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一篇几乎家喻户晓的
童话著作,许多学生早在启蒙阶段就听过这个伤感的童话故事了。因此,
在课文内容方面,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了解跟掌握。在对这篇童话的解
读方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看法,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
站在今天的时代立场上,如何结合社会发展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新的角度去诠释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步骤上,我紧紧地抓住一条主线:可怜——美好
——可怜。课文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副令人伤感的画面:
天冷极了,下着雪的黑夜,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整
篇课文里,1~4自然段都在描写这个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她寒冷、饥饿、
孤单,痛苦。这可怜的小女孩,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擦然了火柴,却
看到了意想不到的美好画面。在燃烧的火焰里,小女孩看到了火炉、烤
鹅、圣诞树和奶奶,这些都是小女孩内心的渴盼跟追求,她向往温暖、
食物、快乐和疼爱。在火焰的照耀中,小女孩一度感到幸福。可是,当
火柴熄灭的时候,这些画面也就成了泡沫,在小女孩真实的世界里,她
只剩下冷冰冰的现实,让她感到痛苦的现实。这个小女孩,唯一的出路
跟必然的结局就是死亡,而课文的结尾,也确实如此。作者让小女孩在
获得美好之后再孤独死去,这样的结局,让曾经美好的画面都成了活脱
脱的嘲笑跟讽刺,讥讽了现实的冷酷、人情的冷漠,从另外一个角度强
节上,也就是从小女孩擦然火焰,看到美好画面处着手,在第二课时的
教学上,直接从5~10自然段入手解读。按照以上的思路,我在两个班
级开始试教,但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
能在更深的角度上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多数只是肤浅地理解文本。课堂
结束以后,我们找出了问题的根源,认为课文的1~4自然段是非常重要
的段落,如果要打动学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前面
这一部分的解读跟铺垫是相当重要的,必须在前面的体会跟朗读的前提
下,进入小女孩擦然火柴的画面,才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真正感受到
这篇童话故事里深深的悲伤,否则,直接从第5自然段入手,会让学生
有脱节的感受,无法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于是,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思路,把教学重点放在1~4自然段的解
读上,让学生去感受小女孩从身体到心灵的悲苦。再引导出擦火柴的画
面,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看到美好时的幸福,从而去体会画面破灭以后
的哀戚。第三次试教,是在我自己的班级中进行,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成
功的,学生普遍能够比较深入地进入文本,设身处地地关心小女孩的命
运,体会人物的感情。
在多功能厅上这堂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能够比较流畅地
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跟学生的配合还比较默契,对于时间的把握,也
比较恰当。可以说,整堂课的教学实践,是跟自己的教学思路基本吻合
的,上出了自己的风格。但是,由于上课的学生不是我所担任的班级学
生,所以对学情的预测跟把握,我没有做到很到位。我的教学思路是依
照我所在的班级学生情况而定的,所以课堂上没有出现我在本班试教时
书的内容,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让学生感同身受,去体会小女孩的
不幸。不足的是,我的书写比较潦草,不够美观,这是我今后必须注意
改正的地方。对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我是有遗憾的,感觉没有预期的
那样满意。我想,如果我能够跟学生配合得更好的话,了解他们多一点,
把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的话,一定会让课堂更精彩的。
好的一堂课,可以说是一件出色的艺术品。上出精彩的课堂,应该
是每个教师深切的渴望跟追求。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彰显自己的魅
本文发布于:2023-10-27 14:2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3880231981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研究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研究论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