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

更新时间:2023-06-11 20:15:20 阅读: 评论:0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课标告诉我们:大家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本单元中,我们将要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这部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又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同学们可要认真学习哦!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学习目标
1.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 经历辨别方向及绘制简单示意图的过程。
3.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教材第3页的相关内容。
自学要求:独立完成合作探究;查查大自然中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辨别
方向的资料。
我的疑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的疑问有:
二、合作探究
1.学习教材第3页例1,解决下面问题。
(1)指一指
太阳从()方升起,从()方落下。
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2)认一认
起立,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两手侧平举,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编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3)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4)做一做:找方向。
要求:起立,每说一个方向,面向这个方向。
①随便说方向;②东、西;南、北两次;③每面对一个方向,按顺时针方
向说出其他3个方向。
2. 通过查资料,我了解到日常生活中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3. 自学例2,我能认识平面图并能绘制平面图。
⑴确定方向:地图上箭头朝上的方向为(),在平面图上我们称它为方
向标。
⑵探究绘制过程:首先选好(),在平面图上绘制(),按
()的方向绘制其他建筑物的位置,并用“”标
出北方。
归纳整理
我们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然后根据()与()相对、()、()相对的原则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这四个方向始终是以()方向排列的;地图上,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三、检测训练
课堂目标达成
1. 蒙眼游戏。
两人一组,一个同学闭上眼睛,另一个同学告诉他现在面向哪个方向,
然后请他指出其他三个方向。
2. 说说自己座位的东南西北方向上分别是谁。
3. 伸开双臂,右臂向东,左臂向西,那么面对的一方是()方,背对
的一方是()方。
4. 按要求画图形,我会!
①在☆的东面画△。
②在☆的西面画□。
③在☆的北面画○。
课后巩固提升
1. 有一天,你在树林里玩的时候迷了路,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你有办法
辨清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吗?
2. 如果你面向北,那么你的后面是();你的左面是();你的右面
是()。
3. 想办法弄清自己房间的东南西北,再给父母说说是怎样布置的。
4. 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
学习后记
请你将本堂课学习的收获、感悟或还有的疑惑记下来。
你知道吗?
指南针的历史
司南: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
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司南的“司”就是“指”的意思。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的记载,以及现代科学考石学家的考证和所制的司南模型,说明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古代称慈石,用慈爱来描述磁石吸铁现象)制成汤勺形,由其勺柄指示南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书中和《山海经》书中便有了关于慈石的记载,而在这一时期的《鬼谷子》书中和《吕氏春秋》书中还进一步有了慈石吸铁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古代最早的磁指南器,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博物馆都有司南的模型展出。这里要指出关于指南车的问题,历史上传说黄帝(约公元前47世纪)和西周周公(约公元前21世纪)曾制造和使用指南车,但是经过后来的文献考证和模型制作试验,都已证明指南车与指南针没有关系,汉代以后的指南车是依靠机械结构,而不是依靠磁性指南的。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也有指南车的模型展出。
古代罗盘:后来古人又在司南的基础上制作了古代罗盘。这时的罗盘已很像现在使用的指南针了,它具有指方向的磁针和显示方位的刻度盘。把罗盘装在船上,可以为人们航海指引方向。大约在800年前,我国发明的罗盘传到了非洲、欧洲,世界各地才有了指示方向的仪器。这是中国人民了不起的伟大贡
献。这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往和科学、文化、经济的发展,我们为祖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而倍感自豪。我国使用天然磁石指南北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当时一部叫《鬼谷子》的书中记载了磁石罗盘(司南),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磁性指南器具。在古代思想家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所写的《韩非子》一书中,我们可读到:“故先王立司南以端前夕”。意思是说,古代君王创造司南这种磁罗盘来确定南北方向。在欧洲的文字记载中,首次提到磁罗盘是在1190年。所以我国使用磁罗盘的历史比欧洲人至少早1500多年。
指南鱼:大约在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种指南工具——指南鱼。是北宋四种指南针之一。因此到了北宋时代,由于军事和航海等需要和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先后利用人造的磁铁片和磁铁针以及人工磁化方法制成了在性能和使用上比司南先进的指南鱼。指南鱼的制法最早出现在北宋的《武经总要》(公元1044年)书中,大意是将铁片剪成首尾两端尖锐的鱼形,放在炭火中烧红后取出,使尾部指向北方斜放入水中。将这样制成的指南鱼放在水碗中便可指示南北方向。可以看出,这种长期经验积累的制造方法是符合科学原理的:首先利用水中淬火产生相变和(地)磁场热处理可以提高指南鱼
铁片的磁性和矫顽力,其次利用首尾两端尖锐的长条形铁片可以提高指向精度和减小退磁因数,再次是利用铁片向北倾斜放入水中淬火能更接近地(球)磁场倾角即接近总地磁场方向,可以提高磁场热处理的效果。
在指南鱼发明后不久,又发明了一种意义更重大、制法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和用途更广泛的指南针。最早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公元1086年)中记述的,大意是利用天然磁石磨铁针,受磨的铁针就能指向南方。有4种指南针的用法:将指南针放在指甲上的指爪法【图(1)】,将指南针放在碗口边上的碗唇法【图(2)】,将指南针悬挂在新蚕丝上并用蜡粘住的缕悬法【图(3)】,将指南针横贯灯尺而浮水面的浮针法【图(4)】。还记述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而是略微东。这就是磁偏角现象。这表明当时对于指南针的指向观察是很仔细的。

本文发布于:2023-06-11 20:1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48572072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pdf

标签:方向   指南针   放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