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大学生创业故事3篇
创业不同于炒菜,不可能等所有的配料都准备齐之后才开火做饭。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优秀大学生创业故事3篇,就让小编给您介绍
吧,希望您能满意。
优秀大学生创业故事一:
方毅:80后“明星大学生”的10年创业路
“80后”的方毅,在校是“明星学生”。1999年,他被保送进
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科混合班就读,2003年又被保送进入浙江大
学计算机专业读研究生,毕业时获评“浙江大学特优毕业生”。
然而他偏爱创业。2001年,他被选入只有60人的浙大创新与创
业管理强化班,聆听MBA老师们的课程,在浙大科技园接受创新创业
系统辅导,从此,创业不辍。
“2005年,我开始第一次创业,做‘手机备备’,后来被百度收
购了;第二次创业做了‘个信’,后来被腾讯干掉了;个推是我的第三次
创业,做手机消息推送服务。”
在经历了硬件开发商、软件开发商到技术提供商的几度定位之后,
方毅带领的团队定位在了“送水工”角色上——目前“个推”业务独
立覆盖8亿手机终端,在第三方推送服务的部署上占据国内90%的市
场份额。
2014年7月,“个推”宣布完成B轮数千万美元融资,软银赛富
领投,原A轮投资方悉数跟投,“这可能是国内B2D行业迄今最大的
创业公司单笔融资。”方毅说。
2014年11月,“个推”获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及移
动互联网行业全国总决赛第一名。
在互联网创业、科技型创业的江湖里,收益大、风险也大,被替
代、被颠覆的事随时可能发生。
在方毅的创业道路上,资金链断裂、技术瓶颈、小伙伴跳槽的状
况都发生过。
“最难过的时刻是裁员,从135人的团队直接缩减到50多人,现
在回头想想,没有裁过员的也许不能叫做公司。”
但10年创业征途,他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虽九死其犹未悔”。
方毅很感激在自己创业路上帮助过他的“贵人”,也很愿意把自
己的一部分时间留给和自己当年一样选择创业的年轻人。他每年会到
母校浙江大学去进行四五场的创业讲座,也会到本土创业圈子B座12
楼进行创业分享访谈。
在累积的多年互联网创业经验中,他拿出分享的内容常常是自己
亲历的失败。“对于创业者来说,失败的教训比夸夸其谈的成功学更
实用。”
例如说到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当手机不停更新的时候,它就要
不停地去适配。你会发现你的敌人不停地增加,不停地进化,你有限
的生命都投入到无限的适配中去了”。他告诫师弟师妹们:Find the
Must-Win Battle,选对战场,才有必胜一役。
又如说到第二次创业,他告诉师弟师妹们说,“当竞争对手是一
只大象,我是一只蚂蚁,大象腿踢过来的时候我可以用针扎,但是这
只蚂蚁不幸处在了象群迁徙的道路上,画面太美就不敢看了。所以创
业过程中,大家可以很勇敢,但尽量不要选在超级大鳄或者说过早地
选在超级大鳄必经之路上。”
2014年,方毅和一些小伙伴共同发起了“涌泉—华旦基金”,专
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投,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初创企业孵化成长。
创业10年,方毅的穿着依旧“校园风”,他和妻女住在杭州普通
小区的小房子里,上下班走路,远一些骑自行车,办公场地是和百来
人分享的、1000平方米大开间里的一小格。
他和他的创业伙伴兼妻子张洁有共识,比起舒适的办公条件,自
由、开放这些创业企业的氛围更可贵。
“我们这一代的创业者,已经不需要通过穿什么、住在哪里等物
质去证明,我们的内心已经足够丰富强大。”
不过,2014年,他购入了一辆红色的特斯拉。在杭州,他是首批
好奇心,如果能从中得到一些灵感,价值就会远远超过车价本身。”
而且,这辆特斯拉成了“个推”员工的一项福利——只要经过报
备,每个人都有一天的使用权。
在方毅目前所带领的团队中,有来自伯克利大学的数学博士,有
来自上市公司的数据专家,还有百度、腾讯、IBM的前员工,而更重
要的是,这个已经有“90后”员工融入的年轻团队,需要符合他们价
值观的企业文化。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讲,可以接受同样的工资,但是工作环境需
要更加良好一点,这个工作环境也包括所在公司在整个行业里的一个
形象。希望同事们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自豪感和归属感。”
有人问他,如果有一天他的公司发展到可以放手,他会选择一份
什么样的职业。方毅说:“创业教练。”
优秀大学生创业故事二:
侯姝媛:80后女研究生建自行车驿站,一年骑出百万元
一位长相清秀,看起来娇娇弱弱的80后女孩儿,却迷上了对体力
要求较高的户外骑行,并在海南将这一爱好变成了事业。重庆工商大
学研二女生侯姝媛,凭着一股子闯劲儿,白手起家,成立了“517骑
行驿站”。如今,驿站广获骑行者好评,年营业额60多万元。
爱好变事业,填补市场空白
春日里,怒放的三角梅爬满了门口的铁栅栏,将眼前这栋蓝色外
墙的别墅掩映得格外漂亮。挂在栅栏上的一辆自行车和木制招牌,提
醒着路人这里是骑行者之家。
“现在这么好看,可当初这里却像个‘鬼屋’。”侯姝媛调皮地
笑着。她打开电脑里的照片,记者看到这里曾是一栋半拉子别墅,连
门窗都没有,足有一人高的杂草将房子包围,建筑垃圾堆得满地都是。
改变,始于一次骑行。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这是80后女孩侯姝媛对海南的第一印
象。
还是深信能在海南完成一次骑行。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骑行彻底改变
了她的生活,让她由鄂妹子变成了海南媳妇。
“帅哥,我租辆自行车。”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到海口美祥路一
家自行车租赁店租赁自行车的场景,当时的自行车店老板叫陈启程,
当时大伙都叫他“虫子”。
热情好客的“虫子”见到侯姝媛,不停地向她推荐骑行线路,并
提醒骑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当了解到她是只身一人来海南骑行
后,决定免费当向导,陪她骑行去三亚。
土生土长的“虫子”是海南万宁人,对线路非常熟悉,骑行过程
中时刻关心她,和她一起赏美景、尝美食。
这次骑行,侯姝媛深深地爱上“虫子”,两人由骑友变成了恋人,
直到后来成为夫妻。
“‘虫子’,不如我们建个驿站吧!”第一次骑行之后,她把开驿
站的想法告诉了“虫子”。原来,在骑行过程中,她发现骑行驿站比
较少,加上没有地方休息,导致在骑行过程中不是很顺心。而和她有
同感的,还有许多骑友。
经调查,侯姝媛发现,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约3万国内自行车
爱好者到海南环岛骑游,租车、住宿是必需的环节。如果开一家环岛
自行车出租和环岛青年旅舍于一体的骑行驿站,一定有市场。
两人意见统一后,她开始在岛上做调查,发现没有一家把租车和
住宿结合起来的驿站。此外,如果在环岛游的线路上开连锁店,解决
游客异地还车不便的烦恼,一定更有市场竞争力。
“在哪里建驿站比较合适呢?”两人开始在海口地区寻找地方,考
察再考察,商量再商量……
2013年1月,两人在新埠岛租了一栋毛坯别墅改造成驿站。别墅
有600平方米,7间房,可以安放40个床位。
启动资金不足就刷信用卡来解决。为了节省开支,驿站的设计装
修全靠自己解决,墙自己刷,再请朋友帮忙在墙上绘画,从租房到装
修一共花了15万元。
为了铭记创业历程,驿站里每间客房的名字别出心裁:经费不足、
资金短缺、预算不够……
一个是准备入学的研究生,一个是连年亏损的小老板,两个合伙
人都一穷二白。“你看我们这些房门上分别挂着‘资金短缺’‘缺口
太大’‘预算不足’的牌子来取代房号,纪念开办驿站时缺钱的窘
境。”侯姝媛带着记者在驿站一边参观一边介绍。为了省钱,陈启程
甚至跑到工地上蹲点半天,仔细观察电焊工如何作业,然后连续几晚
在网上找相关视频自学电焊技术,自己硬是把院子上的一个大铁架焊
了起来。
经过半年的努力,2013年7月,海口517驿站开业。没铺瓷砖的
水泥地板被擦得锃亮,色调明快的小装修让人觉得温馨如家,40个床
位干净整洁,100辆自行车整装待发。
伙伴变爱人,共圆青春之梦
驿站成立一个多月,生意惨淡,前来住宿、租车的旅客寥寥无几。
经过与多位骑友沟通,侯姝媛找到了原因。“游客来之前大都在网上
订好自行车和住宿,我们几乎没做推广,所以生意不好。”侯姝媛说。
于是,她开始尝试在各大网站论坛特别是骑行论坛上推荐自己的驿站。
“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宣传驿站,与
骑友沟通交流,留下驿站的地址和自己的手机号码。”回想起当初那
段当“营销员”的日子,侯姝媛依然觉得干劲十足。
经过多次推介之后,生意开始有了起色,陆续有骑友过来租车住
宿。“硬件不足,服务来补。”侯姝媛说,热情周到的服务是驿站一
大特色。因为两人都爱好骑行,熟知海南情况,能给每一位骑友提供
详尽的骑行攻略。驿站的名字很快在骑友中传开,甚至韩国、哥伦比
将驿站开遍全省
“老板,帮忙看看我的车是否有问题了。”3月28日,在517驿
站,一名骑友刚从三亚骑行过来,面对骑友遇到的问题,“虫子”总
是热情地服务。
“这家店的老板人不错。”来自河北的骑友陈先生说,去年,有
一次他骑车从三亚回到海口,自行车有点问题,“虫子”一直从晚上
10点忙到凌晨3点多,帮他修好了自行车。
“有家的感觉”“大学最后一次骑行”“说走就走的旅行”“告
别雾霾,来海南骑行”……在驿站里,处处有骑友的留言,如今驿站已
成为骑友的乐园。
建立驿站2年来,驿站的知名度不断提升。2013年6月至今,已
经有文昌、博鳌、兴隆3家旅店老板主动找上门来,成为517骑行驿
站加盟店。
“租车和住宿是环岛游客普遍关心的问题,517骑行驿站把租车
与住宿一起解决,在我们当地还是首创,另外异地还车也是区别其他
驿站的一大亮点。”517骑行驿站博鳌加盟店负责人刘得得说,加盟
后自己驿站入住率直线上升。
看到市场前景后,2014年4月,侯姝媛和虫子又投资近30万元,
在三亚开了一家直营店,并带动了7人就业。
“去年我们有近100万元收入,纯收入50多万元,现在驿站已经
布设环岛骑行线路的东线,预计5年后我们还会在环岛骑行的中线和
西线开5至10家驿站,到时候骑友就会享受到我们一站式服务。”侯
姝媛说。
现在“海口517骑行驿站”有500辆自行车,两人在三亚还开了
一家直营店,在文昌、博鳌等地有3家加盟店。说到新年打算,侯姝
媛表示下一步将在环岛骑行的中线和西线开5至10家驿站,到时候骑
友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在跟旅行社洽谈合作,拟推出骑
行旅游专线等。
如今,学校已开学,侯姝媛除了要经营好驿站,还要加强学习,
她觉得在创业的同时不能将学业拉下。
如今,在重庆工商大学,她经常骑着山地车快速穿过校园……
侯姝媛深信,“我要骑”一定能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生意
将会越来越好。
本文发布于:2023-10-26 18:1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3154841973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优秀大学生创业故事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优秀大学生创业故事3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