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班主任要怎么做好
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论文篇1
摘要: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新时期班主任要充
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
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 加强; 学生; 心理健康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
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健
康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新时期的班主任,作为素
质教育的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
育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的心
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
指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小学
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扩
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
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着来自于学校家长和社会多
方面的压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
成长。
目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
排好课程,教师的方法也应灵活多变,直观有趣,讲练结合,讲课内
容当堂讲授,当堂消化,少留作业。
(二)学业不良。
学生的学业不良是指学习成绩经常明显低于同龄学生的一般水平,
这些学生由于跟不上班级学习的进度,完不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
任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很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
弃。逆反厌学的心理。著名的知心姐姐卢勤曾说:“爱的力量是教育
中的重要力量。”有位科学家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
究会发现自己还有一种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
人类的文明将迈向一个新的纪元。”她并且确定了对孩子施爱入法即:
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液;用爱的微笑面对
孩子,微笑,是爱的语言;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爱的语言能培养出懂
得爱的孩子;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用爱的管教约束
孩子;用爱的怀抱包容孩子;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心中
有爱,坚持付出爱,总会有回报的。”
(三)厌学。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
魂不守舍,打瞌睡,或者在下面偷着看课外书,玩玩具,有的摆弄手
机,用手机发信息等,有的干脆逃学,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不能放
弃这些学生,而是努力的培养他们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努力让学生
了解到知识就是力量,当今的社会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并且对于落后的学生给予及时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树立
学习的信心。
二、人际关系失调问题
人际关系失调包括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间的矛盾
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友谊孤独等,为了维护学生
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是培养中小学生优良人格,
二是端正学生的人际认知,三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技能。
理变化感到困惑或恐惧,有的甚至导致了心理障碍,特别是早恋行为
对学生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及时开展青
春期性教育,对中学生的异性交往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
四、不良人格问题
中小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有: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
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
以上种种中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都在警示着我们,中小学生,我
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急待我们新时期班主任应肩负历史的使
命和社会的责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创设良好的
班级环境,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通过这次有效途径,做好中学生的
心理素质培养工作。
(一)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三)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新时期班主任还要继续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与家长齐心合力,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
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
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
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
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
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
到健康地发展。
总之,对学生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进行综合的心理
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
合素质,逐渐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李百珍主编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
社。
[2]《中小学德育专题》 朱小蔓主编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1版。
[3] 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 《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论文篇2:《试谈高中班
主任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由于高中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
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就班主任加强高中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先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
要性,然后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生理变化和心理上的发展,以及升学就
业的压力,都让他们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困难,所以,在高中生中非
常有必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必
须充分认识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根据高中生生理和
心理发展规律的特点,使用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手段,加强高中生
心理健康的指导,这既是高中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新社会发
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不仅表现为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个体在精神上、身体
上、社会适应上的健康和安好状态。当前,高中生独生子女居多,从
小养尊处优,但升入高中后学习竞争压力变大,但是他们的思想意识
仍待发展,他们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容易遇到个
人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我国高中主要以“班级”
形式教育学生,学校各种教学的实施多半是由班主任完成实际操作实
施。所以,开展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主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
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高中班主任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
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科学的心理教育观和心理教育意识势必造成心
理教育的盲目性、盲从性,甚至背向于心理教育目标,高中班主任在
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是其他教师所无法比拟的,其教育观念和方式对学
生影响深远,如果高中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存在偏差,就会对学
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高中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
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别是对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得不够透彻,
把一些思想问题笼统归类为心理健康问题,或者轻视心理健康教育,
忽视对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相关理论与应用技能的研究,就会在班级管
理方式上越走越狭隘,这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
班主任不能用单一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想全
班会是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要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的班会应该做到:首先,需要确定能引起同学们注目和兴趣的
主题。班主任要充分发动学生做好班会的相关准备,让学生更好的参
与到自己设计的班会中去。其次,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利用班会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以不同形式确定主题班会的内容,真正做到有效开展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要针对很多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例
如,在高三阶段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感觉无所适从,这时就可
以进行一次“努力奋进,不轻易言弃”的主题班会,激励学生继续努
力,争取获得最佳的成绩。
班主任还应协助学校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指导学生解决普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对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心理健康教育,才
能有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综
合素质,使其逐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l)
[2]《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天津师大教育
学.2008.
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论文篇3:《试论中职班
主任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针对中职生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中职生存
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在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策略进行分
析,以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养。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中职生被贴上自卑、
懒散、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差、行为习惯差等标签,自曝自弃混日
子是不少中职生的常态。如何通过3年的学习,让他们彻底摆脱阴影
走向成功?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应特别关注。
针对以上的消极心理,班主任应不断变换角色,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
理,消除学生的逆反情绪,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
当前,中职生在学习、成长、生活以及择业与求职等方面表现出
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自信心
目前,我国中职生大部分是没有考到满意的学校无可奈何上了职
高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生的偏见
与歧视,往往使中职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
我,在同龄人的群体中自惭形秽,做事信心不足,从而丧失努力学习
的动力,加上他们初中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能力有限,
听不懂课,又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
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因而无心向学,久而久之,感到处处
不如别人,便产生自卑心理。
2、 逆反消极心理强烈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相
对同龄人看到更多的社会阴暗的一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
理定势,认为社会、学校,对其约束较多,于是,对学习与班规校纪
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我行我素,
生活上随意放纵,得过且过。既没有幸福感,也没有成就感,把前途
看得一团漆黑。
3、 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中职生自进入职业学校起,所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
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有真心的好友宣泄情感,但又怕受到
伤害,所以主动性不强,且缺少基本的交往知识的技巧,在实际交往
中,存在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
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
4、 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较差
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保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
情绪多变,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容易感情用事,有时凭着一时冲动
做出鲁莽的事,缺乏冷静,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波动大,两极化现象明
的情感、行为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班主任应带领学生一起
参与创设优美的班级环境,如粘贴名人名言,开设“班主任信箱”等。
其次,班主任应带领学生共同创造愉快、和谐、亲切、信任的人际环
境,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再次,班主任应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
级规章制度,营造积极的班集体舆论氛围。
3、渗透心理辅导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
节,也是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
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态度,
要善于鼓励学生,注意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在教学方法上,应运用灵活
多样的教学手段,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的师生关系,真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引导学生以恰当的方
式宣泄情绪。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循循善诱,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教中
学,管中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时、因地制宜地扮演好各种角色,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净化、美化、和谐、自由发展的
良好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2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05:4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43322198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