅秦始皇的资料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兵马俑。
四、板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0:1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59503198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美术《兵马俑》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美术《兵马俑》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