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化翻译(Localization)语言:认识繁体中文(Traditional Chine)
对于中文本地化市场而言,繁体中文 (Traditional Chine) 是有别于简体中文 (Simplified Chine) 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本地化目标语言。繁体中文材料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北美等部分海外华人社区的用户。尽管以繁体中文为母语的人数有限,但由于台湾等地区科技较为先进,IT 业和制造业相对较为发达,因此以繁体中文为目标语言的本地化项目需求量也很大。
1. 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的由来
繁体中文即传统上的中华文化中所使用的中文书写体系,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将台湾、香港等地区一致沿用至今的未经简化处理的传统汉字称作繁体中文 (Traditional Chine)。
由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原因,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大陆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对部分汉字做了简化处理,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 (Simplified Chine)。
2. 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的区别
2.1 目标受众的不同
简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华人社区中使用。而繁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台湾、香港与澳门地区,以及北美等部分海外华人社区中使用。
过去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并存于联合国各式文件中,随着中华民国于 1971 年退出联合国后,目前联合国的文件已不再使用繁体中文。
2.2 词汇表述的不同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在 20 世纪中叶因政治原因彼此分隔,之后一段时间交流甚少,造成了用词习惯的差异。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大量 IT 术语的使用,这种差异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即,同一英文单词对应的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的译文完全不同。因此,对于繁体中文翻译,绝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将简体字转换为相应的繁体字那么简单。以下列出了一些常用 IT 术语的简繁体对照译文,以示二者在词汇表述方面的区别。
表述截然不同的术语: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File | 文件 | 檔案 |
Data | 数据 | 資料 |
Information | 信息 | 資訊 |
List | 列表 | 清單 |
Field | 字段 | 欄位 |
Script | 脚本 | 指令碼 |
Port | 端口 | 埠 |
Gateway | 网关 | 閘道 |
Blog | 博客 | 部落格 |
Click | 单击 | 按一下 |
Exit | 退出 | 結束 |
Check | 选中 | 核取 |
Debug | 调试 | 除錯 |
Retrieve | 检索 | 擷取 |
Log out | 注销 | 登出 |
Refresh | 刷新 | 重新整理 |
Favorite | 收藏夹 | 我的最愛 |
Profile | 配置文件 | 設定檔 |
Help | 帮助 | 說明 |
| | |
Ur | 用户 | 使用者 |
Project | 项目 | 專案 |
Macro | 宏 | 巨集 |
Template | 模版 | 範本 |
Row/Column | 行/列 | 列/欄 |
Advanced | 高级 | 進階 |
Bus | 总线 | 匯流排 |
View | 视图/查看 | 視圖/檢視 |
| | |
表述相近或相似的术语: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Chang | 更改 | 變更 |
Find | 查找 | 搜尋 |
Window | 窗口 | 視窗 |
Add | 添加 | 新增 |
Undo | 还原 | 復原 |
Network | 网络 | 網路 |
Mou | 鼠标 | 滑鼠 |
Job | 作业 | 工作 |
Save/Save as | 保存/另存为 | 儲存/另存新檔 |
Print/Pinter | 打印/打印机 | 列印/列印機 |
Read Only | 只读 | 唯讀 |
Application | 应用程序 | 應用程式 |
Command | 命令 | 指令 | |
Run | 运行 | 執行 |
Text | 文本 | 文字 |
Font | 字体 | 字型 |
Client | 客户端 | 用戶端 |
Software/Hardware | 软件/硬件 | 軟體/硬體 |
Import/Export | 导入/导出 | 匯入/匯出 |
Cut/Paste | 剪切/粘贴 | 剪下/貼上 |
Print preview | 打印预览 | 預覽列印 |
Spellingcheck | 拼写检查 | 拼字檢查 |
Quality | 质量 | 品質 |
| | | |
当然,也有很多词汇简繁体的译文一致,仅存在字形方面的区别。而有些译文甚至完全一样,无任何区别。具体示例如下: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Cancel | 取消 | 取消 |
Format | 格式 | 格式 |
OK | 确定 | 確定 |
Delete | 删除 | 刪除 |
Copy | 复制 | 複製 |
Edit | 编辑 | 編輯 |
Option | 选项 | 選項 |
Select | 选择 | 選擇 |
Status | 状态 | 狀態 |
| | |
除了用词方面的区别外,在句子表述上二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具有各自的语言表述习惯。例如:对于起修饰作用的两个以上的“的”,繁体中文通常用“之”来表述;对于结构较
复杂、句子较长的表述,繁体中文的断句更具有某种程度的随意性,断句频次往往会大于简体中文。不过,随着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各个领域相互交流的日益加深,语言表述也有相互渗透,彼此互融互用的趋势。相应地,这种差异性也有逐渐弱化的趋势,即使表述的不够正统和地道,也不会对当地用户造成中文理解方面的问题。
2.3 编码(Encoding)的不同
简体中文通常采用 GB2312 编码,而繁体中文通常采用 Big5 编码。我们知道,使用 2 个字节来代表一个字符的各种汉字延伸编码方式,统称为 ANSI 编码。具体来说,在简体中文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 GB2312 编码,在繁体中文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 Big5 编码,在日文操作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 JIS 编码。因此,无论是简体的 GB2312 还是繁体的 Big5,都属于 ANSI 编码。因此,我们在对应的操作系统下,将文件另存为 ANSI 编码,即表示设定了相应的 GB2312 和 Big 编码格式。
对于仅需在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操作系统下正常显示的文件,通常可采用 GB2312 和 Big5 编码。不过,要使这些文字也可在其它操作系统下正常显示和浏览,而不是显示为乱码,则需采用跨语言编码 Unicode 或 utf-8。
3. 台湾繁体与香港繁体的区别
台湾(TW)繁体和香港(HK)繁体同根同源,均衍生自未经简化处理的传统汉字。台湾繁体,特指二战结束后由台湾当局在台湾地区所推行的繁体官方语言(台湾人称之为国语),同时受到了台湾本土语言的影响。香港繁体特指由港澳地区人员沿用和使用的繁体语言,由于香港澳门属于粤方言区,在词汇使用方面自然会受到粤方言词汇的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的用语,台湾繁体与香港繁体是一致的,无论是字形还是字义均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不可否认,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都始终会在语言的继
承和演变过程中留下自己的烙印,因此,对于有些惯用名称,台湾繁体与香港繁体的用词习惯截然不同。下面列出了其中的一些词语,以示二者的区别。
English | 简体中文 | 台湾繁體 | 香港繁體 |
Taxi | 出租车 | 計程車 | 的士 |
Bus | 公共汽车 | 公車 | 巴士 |
Ambulance | 救护车 | 救護車 | 十字車/白車 |
Motorcycle | 摩托车 | 機車 | 電單車 |
Instantnoodle | 方便面 | 速食面 | 即食面 |
Lar | 激光 | 雷射 | 鐳射 |
Key | 钥匙 | 鑰匙 | 鎖匙 |
Cigarette | 香烟 | 香菸 | 香煙 |
Calculator | 电子计算器 | 電子計數機 | 電算器 |
Panda | 熊猫 | 貓熊 | 熊貓 |
Bottle | 瓶 | 瓶 | 樽 | |
Chocolate | 巧克力 | 巧克力 | 朱古力 |
Tip | 提示 | 提示 | 貼士 |
Why | 为什么 | 為什麼 | 爲什麽 |
Inside | 里面 | 裡面 | 裏面 |
| | | | |
4. 繁体中文标点的使用
繁体中文标点的功能及其使用规则与简体大体相同,仅有少数标点存在区别。具体如下:
【相同的标点】逗号、句号、顿号、括号、问号、感叹号、书名号。
【不同的标点】
引号–繁体采用直角引号。而对于保留不译的英文,通常使用半角英文引号即可。示例:欲上傳資料,請按「確定」,否則請按「取消」。
章节标题–引用某本书的具体章节名称时,通常可使用直角引号‘「***」’,有时也可采用符号‘〈〉’。
示例: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產品隨附之《TC 顧客服務指南》中的〈建立和追蹤對技術支援的呼叫〉。
5. 繁体中文操作系统的使用
同大多数其它亚洲语种一样,涉及繁体文字编辑的所有相关操作,均需在繁体中文操作系统下进行。
6. 繁体中文输入法的使用
以下列出了几种可能会用到的繁体中文输入法:
【仓颉输入法】Windows 自带输入法。也是台湾本地译员多使用的主流输入法,其按笔画拆字的方式进行输入。其类似于简体中文的五笔输入法。由于学习难度较大,不易掌握,中国大陆使用的不多。
【注音输入法】Windows 自带输入法。可按汉语拼音的形式输入。非台湾当地人使用的较多。但需要在输入法的“属性”中,将“键盘”下的“输入对应”设置为“汉语拼音”。如下图所示:
【微软输入法】Windows 自带输入法。按汉语拼音的形式输入。使用方式同简体的微软输入法。输出效率一般,但依照拼音系统自动提示的繁体译文较为准确。
【译典通Dr.eye自带的繁体输入法】可按拼音方式输入繁体文字。由于译典通兼具词典功能,其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
建议不要使用可提供繁体文字输出的简体输入法,因为他们通常只对字形做了机械转换,而系统自动提示的很多词汇并不适用于繁体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