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论文:浅谈如何建设书香班级
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而言,阅读既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语的营养,
又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强健儿童的骨骼,丰满他
们的血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边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
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
小学阶段,每学期大约有30篇课文,六年大约能在课内阅读36万字,
显然,远远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
新课标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因此,重视加
强学生课外阅读也成为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开展好课外阅读,创
设“书香班级”尤为重要,让浓浓的“书香”浸润孩子,帮他们养成
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孩子一生夯实基础。
一、建立阵地,营造“书香”。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渗透
于一切活动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班级文化影
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这种
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
造着学生的灵魂。
建设班级文化,增强文化的育人功能,让班级中的每一幅图画、
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篇文章都能鼓舞孩子。我在教室的黑板一
角开辟有“诗词吟诵”栏目,供学生吟诵;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着名
言、学生字画,展出学生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每一面墙
壁都是一页“书”,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有所收获。置身于这样的教学
环境,使人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
强化“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我在
教室的“图书角”放置了向学生征集了两三百本图书,这里的书是动
态的,新书不断地带来,学生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
学生带回去。为了规范对书香角的管理,我将学生带来的课外书籍统
计成册,并制定了“学生借阅登记表”,及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班
级书香角正常有序运转。
浓浓的书香班级文化如炉火一般,熏陶、影响着孩子,产生一种
巨大的教育力量,让孩子一走进班级就情不自禁喜爱读书,愿于书本
交朋友。徜徉书香使孩子快乐,让孩子得到满足。
二、加强指导,徜徉“书香”。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新的阅读教学方法。
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学的方
法。”有的教师对阅读教学只是照本宣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不到
好的作用,只有教师引导得体,抓住典型范例示范,使学生在教师的
示范中领悟内涵才有所收获。
读物推荐课。上这种课就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用生动
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
内容做简要的介绍,或通过朗读精彩片断,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
到精彩动人之处时戛然停止,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同时,
学生间也可通过互相介绍自己所喜爱的文章、书籍,交换阅读。
方法指导课。利用“阅读指导课”这一阵地,向学生系统地传授
读书的方法: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
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
以便学以致用;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
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适合阅读短小而经典的的
文章。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
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
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
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
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
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
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读书笔记指导课。这类课型,就是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一本书,如
何做内容摘要,怎样在书上画批及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从而使学生
掌握不同体裁的作品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俗话说:不动笔墨
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格言警句、精彩句段,可以摘录下来,
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
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
效。
三、师生共读,享受“书香”。
要帮助那些学生养成读书习惯,老师除了做好监督外,更要以自
身的榜样影响着孩子。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早晨晨读,
老师走进教室与学生一道高声朗读;午休时间,老师手捧儿童读物,
与学生一道默读;平时要与学生交流,多谈的是书中的一些人物,书
中的一些情节,读书的一些收获,在那,老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他们的大朋友。孩子们为了能与老师有“共同语言”,抓住一切可以
抓住的机会认真读书。这样读书的热情、读书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
起来。
发挥同学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同学的
读书情况,老师密切关注,那些表现好的、读书积极性高的同学,老
师要经常表扬。开展每周之星评比活动,对推选的“阅读之星”进行
张榜比表扬,将他的读书事迹,读书成果张贴在班级外面的白板上,
供同学们学习。
让名人读书的故事陪学生一块成长。我经常利用读书指导课、班
会课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故事,像“匡衡的凿壁借光”、 “孙敬苏秦
的悬梁刺股”、“ 鲁迅嚼辣椒驱寒”……这些催人上进的故事,孩子
们听后心灵得到震撼,极大的激发读书热情。孩子们的读书欲望被点
燃,便会自由轻松的阅读,徜徉书海,与名人交流,启迪智慧,净化
心灵,排挤心中的寂寞和苦闷。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愈广,
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看来,创建一个书香班级对于学生必定是受
益匪浅的,孩子们只有通过浸润书海的大量阅读才能接触到自己向往
的世界,才能穿越时空与伟人、英雄交流,才能博古通今,才能向真
理的高峰攀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
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内在的
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榜样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激励
作用。
四、开展活动,散发“书香”。
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活动让
他们感受到读书的重要、读书的快乐与幸福,从而更好的营造书香氛
围。
故事会。学生最爱读故事、听故事,也爱讲故事,通过举行故事
会,评选故事大王的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外阅读到的精彩内容向大家
作介绍,进行交流汇报。
佳作欣赏会。佳作欣赏会就是通过优秀诗文朗诵、竞背、内容分
析等形式,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中搜集的优美文章和精彩片断进行赏析
交流,这样可以深化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读书知识竞赛。从推荐的课外读物中,选取知识性、趣味性强的
内容编成知识竞赛题,组织竞赛评比,让学生在竞赛比赛活动中促进
五、评价激励,浸润“书香”。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个体在执行某一
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
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
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有影响。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则有行为
信息、言语劝说、情感唤起等。恰当的表扬,对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
的自我效能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为了让孩子们爱读书、乐读书、善读书,我在评价内容上注重了
丰富性、多样性和全面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
努力的方向,让每个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创设具有浓郁气息的书香班级,要做好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每周
结合“五星少年”的评比评选出小组“阅读之星”,每月评选出班级
“阅读之星”,以此树立榜样,激励学生自觉阅读。
建设书香班级对于学生必定是受益匪浅的,浓浓的书香影响着孩
子,激发着孩子,促进孩子多读,养成了自觉读书的习惯。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05:3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442469198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班主任论文:浅谈如何建设书香班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班主任论文:浅谈如何建设书香班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