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的意思]罪的古意思
罪的古意思一: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古代汉语
试题及答案是什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
分成_______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
《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在《切韵》的基
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
____________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 韵目
2、 之为言
3、 粘、对
4、 疏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
1、 木直中绳,
罪的古意思二:清明古诗的意思
《清明》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
第 1 页 共 10 页
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同学们可以通过原文意思来了解
这首古诗。
《清明》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原文意思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原文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
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
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
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
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
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创作背景
此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
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
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
湖、东南湖等胜景。
拓展阅读
杜牧生平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
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
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
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
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
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怀才不遇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
美,卉木幽邃,杜牧常在园中嬉戏。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
蒿藿,寒无夜烛"。穆宗长庆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
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同
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
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
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颇好宴游。大和九年,为监察
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
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任池
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相周墀
之力,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
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
安,终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
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
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
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他
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其"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的气概很像后来岳飞
的《满江红》。他在《燕将录》里褒扬谭忠,是因为他能劝说河北诸镇不反抗朝
廷。为了实现这些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
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他强调知兵与否关系着国
家的兴亡:"主兵者,圣贤材能多闻博识之士,则必树立其国也;壮健击刺不学
第 3 页 共 10 页
之徒,则必败亡其国也。然后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
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虚也"(《注孙子序》)。为此,他写了《原
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和《孙子注》。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不
能实现,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放旷不羁。这些都影响到他的创作。
据《唐才子传》载,“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
也”。刘熙载在《艺概》中也称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
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
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
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
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
官登门直荐。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
《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
采用,大获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
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
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
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
茫茫人海之中。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
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高人以饮为忙事”,“但将酩酊酬佳节”,“半醉半醒游三日”。杜牧
喜欢酒,即便在清明祭祀先人的路上,冒着丝丝细雨,也不忘向牧童寻问酒
家。杜牧诗中,饮酒之句俯拾即是,他甚至情愿“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
去”。刚刚“乞酒缓愁肠”,却不料又是“得醉愁苏醒”。酒浸肝肠,愁萦心
间,唉,醉也不是,醒也不是,杜牧又发出“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
疆”的梦话来。那么,就将这副身子,这腔醉意,连同满腹的经纶,交付青楼
佳人,交付红颜知己,及时行乐,来个春满人间。
风流
杜牧风流得别具一格,风流得声名远播,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
青楼,宿醉不归。乃至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保护。有一日,杜
牧调任回京,牛僧孺劝他切莫“风情不节”,并且拿出兵卒们发回的满满一箧
平安帖,杜牧见此,又愧又羞。正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字词之间,满是艳情。杜牧的风流轶事,与他的才华一样,传之于世。杜牧最
为脍炙人口的诗作,是咏史与七绝。杜牧的咏史,充满着幽默与调侃,饱含借
古鉴今之意。游经赤壁,他说,假如周瑜借不到东风,则将是“铜雀春深锁二
乔”,一反常人思维,给人以全新的视角。过华清宫,想起当年杨贵妃喜啖荔
枝的情景,杜牧感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中见大,虽未
出现唐明皇半个字,却点出当年安史之乱的个中原委。夜泊秦淮,歌舞升平,
可是,杜牧听出来了,那是什么样的歌曲啊,分明是亡国之音,若照这样下
去,大唐亡国也指日可待了。杜牧咏史是表,讽今才为其里。
杜牧临死之时,心知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但这篇短文写得却是平实无
奇,丝毫不显文豪手笔。据《新唐书》载,墓志铭写就,杜牧闭门在家,搜罗
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或许,在外人看来,杜牧一生,
俊朗豪健,而他在强作笑颜、把酒尽兴的背后,却是不欲示人的悲凉吧
罪的古意思三:寓言故事成语的意思
寓言故事成语的意思:燕人还国
了。前面就是燕国的城镇。”这燕人一听,一股浓厚的乡情骤然涌上心头。他
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的两眼被泪水模糊了,脸上怆然失色。过了一会
儿,那同伴指着路边的土神庙说:“这就是你家乡的土神庙。”燕人听了以
后,马上叹息起来。家乡的土神庙可是保佑自己的先辈在这块燕国的土地上繁
衍生息的圣地呵!他们再往前走,那同伴指着路边的一栋房屋说:“那就是你的
先辈住过的房屋。”燕人听了这话,顿时热泪盈眶。滚滚的泪水把他的衣衫也
弄湿了。祖居不仅是父母、祖辈生活过的城堡,而且是自己初生的摇篮。祖居
该有多少动人的往事和令人怀念的、神圣而珍贵的东西呵!那同伴看到自己的谎
话已经在燕人身上起了作用,心里暗暗为这种骗人的诡计自鸣得意。他为了进
一步推波助澜,拿燕人取乐,没有等燕人的心情平静下来,又指着附近的一座
土堆说道:“那就是你家的祖坟。”这燕人一听,更是悲从中来。自己的祖辈
和生身的父母都安息在眼前的坟墓里。
这座祖坟不就是自己的根吗虽然说这个燕人已年至花甲,然而他站在阔别
多年的先辈坟前,却感到自己像一个失去了爹娘的孤苦伶仃的孩子,再也禁不
住强烈的心酸,一个劲地放声痛哭起来。到了这个地步,那同伴总算看够了笑
话。他忍不住满腹的畅快,哈哈大笑起来。像个胜利者一样,那同伴对燕人解
嘲地说:“算了,算了,别把身子哭坏了。我刚才是骗你的。这里只是晋国,
离燕国还有几百里地哩。”听了同伴这么一说,燕人知道上了当。他怀乡念旧
的虔诚心情顿时烟消云散。紧接着占据他心灵的情感是,他对因轻信别人而导
致的过度冲动深感难堪。
寓言故事成语的意思:悔过自新
西汉时期,医学家中以淳于意较为有名。他从小就热爱医术,喜欢摆弄银
针、药品。后来,淳于意拜着名医生公乘阳庆为师,学到了黄帝、扁鹊流传下
来的医术,攻克了很多疑难杂症。后来,因为医死了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
押到京城长安去行刑。
淳于意没有生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在膝前行孝。他临走时,对女儿们说:
“如今父亲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你们却谁也帮不上忙!”
缇萦是淳于意的小女儿。她听到父亲的话后,非常伤心,更为自己的束手
无策而自责。于是,她与父亲一起去了长安,并给汉文帝写了一封言辞凄切的
信。信上是这样写的:“我父亲担任政府官职时,老百姓都说他廉洁无私,值
得崇敬。现在他由于一时不慎而触犯国法,理应受到惩罚。可是我却感到,人
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受了肉刑之后,手脚断裂了也无法再长出来,那时就是
想悔过自新,也做不了什么事了。我愿意到官府里去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
以便让他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做人。”
汉文帝读完缇萦的信,被她的一片爱父之情所感动,于是传下一道圣旨,
将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汉文帝法外施恩后,觉得肉刑太过于残酷,就索性将肉
刑废除了。
寓言故事成语的意思:扪虱而谈 (mén shī ér tán)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
人。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
政治家。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
衣服去见桓温。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
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
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
扪虱而谈的意思是: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偷窃,
无所畏忌。
寓言故事成语的意思:桑中李树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一些李子路上吃。他一路走一路津津有味地嚼着
李子,一会儿就吃完了,只剩下几个李子核。把李子核扔到哪里去呢这人一抬
头,见旁边几步路远的地方有一棵桑树,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树干上有一个
大洞,里面已经空了。于是他就把核顺手扔进了树洞里。想了想,又弄来些泥
土填进树洞将李子核种上。他这样做倒也并不是为了种出李子来,只是一时好
玩罢了,种完就走了,也没有当成一回事。日子一长,他也慢慢地把这回事给
忘了。
再说那被种下的李子核,天下雨时便得到雨水的滋润,在树上栖息的鸟儿
拉的粪便成了天然的肥料,时间长了,竟真的发出芽来,长成了一棵李树。有
人见到桑树里长出了李树,觉得很神奇,就把这怪事告诉了周围的人。
有个害眼病的人听说了,认为这棵李树可能是一棵神树,就拄着拐杖探索
着来到李树下,向它许愿说:“李树啊,您如果能保佑我的眼疾消除,我就献
给您一头小猪。”他一说完,就觉得眼睛疼得没那么厉害了。又过了些天,他
的眼睛竟慢慢变好了。他高兴极了,逢人就说:“桑树里长出的那棵李树治好
脑仔细分析推测,做出科学的解释。
寓言故事成语的意思:山鸡起舞
山鸡天山美丽,浑身都披着五颜六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鲜艳夺目,叫人赞叹不已。山鸡也很为这身华羽而自豪,非常怜惜自己的美
丽。它在山间散步的时候,只要来到水边,瞧见水中自己的影子,它就会翩翩
起舞,一边跳舞一边骄傲地欣赏水中倒映出的自己那绝世无双的舞姿。
魏武帝曹操当政的时候,有人从南方献给他一只山鸡。曹操十分高兴,召
来了有名的乐工,为他奏起动听的曲子,好让山鸡跳舞歌唱。乐工卖力地又吹
又打,可是山鸡却一点都不买账,充耳不闻,既不唱也不跳。曹操的手下人拿
来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鸡面前,山鸡连看都不看,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走来走
去。就这样,任凭大家想尽了办法,使尽了手段,始终都没办法逗得。
曹操非常扫兴,气恼不已,斥责手下人说:“你们这么多人,连一只山鸡
都对付不了,还怎么做大事!”
曹操有一位十分钟爱的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曹冲自幼聪明伶俐,又博
览群书、见识渊博。这时候,他动了动脑子,有了主意,于是就走上前对曹操
说:
“父王,儿臣听说山鸡一向为自己的羽毛感到骄傲,所以一见到水中有自
己的倒影,就会跳起舞来欣赏自己的美丽。何不叫人搬一面大镜子来放在山鸡
能让虚荣心、好胜心战胜了理智,否则就会遭到惨败。
寓言故事成语的意思:猴子捞月
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
闹,好不快活。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
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
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
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
“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
猴子都朝井边跑来。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
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最
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
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
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
入井中。小猴子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
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它们很是高兴。
小猴子将手伸到井水中,对着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几滴
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小猴这样不停地抓呀、捞呀,折腾了老半天,依
然捞不着月亮。
倒挂了半天的猴们觉得很累,都有点支持不住了。有的开始埋怨说:“快
些捞呀,怎么还没捞起来呢”有的叫着:“妈呀,我挂不住啦!挂不住啦!”
老猴子也渐渐腰酸腿疼,它猛一抬头,忽然发现月亮依然在天上,于是它
大声说:“不用捞了,不用捞了,月亮还在天上呢!”
众猴都抬头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本文发布于:2023-10-27 13:2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384035198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余罪的意思]罪的古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余罪的意思]罪的古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