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黄岩区中小学优秀德育论文评选材料
教育——因家访而精彩
高桥中学 张维敏
【摘要】家访是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教育手段,是教
师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宣传教育政策的重要方式,学校教育也因家访而精彩。
家访活动中,必须更新观念,变“事后告状的被动家访”为“加强沟通的主动
联系”。
【关键词】家访 教育 重要性 沟通 注意点
家访是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教育手段,是教师联系家长、了解学生、
宣传教育政策的重要方式。家访是让老师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
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
匙开一把锁”。实践证明,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
学校教育也因家访而精彩。就此而言,家访在教育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家访的
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了解情况,有的放矢。
1
家访能使我们尽可能深入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学生的家庭情况都不
同,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才能增强教育力度,才能真正地做到因
材施教。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
家庭的具体情况做了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班主任只有
了解学生,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
保证,家访正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能密切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
2、交流情感,促进沟通
家访可以促进老师、家长、孩子三方的情感交流,家访是有“温度”的,
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沟通方式都不能比拟的,因而它所达到的效果也是最佳的。
在一个温馨平等的氛围中,老师同家长面对面地交流,学生也自由地展示校园
之外的个性,这样不仅利于家校达成一致教育目标,还能更好地展现浓浓的师
生情,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
3、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家访能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
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学校能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
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
教育中有的放矢。家访不只是为了解情况,还要在此基础上与家长一同研究加
2
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办法。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方
法不一定适合孩子,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如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孩子从小听话,
踏实。现进入初中,放学回家就跟同学疯玩,不叫不回家。即使回家做作业,
马虎了事不像以前认真。我和这位家长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上了中学,
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变了,压力大了。所以,最好与其统一认识,先回家做功
课。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孩子认为家长能与其平等对话,
也就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效果很明显,
学生成绩上升很快。教师在家访中还可以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
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
同商量出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家访,让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沟通渠道,
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4、以家访为契,扩大校知名度。
教师登门家访,家长感到由衷地高兴,许多家长把亲朋好友都招来和我们
一起交谈,甚至隔壁邻居们也挤进来参与谈话。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认真、详细、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学校的管理情况、学校各科课程设置情况、学
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等相关信息。这就对学校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扩大
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赢得了家长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3
5、广泛听取,及时反馈。
通过家访,我们还可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
议,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我
校教育的意见,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反馈到学校或个
人,进而推动学校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了学
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也使学校能稳步健康地发展。
家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家访过程中必须注意些什么呢?
1、更新家访观念,把握家访时机。
在传统观念中,只有学生出了问题,老师才会登门家访,家访成了“亡羊
补牢”,令人望而生畏。为此,要求在家访活动中,必须更新观念,变“事后
告状的被动家访”为“加强沟通的主动联系”。班主任要选择好家访的时间。
家访一般应选择家长休息在家的时候,如节假日,家长的串休日或中午、晚间,
中午、晚上家访,时间不易太久,以免影响家长、学生的休息。如果方便的话,
事先应预约一下。另外,家访时,若无特殊需要,一般应避开学生本人,尽可
能选择学生不在家时去家访。并且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
2、谈话要讲究方法,不亢不卑。
4
家访前,应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家访过程中,谈话要有方向、
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
耗费了家长的热情,使家长失去兴趣。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 ;
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对学生的缺点要委婉含蓄地指出,不要以偏概全一
好百好,一差皆差。班主任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
不缩小。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
们的不足,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一进门就滔滔不绝地
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告学生的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
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否则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不利于获
得家长的配合,甚至导致家长的不满。
3、尊重他人,为人师表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处处为人师表。
家访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谈举止,要体现教师的身份。也许有
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绝对不要
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对于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家长,教师应一视同仁,
不能因学生家长的身份、地位或经济状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应尊重每
一位家长。
5
4、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
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
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
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总之,家访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施
素质教育,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等,与家
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配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家访
这一手段,让我们的德育教育变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英]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朱红.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家访探析[J].教育探索.2010.5
6
[4]孔卫平。浅谈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7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06:5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473211988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德育论文:教育因家访而精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德育论文:教育因家访而精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