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冲刺卷2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考号等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共20道,每题3分)
一、基础题
1.下列句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B.轲自知事不就
C.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麋鹿
2.下列划横线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有不安定因素,如问题蔬菜、地沟油、
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
淡状态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
D.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
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超女经济”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已经不再是第一届第二届里那种简单的
“想唱就唱”了,它已经成了一条走进娱乐圈演艺界的“终南捷径”。
....
1
B.执法部门只要真正做到了严格执法,问心无愧,就丝毫不应该惧怕,相反还应欢
....
迎媒体的监督,乐于将自己全方位地暴露在舆论监督的阳光之下。
C.专家们普通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
保障他们的居住要求,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
D.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任何再
好的城市规划都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7.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
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
B. 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
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C. 位于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
....
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 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如出一辙,网民
....
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以及同阶层玩伴间相互影响。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幽僻(pì ) 譬如(pì ) 数落(shǔ ) 流水脉脉(mài )
.....
B.愆期( qiān) 垝垣(guǐ ) 朝谇(suì) 踯躅不前(zhí )
....
C.癸丑(guǐ ) 窈然( yǎo) 道观( guān) 放浪形骸(hái)
....
2
D.肄业( sì) 訾议( zǐ) 戳子(chuō ) 销声匿迹(nì )
....
1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
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 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
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
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
.........
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
......
“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D.大堰河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子,就连做梦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儿子得到幸福。
....
1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百舸(ɡě) 青苔(tāi) 胆怯(quâ) 长歌当哭(dànɡ)
....
B.谄媚(xiàn) 菲薄(fěi) 婆娑(suō) 戛然而止(ɡá)
....
C.惩创(chuānɡ) 忸怩(nǐ) 执拗(niù) 叱咤风云(chà)
....
D.慰藉(jiâ) 提供(ɡōng) 绯闻(fēi) 载歌载舞(zài)
....
1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
秋》编成,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
3
策略,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为历史著作,也取得了较高的文学
成就,曾被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作品,其中“沁园春”是词牌,规定了这
首诗词的字数、句数格式和写作内容。
1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
A.而今安在哉 B.凌万顷之茫然
C.固一世之雄也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打扰您了!我想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并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明日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
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
1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
代”更不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_____________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 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 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 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 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 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⑤④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瑞典文学院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
次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获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仍无缘奖项。
B.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不能违背,过得好的人都活在平衡的哲学里;能否
保持平衡的状态,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是我们必须谨记的真理。
4
C.关于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
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D.据有关方面报道,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学博览会,它用语言输入,
用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小巧、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题。(6分)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
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如之与语。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
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
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
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
员外郎,以习为太平知府。
安从克集庆,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
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
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后坐事谪知桐城,
移知饶州。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援兵至,陈友定败去。
诸将欲尽戮民之从寇者,安不可。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洪武元年,初置翰林院,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
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
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
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邪说不去,
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安事帝十余
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
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
怒,立黜之。
洪武元年四月,江西行省参政阙,帝以命安,谕之曰:“朕渡江,卿首谒军门,敷
陈王道。及参幕府,裨益良多。继入翰林,益闻谠论。江西上游地,抚绥莫如卿。”安
辞,帝不许。至任,政绩卓著。其年九月卒于官。疾剧,草上时务十二事。帝为文以祭,
追封姑孰郡公。(《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多其能让。 多:赞扬。
.
B.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知:知州,州的最高长官。
.
C.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 过:错误。
.
D.帝大怒,立黜之。 黜:罢免。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博涉经史,尤长于《易》。
.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
B.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
为之奈何?
.
C.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
.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第II卷 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
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
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
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
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6
参考答案
1.B【解析】
试题分析:A迟,意动用法,C泣,使动用法,D侣,意动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2.D【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中,相,用作副词时,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互相”的意思,表示既
是某一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同时又是这一动作、行为的受事者。一种是偏指一方。D项,
相互,其余是偏指一方。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A【解析】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
4.D
【解析】A不合逻辑,“问题蔬菜、地沟油、毒生姜”并列不当,“问题蔬菜”和“毒生
姜”概念有交叉) 。B句搭配不当,“改变„„关系”应为“改善„„关系”。C句语序
不当,“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应为“公民的文明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旅
游业”
5.C
【解析】“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累赘,可改为“政府责无旁贷”
6.C
【解析】A中“所以”表原因,B中“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D项中“至于”
是“到„„”的意思
7.D
【解析】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
都用作代词
8.D
【解析】“至”是动词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用作动词
9.D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应该用“痛心疾
首”。B“指日可待”:不久就可以实现。重在“实现”,而不是“出现”,侧重指希望发生
的事。 C对象错误,“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D“如出一辙”,
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 脉”读作“ mî”,C项“ 观”读作“ guàn”,D项“ 肄”读作“ yì”。
这是一道考核课本中的重点字的字音的题目,平时要重点积累记忆,“观”动词读guān,
名词读guàn;“肄”注意和“肆”的区别;“脉”在“脉搏”中读mài,其余读mî。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2分) B
【解析】选择B项。先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⑤⑥、①④排在一起,再根据②句
与首句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可知应将②排在首位,再根据③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
的回答”确定“二者”指的是“伸出援手”和“正确施救”。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C
7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
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使用不合逻辑,应为“使自己陷入这个
境地”。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
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
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A项注音不正确的有:苔(tái)、
怯(qiâ);B项注音不正确的有:谄(chǎn)、戛(jiá);C项注音不正确的有:怩(ní)、
咤(zhà)。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D
【解析】
试题分析: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
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
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
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
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此题D项词牌不能规定写作内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B
【解析】
试题分析:二者都是定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16.B
【解析】
试题分析:A“垂询”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C项“拨冗” 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
项“钧裁”是 对上级裁决的敬称,不能用于晚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
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③句“前
两者”承接上句“贫二代”“拼二代”,④照应上句“富二代”;①紧接“误解”“偏见”
转入改变对“富二代”的看法之必要,②句中“也”照应第①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A
【解析】
试题分析:B 两面对一面。C “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鹦续作这一说法为准”句式
杂揉。可改为“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鹦续作这一说法”,或“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鹦
续作这一说法为准”。D 搭配不当。“高雅、时尚、小巧”不属于“功能和作用”。
19.B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
下文来理解。知:动词,担任„知州。
8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20.D则:那么,承接连词。(“今”:表假设。)A.于:对于,介词/在,介词;B.何:
什么,疑问代词/怎样,疑问当初。C.之:它,人称代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
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
城迎接。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
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
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执行
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太祖问:“我想攻取金陵,怎么样?”
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
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
让李习任太平府知府。
陶安跟太祖攻克集庆后,又提升为郎中。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
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
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干方面不如章溢、叶琛。”太祖赞许他能谦让。黄州刚
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
任命他做黄州的知州。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后因事受牵连,
陶安被贬桐城知府,后改配饶州知府。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
传达太祖手谕可以顺从叛军,但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候。援军到达后,陈友定的军队失败
逃走。各位将领想全部杀掉投降叛军的人,陶安不同意。太祖赐诗赞扬他,饶州百姓建
造生祠供奉他。
洪武元年,刚刚设置翰林院,太祖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皇帝曾经
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陶安说,丧乱的根源,
由于骄纵奢侈。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的环境的人容易奢侈。
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
为也会无所顾忌。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你说的很恰当。”君臣又谈论到立国的学说、
道统。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
人吃了愉快。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陛下所
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相
9
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
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盘问说:
“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
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洪武元年四月,江西行省参政职位空缺,太祖将此授命给陶安,告诉他说:“我渡过
长江,你第一个到军营,并陈述王道。到加入幕府后,朕受益匪浅,后来,进入翰林院
后,朕更加听到正直的言论。江西饶州地面,安抚百姓没有谁比得过爱卿。”陶安辞谢,
太祖不答应。到任上后,政治业绩显著。当年九月逝世在任上。疾病恶化时,他还草创
《上时务十二事》。太祖写文章祭奠陶安,追封他为姑孰郡公。
21、作文:题意理解:
素材取材于寓言故事,“狂风”可以理解为困难、挫折、磨难、压力„„可以理解为
具体到生活中的经济危机、失业、地震、伤残、疾病„„,也可以理解为邪恶势力、反
动统治、残暴手段„„
“大树”可以理解为正义力量、英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有正义感的人、勇敢的人、
坚持不动摇的人„„,“小草”可以理解为弱势群体、地位卑微的人群,也可以理解为力
量不足的、尚处在弱势地位的人„„
顽强抗争的大树体现了“刚性”,屈腰伏身的小草体现了“柔性”。在生活中,既有
“大树”一样的“刚性”,又有“小草”一样的“柔性”; “刚性”有“刚性”的美德,
“柔性”有“柔性”的优势,如果能刚柔相济,既有所坚持,又有所顺应,那是最好的
结果。
(二).立意分析
1.从大树的角度立意
(1)肯定性立意:在困难、挫折面前,宁折不弯,不屈不挠。
(2)否定性立意:在困难、挫折面前,不识时务,以卵击石,最终导致失败。
2.从小草的角度立意
(1)肯定性立意:审时度势(懂得变通),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能屈能伸(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方可成就自己;
忍辱负重,学会低头,方能取得成功。
(2)否定性立意:卑躬屈膝,苟且偷生,丧失气节,为世人所唾弃。
3.从大树和小草的角度立意
既要不屈不挠又要懂得审时度势(刚柔并济),才能在逆境中立足。
10
2014学年保定二中高一语文期末冲刺卷2答题纸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作文(60分)
11
本文发布于:2023-10-27 13:41: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3853201981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4学年保定二中高一语文期末仿真卷2 (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4学年保定二中高一语文期末仿真卷2 (1).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