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
数学之王-苏步青的异国绝恋
苏步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与棋王谢
侠逊、新闻王马星野并称“平阳三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
面的研究。他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
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
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
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
央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苏步青的妻子叫苏(松本)米子,是一位伟大的日本女性,也是最先取得中
国国籍的外籍人士之一。苏步青与她风风雨雨60载,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世
纪绝恋。
与米子喜结连理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出生在浙江平阳县雁荡山区一个普通的农家。在浙
江省立十中读书,初三时,他的学习兴趣便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他的数学才华引
起校长洪彦元的极大关注,专门安排老师对他进行指导。1919年苏步青从中学
毕业时,已调出学校的洪彦元寄给他200块银元,让他到日本求学。于是,17
岁的苏步青独自踏上了留学的道路。1920年春天,到日本仅3个多月的苏步青
就通过了日语关,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1924
年春天,他作为唯一一个中国留学生报考著名的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并以
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自然成了学校的名人。
这时,他对学校的另一位名人松本米子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关注。米子是帝国
大学松本教授的女儿,不仅相貌才华出众,而且精通插花、书法与茶道,还爱好
音乐,尤其是弹得一手好古筝。在一次晚会结束后,苏步青与米子认识了。米子
对苏步青一直非常仰慕,他的睿智与赤诚尤其让她感动。后来两个人经常花前月
下携手而行,谈的话也多了。有一天她问苏步青:“你为什么这么拼命地学数学
呢?你真的觉得那有很多的乐趣吗?”苏步青回答:“中国的发展需要数学。起
初我确实觉得它没有听歌、跳舞有意思,但当你把数学同国运联系起来,你就会
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丰富并且诱人的领域。”这使米子看到,苏步青是一个有责任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有抱负的男子。
两个人的恋情成了学校里公开的秘密,不少人为他们祝福;而那些平素追求
米子的人则怀有一种嫉妒心理,对米子说:“苏步青是个中国乡巴佬,家里很穷,
再说学习好的人不一定将来就会有出息。你跟了他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但米
子不为所动。苏步青受不了一些男生的敌意,他也不想让米子再被别人纠缠,经
过商量,他们决定尽快结婚。
1928年,这对异国青年终于走到了一起,在仙台市喜结连理。松本米子自
此改从夫姓成为苏米子。她知道丈夫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生活上对他给与了精
心照料。每当苏步青深夜还在演算、研究时,她便轻手轻脚为丈夫端来一杯香茶
或是牛奶。结婚不久,苏步青就在一般曲面研究中发现了四次(三阶)代数锥面,
这一在国际数学界引起很大反响的成果被人称为“苏锥面”。可以说这是幸福婚
姻的结晶。追随夫君到中国
米子全身心地当起了家庭主妇。为了不影响苏步青,她甚至把自己的古筝、
书法等特长都荒废了,只保留了茶道和插花,因为这两种爱好可以有益丈夫的身
体和精神。婚后一年,即1929年,米子生了个女孩。1931年初苏步青已有41
篇仿射微分几何和有关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在日本、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数学刊
物上,成了日本乃至国际数学界榜上有名的人物。松本一家都希望苏步青留在日
本工作,东北帝国大学也向他发出聘书。苏步青有自己的难处。出国之前,他曾
与学长陈建功相约,学成归国,在故乡建设一流的数学系。
当时陈建功已先期学成回国,自己是去是留,成了困扰他心灵的难题。
细心的米子早就发现他整天唉声叹气,茶饭不思,一天吃过晚饭,从不吸烟
的苏步青甚至抽起了闷烟。米子便问他有什么心事,苏步青把心里话和盘托出,
他不想因一己之私,留在东瀛。令他想不到的是,米子听了他的打算,并没有阻
止,反而鼓励说:“青,我支持你的决定。首先我是爱你的,而你是爱中国的,
所以我也爱中国。我支持你回到我们都爱的地方去。不论你到哪里,我都会跟着
你的。”短短数语,使苏步青格外感动:米子是一个识大体的女人!有了妻子的
支持,苏步青一人先回杭州。
浙江大学的条件远比他想象得差,不但聘书上写明的月薪与燕京大学聘任他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为教授的待遇相去甚远,而且由于学校经费紧张,他虽然名为副教授,却连续4
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幸亏还有在上海兵工厂当工程师的哥哥及时帮助,否则苏
步青就要靠当东西维持生计了。为了养家,苏步青打算再回到日本去。
风声传到了浙大校长邵裴子耳中。这位惜才如命的教育家当夜就敲开了苏步
青的房门:“不能回去!你是我们的宝贝……”邵校长情急之中,这话脱口而出。
苏步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千真万确,你是我们的宝贝!”邵校长激动
地说。就是这句话,神奇般地把苏步青回日本的打算冲得烟消云散:“好啦,我
不走了。”几天后,邵校长亲自为苏步青筹到1200块大洋,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到放暑假时,有了点积蓄的苏步青便到日本接来了家眷。
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苏步青和米子在中国的生活
刚刚开始,就受到了波动。这年“八一三”事变后,日本飞机在上海和江浙一带
狂轰滥炸,浙大的环境非常危险。校方连夜开会商议,决定搬迁。中午,苏步青
正在系里收拾东西,突然一个邮差送来一份特急电报。苏步青打开一看,上写短
短几个字:“帝国大学决定再次聘请苏步青回校任数学教授,待遇从优。”苏步青
愤然道:“你们侵略了我们的国家还想叫我去?”他气得脸色发白,决定不予任
何回复。
几天后,日本驻杭州领事馆一个官员找到苏步青家里。苏步青刚好不在,那
个官员以为米子是日本女子比较好拉拢,就说:“作为日本人,不知夫人是否愿
意来领事馆内品尝自己家乡的饭菜?我们竭诚以待。”米子当即拒绝说:“我自嫁
给苏君,已过惯了中国人的生活,吃惯了中国人的饭菜。”来人只得离去。
过了几天,又有人前来游说苏步青:“你夫人是日本人,你是日本女婿,日
本人不会对你不利的。”苏步青当即反问道:“你的意思,就是要我当汉奸?”这
话像一把利刃,让对方无言以对。当夫妇俩做好随校搬迁的一切准备后,忽又收
到一封来自仙台的特急电报:“松本教授病危!”
苏步青把电报递给米子,他与岳父的关系是很好的,但因牵涉到国家的问题,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他不能回去探望他老人家;他想让米子独自回仙台看望父亲。米子听了他的话,
低下头略略思考了一会,说出了让苏步青震惊的话:“我不回去。无论如何,我
跟着你!永远跟着你!”
患难中的世纪绝恋艰难地迁徙开始了。苏步青挑着担子,一头装着书籍和教
案,一头放着年幼的孩子;米子一手提着些简单的衣物,一手牵着年纪稍长的孩
子。因为路况不好,为了躲避日机轰炸,加上交通工具的匮乏,大部分的时候他
们就是这样徒步前进。然而更加难堪的是沿途苛刻地盘查。由于米子是日本人,
是敌国的人,每次经过哨卡,值班的军政人员总要反复对米子和苏步青一家进行
审查,苏步青百般解释也无济于事。后来还是校长竺可桢爱才,讨得战区长官的
一纸特别通行证,方才免去此苦。
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于人口不断增多,苏家的经济状况不太好。8个孩子
加上两个大人共10口人,为节省开支,米子一切都精打细算。她对自己甚至到
了苛刻的地步,在中国生活的前几十年里,米子居然没有为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
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卫兵闯进苏家,闹得天翻地覆。苏步青每天被拉
上台批斗,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男人,怎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曾想过一死了
之。但孩子们拉住他说:“为了妈妈,您一定要挺住。”苏步青知道米子这些年做
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点头答应了孩子们。
把夫人的照片时刻带在身边
“文革”结束后,苏步青执教科研,家里的生活水平逐渐有了提高。但米子
因多年操劳,身体每况愈下。1979年的一个周末,苏步青直直地盯了米子好半
天,爱抚地说道:“给自己也添几套衣服吧,毕竟……”“我们家有那么多孩子,
再说操持家务实在是不需要多做衣服的。”苏步青赶紧堵住了她的嘴:“这样的话
你已经说了多少遍了。现在我们情况不同了,孩子们也都独立了,你无论如何也
要买件新衣服,并且……”“并且什么?”“并且你也应该回去看看了。”“回哪去?”
米子一脸不解。苏步青拍拍米子的肩头说:“日本呀!你的家乡……”说完这句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话,他看到米子的眼圈红了,然后伏在他的怀里放声地哭起来……
米子在苏步青的陪伴下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里日本。阔别43年,这是
她随丈夫到中国后第一次回去,那种心情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1982年,米子因长年积劳,终于卧床不起了。苏步青每天下午四点半就赶
到医院,随侍左右,精心看护。1986年5月,松本米子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享
年81岁。她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苏步青不要伤心,要好好地活下去。
夫人亡故后,苏步青把夫人的照片时刻带在身边,意味深长地说:“我深深
地体味着‘活在心中’这句话。就似我的妻子仍和我一起在庭园里散步,一起在
讲坛上讲课,一起出席会议……”2019年,百岁老人苏步青就是在对亡妻的这
种怀念之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
教育资源
本文发布于:2023-10-26 18:0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83149131973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育资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之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育资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之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