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杏花红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品读第一次看花的情景,练习分角色朗读,感受竺可桢精确
细致的观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2、品读第一次看花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受竺可桢精确细致的观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花导入:
1、出示杏花图:师: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瞧,
多美的杏花呀。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吗?(学生自由描述)
2、出示句子: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
出一片淡淡的粉红。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相机学习生字:泛)
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课堂开始,以随和的谈话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
学氛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条件与课文相联系,运用媒体进行
图片展示,引领学生感悟杏花之美,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表达欲望,
让学生渐入学习佳境。)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一读:
一株吹皱曾经精确仰起脸
估计掌握绽开明媚兴冲冲
大概规律郑重程度顷刻间
(2)读好长句。(课件出示)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几次看杏花?找
一找,分别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
(2)交流。
小结:课文按时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竺可桢爷爷两次看杏花的故
事。
(设计意图:以人为本,遵循常态下学生的一般阅读规律。充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引领学生在对一篇
课文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品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品读课文——第一次看花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竺可桢爷
爷看花有什么特别之处?圈一圈,说一说,竺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
2、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1)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
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2)“爷爷,您又看花啦?”
(3)“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拓展了解竺可桢的习惯)
(4)“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竺可桢坚持长期仔细观察、追求精确的品质。
3、分角色朗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简要评价,注意提示语。
(设计意图:以真实的对话,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通过分
角色朗读,品读字词,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感悟竺可桢坚持长期仔细
观察、追求精确的品质,由此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
四、总结本课。
1、简要小结:
2、作业:
(1)把生词写正确,努力写得美观。
(2)继续读课文,进一步了解竺可桢爷爷。
附:板书设计
一个中午
第一朵杏花长期观察
细致精确
本文发布于:2023-10-26 18:1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315262197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班杏花红教材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班杏花红教材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