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图片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
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
音演唱《摇篮曲》
3、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摇篮曲的
音乐体裁
教学重、难点:
1、弱起、 装饰音(倚音)的唱法
2、 引导学生正确换气,连贯柔和的演唱《摇篮曲》
教学方法:
情境法 启发法 听唱法 模唱法 探索实践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打击乐器等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
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
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
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
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是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通过音乐作
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
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多媒体展示心形背景图画加上轻柔的摇篮曲作为背景音乐
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大家欣赏(播放幻灯片母亲从怀孕、生产、
孩子出生后对孩子的照顾、展现母爱的伟大。)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感受母亲
的不容易】师导入语言:我们的出生之日便是母亲受难之时,即便如此,母亲还
是选择生下我们,用自己一生的爱和精力哺育我们成长。
回想起成长道路上的种种片段,牙牙学语,背时识字,生病时母亲对我们
的守护,上学前的叮咛,放学后的欢乐与忧愁,春日里的风筝草地上的滚闹,这
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对我们爱的温情。
师:看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妈妈的辛苦,不容易、母爱的伟大~~~~
师: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也是最美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勃拉姆斯的摇
篮曲,共同感受母爱的温暖
2、初次聆听 (出示课题,播放音乐)
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温暖的、感觉像睡在摇篮里~~~~~~~~
师:这种感觉就是摇篮曲的风格(课件对摇篮曲进行介绍)我们要特别注意这几
个词 摇曳 安详 宁静的。
3、介绍勃拉姆斯以及摇篮曲的创作故事(课件展示)
4、二次聆听 感受歌曲情感上的变化(聆听前提问能让学生有目的带着问题去
听)
伸出手跟老师划旋律线,通过旋律和音的起伏感知音乐情感的变化
师: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课件出示: A 、温柔和蔼 ,起伏不大,母爱的倾诉B 、爱的起伏,母爱的
升华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再次熟悉旋律,找出喜欢的乐句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首歌,下面同学们仔细听,老师作为一个妈妈是怎样演绎这
首歌的!
师:你喜欢那句呢?
生:弱起处快安睡 小宝贝~~~第二部分小宝贝~~~(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模
仿唱进而带出倚音,和弱起等难点在进行重点处理)
2、跟琴用WU和LA模唱
3、唱谱(更准确的把握节奏和旋律解决重难点)
4、加入歌词有感情的演唱
5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换气方法(是歌曲更连贯更柔和)
6、跟伴奏有感情连贯的演唱
三、创编合作与表演
1、教师用长笛吹奏引导学生思考用自己的方式为音乐伴奏
师:摇篮曲可以用歌唱、器乐、舞蹈来演绎,今天老师就用长笛给大家演奏,希
望老师的表现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用歌声,舞姿,打击乐器等表现演绎音乐
2、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感恩母亲小型音乐会
四、拓展
引入不同风格的摇篮曲
1、舒伯特的摇篮曲(学生跟老师琴声模唱)教师讲解
2、教师演唱中国民族特色的东北摇篮曲,学生小声哼唱感受韵味。
五、教师总结
八年级下册《摇篮曲》教学设计
歌谱比较简单。比较适宜于八年级的学生学唱,因此
教师应先让学生听作品,熟悉后激发学生学歌的兴趣,
从而才能学会歌曲,表现歌曲。
本课教学是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
乐实践,通过音乐作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
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实际生
活中去,让学生能够用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
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
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
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这首歌曲虽为
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
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
叙事语气。
1、 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能用清脆明亮的声音
2、
学会唱歌曲后运用自己的方式创编节奏为音乐伴奏,认
识母爱的伟大。
通过这节《摇篮曲》,我意识到了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欣赏教学,设
计主线要清晰并艺术化;环节过渡语要仔细琢磨和推敲,过渡才能自
然流畅;在注重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教学无痕;从
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音乐实践活动要生活化、形象化。让音乐本身吸
引学生,引领他们感悟人生!
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图片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
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3、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
意识,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08:4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541831989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音乐_ 摇篮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音乐_ 摇篮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